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研究生的成才与情商试论

2012-11-03

3 加强情商培养的机制和措施

虽然教育界对人才的培养已经达成共识,即对人才的培养应持全面的发展观,但是从大环境到小环境来看,与我们的教育目标仍有许多不协调的地方。作为一名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者,我们常常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很重,因为我们肩负着为社会输送高级人才的重任。面对“这一代研究生更加以自我为中心,心理承受能力差,缺乏与人合作的精神,社会责任感不强,将来进入社会怎么办?”的现状,我们又一次发出紧急呼吁,社会、家庭、学校该为他们做些什么?研究生中,因为心理素质差,情商低而不能与人合作,以至于不能完成学业或虽勉强毕业找不到接收单位的不乏其人;因为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高情商而善于与人合作最后成绩优异、出人头地的学生也大有人在。不能一提到素质教育,社会马上把焦点集中在学生的课时太多、作业太多、负担过重等问题上,学校也只好做些增加学生课余活动或者改革教学方式、方法的“表面”文章。什么时候人们能够逐渐从根本上改变教育理念,把对人才心理素质、情商的培养看得与文化课的传授同样重要,全面的素质教育才能自然地贯穿于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而不让人觉得像现在这样牵强附会[3]。

如何给成长中的学子们一个正确的导向:即社会对于全面发展型人才和单纯知识型人才在使用上有显著的不同;如何在选拔和使用人才时有一个正确的评价系统;如何在比较完善的评价系统基础上建立一个合理的激励机制;只有在评价系统和激励机制都比较健全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激发出社会、学校、家庭对全面发展型人才培养的真正重视,并变成一种自觉和长期的行为。我们深知,人才的培养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目前,作为人才个人来说,如果能在社会良性的人才评价系统——激励机制——使用反馈系统中得到积极的回应,并促进更加积极有效的潜能发挥,才会促使高质量全面发展型人才的不断涌现。

事实上,人们已经开始意识到高学历学生心理素质和情商成为影响其成才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一些国家重点大学已经对入学的新生常规进行心理测试,在研究生政治思想工作中也加进了有关心理和情商的选修课,显然这似乎还不能满足人们对全面发展型人才的渴望心情,正如改革开放初期,人们迫切需要知识型人才一样,总觉得在需求和供给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另外,我们还深切的体会到,进入研究生阶段再抓素质教育、关注他们的情商培养已经为时已晚。因为他们已有10多年或近20年的受教育经历,基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已经形成,即使想改变他们已经形成的观念其针对性差、影响力小、收效甚微。因此,呼吁全社会要充分认识到:教书育人,培养人才是百年大计,要常抓不懈,要从小抓起,从娃娃抓起。我们应该抓住当前社会格外关注教育的契机,使社会、家庭、学校共同努力,为每一个人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氛围,让大家在重视学习知识的同时,同样重视心理素质和情商的培养。我们坚信:每一个个体素质的提高必将提升全社会的素养水平,反过来,更加促进个体的修养在更高的水平上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刘世昕,张坤.情商比智商更重要.青年文摘,2004,3:11-13.

2 王磊.研究生教育若干问题透视.中国研究生,2004,9(1):54-57.

3 高玉祥.个性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2.

威廉希尔app  教育学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