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浅谈高校道德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

2012-03-26

【编者按】:威廉希尔app 论文网为您提供各类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论文发表关键词:高校 道德教育 生活世界 路径

论文发表摘要:德育要“回归生活”的教育理念 已成为德育理论界的共识和实践的指导思想,是新世纪德育发展的重要方向。从德育的指导思想、目标、内容、教育方式、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等方面着手来研究,勾画出德育向生活世界回归的现实路径。

“学校教育的制度化 ,知识传播在教育 中的空前突显,掩盖遮蔽了导向德的教育的本质,随着科技的发展,改造自然大于或高于生命本身,人的本质,教育 的本质开始异化。” 长期以来,高校德育无法摆脱低效的困境,其主要原因是德育与大学生生活实践的脱离。基于对传统德育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实效性差、针对性不强的反思与批判,基于人们对高校德育的自觉追求,德育要 “回归生活”的教育理念便成为德育理论界的共识和实践的指导思想,是新世纪德育发展的重要方向。

l 高校道德教育向生活世界回归的必要性

(1)生活是道德教育的基础和源泉。德育是为了培养社会生活所需要的有道德的人。 “道德产生于并内在于社会生活,道德与社会不是 ‘两张皮’”。 道德起源于人类最基本的社会生产劳动。人们在生产劳动中结成各种各样的关系,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为解决这些矛盾,道德随之产生。道德产生于人们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需要,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源于生活的需要,为了生活并且必须在生活中进行,它的基本内容是和学生的思想实际、社会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把生活作为自己的逻辑起点,从生活出发,围绕生活的需要,生活的问题进行。它的理论知识只有回到生活中去才能真正被学生理解和接受;也只有和生活相结合,用于指导学生的生活实际,才能发挥思想政治课的教育价值,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任何审视都不能偏离了这一基本的界域。

(2)生活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实践方向。在实践中,强调道德教育从生活出发,意味着道德教育不能从大而空的理想化的 目标或抽象的概念、教条出发,而是从生活着、实践着的事物本身出发,把道德教育当作活生生的具体生活实践来看待。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引导大学生确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最终实现大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更加幸福美满的人生。因此在道德教育活动过程中,我们要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活理想和人生价值观的引导,进行思维方式、方法的训练来增强其非智力因素,使其能为个人才能的发挥提供更为广阔的天地,使大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

2 传统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生活德育”的提出意味着原有的道德教育偏离了生活的方向。“传统的德育观错误地把学校德育理解为一种静态的知识性的存在。在这种错误德育观的指导下必然导致教师重视道德目标和道德规范的理论灌输,学生重视牢记德育知识的框框条条,德育评价也往往通过貌似客观的简单的量化形式考核,强行给学生的德行排定座次”。 这种不顾学生身心发展需要,一味地将社会固定的道德规范、道德价值通过外部强制的手段对学生进行道德知识的灌输,使得道德教育越来越远离了作为意义和价值之源的日常生活世界。这就造成了不良的后果。一方面学生的主体性被泯灭了,导致大学生道德行为的养成和道德情感的培养失去凭依。另一方面脱离了积极的文化内容,使道德教育变为纯粹的形式,这使得教育的实效性不高。再者,由于长期受政治、意识形态的强烈影响,道德教育完全从属于政治的需要,道德教育的侧重点主要是政治理想教育而不是道德品质的养成,道德教育的内容高、大、空,无视国民基本文明、生活习惯的养成和道德情操的培养。从根本上说,这是由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割裂了其与生活世界的联系。道德教育向生活世界回归正是近年来理论界针对道德教育中存在的因脱离生活而导致教条化、形式化等弊端提出的一个理念 ,它强调应充分认识到大学生道德教育中的主体性地位,以生活为基点来考虑道德教育中的所有问题,使道德教育贴近生活,引领生活,并最终融入生活,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

3 高校道德教育向生活世界回归的路径

如何改变高校道德教育无力的现状,促进高校道德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在此,我们分别从道德教育的指导思想、目标、内容、教育方式、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等几个方面来大致勾画一下道德教育向生活世界回归的现实路径。

第一,高校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必须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在指导思想上,要坚持不懈地在大学生中进行党的基本理论、路线、纲领 的教育,在哲学社会科学的教学中尤其要加强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的宣传、教学,帮助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培养大学生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危机感,坚定其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理想信念。

第二,高校道德教育 目标要回归现实生活 。传统道德教育 目标过于理想化、完美化,传统道德教育目标在追求一种完美境界,向广大的受教者描绘、展示一种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完美状态,追求理想化、圣人化,忽略了受教者的实际生活 。真正富有成效的道德教育必须有它的现实生活根基,必须抛弃那种 “遗忘人的有限性”的 “圣人教育”模式,切实放弃种种不切实际的过于理想化的目标,从实践中存在 的那种定位于 “高、大、全”的抽象的理想主义的目标回到现实生活中来, “德育的现实 目标应该是公民道德教育,即让每个学生都能坚持道德的底线,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人格健全的公民。”

第三,高校道德教育的内容要立足于现实生活 。大学生道德教育内容是丰富的, 它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世界观、人生观、政治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等方面的教育。而这些丰富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并没有融入大学生 的具体生活 中,没有真 正做到让 学生 “口服心 也服”。道德教育的内容对于大学生来说必须具有强有力的适应性、针对性与实践性。我们要积极探索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规律,吸收和借鉴现代教育理论的成果,按照时代的要求丰富道德教育的内容,始终瞄准当前已经出现和将来一段时间可能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攻关,增强道德教育的针对性,提高他们对理论的兴趣和运用理论分析 问题的能力,使大学生在这种生活实践中感悟到道德教育的教育价值,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第四,高校需转变教育方式,由显性教育 到隐性教育。由于传统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切入点及着眼点都不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所作所为,而在于大学生对道德教育的认识,于是在方法上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就主要是检查大学生对道德教育内容知识掌握程度的考试。教学方式也表现为以灌输为主的课堂教学,而忽略大学生在生活中以及在社会实践中的教育价值。近年来,国外道德教育流行的 “隐性教育”、“无形教育 ”,基本就是一种生活化的渗透性教育, 这也不失为我们道德教育改变传统教育方式的一种新的选择,在道德教育方式上由显性教育向隐性教育转变。隐性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渗透,学生是在不知不觉中通过内化机制而接受教育的,是一种 自然的习得过程。隐性教育通过学校的优美的校园环境、良好的学风和校风、教师的行为和人格,道德气氛和集体舆论等贴近学生生活的载体,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培养、形成和巩固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 的行为习惯,从而产生一种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应,更好地促进个体健康发展。  第五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关系由支配型向互动型转变。从生活的视角来审视道德教育,就意味着我们提倡的教育者于受教育者的关系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而不是那种支配与被支配、服从与被服从的相互对立的主、客体问的关系。双主体观,即以教育者正确的主体意识和较强的主体能力为基础,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和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在平等的主体性交互作用中,启发培育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人格。这种主体与主体间的双向互动关系的含义和要求有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育者首先要把受教育者当作主体来看待,即把受教育者当作一个和自己具有某些相同或相似特征的活生生的人来看待 ,而不是把他视作“美德袋”或“容器”。按马丁 ·布贝尔的话来说,我们提倡的是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建立一种“我与你”的关系, “真正的教师与其学生的关系便是这种‘我一你’关系的一种表现。为了帮助学生把 自己最佳潜能充分发挥出来,老师必须把他看作为具有潜在性与现实性的特定人格”。 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是和教育者同样具有丰富的精神世界、独立人格、生命欲求的个体。只有重视和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地位,才有可能在教育过程中充分调动和发挥受教育者的能动性,自觉地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之中。

其次,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是平等的。把受教育者当作主体来看待还是不够的,还要强调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在人格上的平等。人格上的不平等关系必然会阻碍主体间实现心灵上的沟通,可能导致泯灭一方的自由意志。

一方面,教育者要以平等的眼光看待受教育者,不强制和压服受教育者。那种片面强调教育者单向强制灌输的做法,在某种条件下或特定时期虽然也能收到一定的效果, 但从整体上看,是对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忽视和抑制,因而不能调动起受教育者的积极性,甚至导致受教育者产生逆反心理,或者以 “两面 ”的手法对付教育者,这样也就不能从根本上实现道德教育的预期效果。另一方面,提倡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平等,反对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强制和灌输,但也并不意味着受教育者至上,片面推崇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教育者仅是配角,是可有可无的助手,一切任由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发挥。这同样是对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关系的一种扭曲。“教师与学生人格上的平等并不等于地位上的平等。所以一个诚实和负责的教师不能放弃自己作为学生价值成长的引导者的使命。而所谓 “引导者的使命 ”意味着教师 不仅是 学生道德成长之路 上的 “同志”、“朋友”,而且应当是同学的 “指导者”、“帮助者 ”。

“21世纪是人的生命凸显的时代,教育灵魂 的德育只有根植于生活世界,才能具有蓬勃的生命力,才能体现对个体生命的关怀和彰显个体的生命价值。” 高校要在创新道德教育方法,改革道德教育 内容的同时,努力促进道德教育的向生活世界回归,推动道德教育回归生活世界, 从而推动道德教育的纵深发展,使道德教育融进生活,实现道德教育的教育价值。

参考文献:

[1]朱小蔓.育德是教育的灵魂动情是德育的关键 [J].教育研究,2000,(4):7~8.

[2]鲁洁.回归生活[J].课程?教材?教法,2003,(9):2~9.

[3] 耿昌福.生活德育:唤回生命真实的精彩 [J].生活教育,2007,(8):24~26.

[4]贾玉珍.高校生活德育探析[J].教育探索,2008,(11):114~l15

[5]易高峰.生活德育:走出学校德育困境的一条有效途径[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1):102~l04.

更多内容请进入:

威廉希尔app 论文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