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关于如何把电大办成基础大学

2012-11-02

电大自成立以来,主要担负着成人教育的任务。目前电大已发展成包括理,文史,经济等的综合性专科大学。电大的成就为国内外一致肯定。如何更好地发挥电大的作用?电大应向什么方向发展?如何发展?

一种意见认为电大今后应逐步兴办四年制本科,把电大办成与其它高等院校并驾齐驱的大学。

但我主张将电大办成基础大学。首先,这是因为电大可将全国变成一个大课堂,这适合于基础课的教堂。电大可交将第一流的教师提供给全国共同使用,这使电大在师资上占有一定的优势。电视课可以依据需要播放特写镜头以表现各实验现象和结果,各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这相当于课堂配备了一部电影机,这是一般课堂所难以企及的。再加上前面提面的电大的实行的“统考统评”对质量的保证作用这使电大完全有能力完成高等学校基础课的教学任务。我认为,在基础课教学方面,电大是可以和正规院校竞争。但在专业课方面电大却有难于克服的缺点。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言教身带”而专业课比基础课更需要身带。电大是远距离教学。故难于作到“身带”。电大这个缺点使它在专业课方面难于同正规高等院校竞争。与其将电大办成与目前正规高等院校并驾齐驱的本科大学,还不如将电大办成基础大学。这样目前的正规高等院校和电大都可以作到“扬已之所长而避已之所短”。电大和正规高等学校分工合作,是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的好方法。

在目前条件下,电大可采取“分散办班,就近入学,食突自理”的办法以求得迅速的发展。具体地说就是县办电大分校,乡镇办电大班。电大 学生与中学生一样就近入学,食宿自理。这样的电大班与中学班比较只是多一部电视机和收录机。每个县都可以迅速办班。实行分散办班,学生就不向大城市集中,也不在学校集中食宿。这一方面避免了大规模富丽堂煌的基本建设,另一方面也避免了由于学生集中而产生的复杂的后勤问题,节省了大量地后勤人员,因此也就可以避免“学校办社会”的现象,同时也为家长节省了开支,这样办班也许有人会对质量有怀疑。关于质量问题,前面也有所论述。这里要补充一点。就是要加强员大分校的建设。必须将电大分校的师资和设备配齐全。同时要配备必要的车辆,让教师到各乡镇去巡加辅导。也可装备仪器车。开到各乡镇大学去巡回作实验。这些措施对于保证质量是必要的。

(四)展望

所述设想是为了解决当前教育发展与经济基础不足的矛盾而提出的。今后我国经济将逐步由“发展中经济”变为“发达的”经济。到家 那时所述设想是否还有意义?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来展望一下世界教育今后发展的趋势,看所述设想与世界教育今后发展的趋势是否吻合。

九一年十月八日“上海译报”刊登了一篇陈伟庆的标题为“信息时代呼唤教育彻底改革”的文章。文章说:“在美国高能低效的教育加教室的课堂教学已不能适应信息射代急剧增长的学习需求。学习将成为一种生产方式,一种消费品。”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文章提出要改革“教师加教室”的教学方法。文章说:“现在有一种远距离学习——用电信技术实现任何地方和任何讲课者与听课者之间的沟通——从根本上消除了选择空间的障碍。但我们认识到学校只是一种方法而非建筑,我们就会向人们提供许多像闭路电视那校的学校。”这里明确提出了利用电视来扩大教室空间。当教育成为一种消费的时候,只有电视教育能为消费者送货上门。

文章又说:“反对教育改革的最有害的论调也许是象工业技术代替不了课堂里的教师这种陈词滥调。”我认为教师从根本上说是不可代替的,但教师不一定要站在课堂上。文章又说:“二十年来的研究表明,电脑辅助教学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能使学生多学30%的课程而学习时间减少50%教学成本降低40%。

显然,今后教育改革的走向之一就是要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来改革“教师加教室”的教学模式。将来听大学究竟是什么样子?“国外科技”杂志九一年第一期刊刊登了石国文翻译的题名为“二十一世纪大学”的文章。文章说“二十一世纪大学或学院是由电子地或实体地联系在一起的资源网。资源是指教师、学生、信息和设备。一个工厂必须是实实在在的。但对一个大学或学院来说有比建筑更重要的东西。”显然,这里所说的“电子地联系在一起的资源网”就是电视大学。“实体地联系在一起的资源网”就是目前的正规大学,也就是设想中的专业大学。显然该文作者认为,将来的大学是由电视大学和正规大学组成。这和我的设想是不谋而合。

在简单地展望了世界教育发展趋势之后,我们可以说所述设想是符合今后世界教育发展趋势的,所述设想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一个长远之计。

(五)电大应在竞争中争取基础大学的地位

把电大办成基础大学,这是一个牵涉很广,难度很大的教育改革,我们当然要谨慎行事1,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威廉希尔app  教育学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