您当前所在位置:

关于大学理念发展的历史考察探索

2012-11-03

三、目前我国高教理论界对大学理念的探讨

大学理念是对大学的精神、使命、宗旨、功能与价值等大学发展基本思想的概括性论述,其核心包括对“大学是什么”、“大学应该怎么做”这两大基本问题的价值判断和识别。对“大学是什么”这一问题可以从大学的性质、功能、特征等角度加以回答,可以称之为生成理念或目标理念;对“大学应该怎么做”这一问题的回答是在对大学的理性认识的支配下对大学发展策略的选择与认定,可以称之为行动理念或过程理念。下面我们主要从哲学基础、大学组织的传统积淀、现实的高等教育发展需要等层面对目前高教理论界的看法加以整理归纳。

从哲学基础来说,大学理念实则是对学术和政治、求真和求用、自主与控制、社会与个人、传统与创新、继承与变革、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等范畴的哲学思考。著名教育哲学家布鲁贝克认为:“在二十世纪,大学确定它的地位的主要途径有两种,即存在着两种主要的高等教育哲学,一种哲学主要是以认识论为基础,另一种哲学则以政治论为基础。”[12]为此,可以根据这两种哲学分类分析大学理念。持认识论哲学的人强调大学以探索高深的学问和忠实地追求知识为目的,认为大学是一个学术系统,学术发展是其最根本的目的,大学的内在逻辑就是“大学是探索和传播真理的堡垒”。持政治论哲学的人则强调知识对国家社会的深远影响,追求知识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因而,他们要求大学根本改变以往基本上与世隔绝的封闭状况,从孤芳自责中走出来主动融入社会的现实之中。眭依凡认为,当今人们普遍接受的大学理念是认识论和政治论共同影响的产物,它们和谐地并存于大学理念中从而成为大学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大学作为社会最重要的学术机构,它既必须按照知识发展和传授的内在逻辑保持相对独立性,又必须接受政治和社会对它提出的要求,承受经济的压力和大众俗文化的冲击。[13]肖海涛则从理性主义、工具主义、存在主义等哲学流派来分析大学理念,她认为,大学理念不应该只是从一种哲学思想中演绎而来,偏执任何一端都会扼杀大学的生机,新中国大学理念基本上以政治论为取向,忽视大学的学术自由、自主办学的权利,造成了不少失误。[14]刘振天认为在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存在着四种不同的大学理想模式,即人文主义理想、知识中心主义理想、社会本位主义理想和人本主义理想。人文主义理想产生于英国中世纪以来的古典大学,认为大学的本质在于人的德行、情操、教养的养成;知识中心主义理想、社会本位主义理想分别是认识论哲学和政治论哲学;人本主义大学理想反对理性主义和工具主义,强调学生学习中的学习自由、选择自由,尊重学生的主体意志、主体精神、主体人格和主体选择。为此刘振天认为,大学的理想,既要体现我们社会的性质,又要表达时代的精神;既要遵循大学的内在规律,又要符合大学的外部规律;既要通过变革以适应社会,又要通过保留传统以超载现实。因而,他提出的大学理想为:崇尚科学,追求完美;办学自主,适度调控;造就英才,体现公平;发展个性,服务社会。[15]

根据大学这一组织机构在其历史演变过程中的积淀来分析大学理念也是一个重要途径。尽管大学这一机构在其发展历程中不断嬗变,大学理念也无时不处在变革演化之中,但存在着亘古不变的独特的内涵与个性。目前,理论界对其认识与概括见仁见智,但也有一些共识。张应强认为,西方古典大学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原生型态,古典大学教育理念可以概括为:一是为探求真理、完善人格为宗旨,二是以大学自治、学术自由为条件,三是以教化社会、泽被人类为目标,四是以师生情趣相投、精神自由交往为形式。他强调要重视大学教育的人文理念,健全高等教育的文化批判精神和文化创造精神。[16]王建华认为最重要的西方大学办理理念为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17]高教界对此有着较多的探讨。

在今天,一些学者从社会需要、时代发展及高等教育改革等现实角度对大学理念作了重新审视与阐释。他们认为大学理念不应该是冥顽不化,固步自封,而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发展。杨德广认为,现代大学的性质与功能是由中国现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所决定的,因而探讨现代大学的性质与功能必须以现代社会的特点为基础,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和需求。以此出发,他提出了十个方面的大学理念:教育性、学术性、综合性、创造性、社会性、服务性、产业性、自主性、开放性、国际性。[18]王冀生认为大学理念既要重温和继承过去的传统,又要能充分反映时代精神,因而新时代的大学精神应该是以人为本,注意学术,服务社会,科学管理。[19]还有学者从知识经济发展需要角度,提出了高等教育应树立“教育产业观”、“素质教育观”、“多元化教育观”、“国际化教育观”、“适应社会观”、“可持续发展观”、“创新教育观”、“个性教育观”等等不一而足。

总之,研究高等教育理念,必须把握好几个视野:全球的视野、发展的视野、多元的视野,即处理好国际与本土、传统与革新、单一与多元的关系。现代大学尽管有着较大的开放性与国际性,但大学首先是某个国家某个民族所有,是扎根于民族文化传统及社会现实基础之上;现代大学确实有着大学传统的精髓,但现代大学与传统的大学从性质、功能到运作都已相差甚远,今非昔比;现代大学已经从“乡村”发展为“多功能城镇”,大学的功能已高度分化,大学出现了各种的形态与特征,如综合型大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社区学院等等,为此,不同的大学应该具有不同的定位,表现出自己独特的风格,确立符合自己特点的大学理念。

【参考文献】

[1] 卢晓中.当代世界高等教育理念及对中国的影响[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55.

[2] 王承绪主编.高等教育新论——跨科学的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8.28.

[3] 李工真.德意志道路——现代化进程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58.

[4] 金耀基.大学之理念[M].北京:三联书店,2001.8.

[5] 克拉克·科尔.大学的功用[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2-5.

[6] 目前,大学与高等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其指称相互重叠,属性有其共同的地方;在世界高等教育和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历史上,它们一度曾经是完全等同的内涵外延。为了行文方便,避免概念冲突与误解,在本文中,不作严格区分。同理,把大学理念与高等教育理念视为等同。

[7] UNESCO.世界高等教育会议宣言[J].教育参考资料,1999,(3).

[8] UNESCO.促进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J].教育参考资料,1999,(7-8).

[9] 霍益萍.近代中国的高等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

[10] 蔡元培.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转引自杨东平编.大学精神[M].沈阳:辽海出版社,2000.1.

[11] 韩延明.大学理念探析[D].厦门:厦门大学高教所,1999.

[12] [美]布鲁贝克著,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12.

[13] 眭依凡.大学理念的哲学基础及大学理念的偏失[J].江苏高教,2000,(5).

[14] 肖海涛.大学理想的哲学基础[J].江苏高教,2000,(2).

[15] 刘振天.关于大学理念的再思考[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7,(5).

[16] 张应强.现代化的忧思与高等教育的使命[J].高等教育研究,1999,(6).

[17] 王建华.中国高等教育理念近代化初探[J].青岛化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

[18] 杨德广.现代大学的性质与功能之浅见[J].高等教育研究,2000,(6).

[19] 王冀生.大学精神与制度创新[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2001,(1).

威廉希尔app  教育学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