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民族教育须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

2011-01-10

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的民族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各级各类学校的受教育人数,还是教育的整体环境都今非昔比。义务教育的普及和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极大地提高了少数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对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最近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提出:“加快民族教育事业发展,对于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要加强对民族教育工作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切实解决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特殊困难和突出问题。”基于调查和研究,笔者认为民族教育在其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至今很多人仍缺乏对少数民族及其文化的特殊性的认识,民族教育固有的民族文化属性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在一些人的观念当中,民族地区的教育几乎等同于落后地区的教育,民族教育几乎完全等同于普通的国民教育。这些认识不仅是不客观的,而且很容易对民族地区的教育产生严重的危害,使民族教育事与愿违地遭受挫折甚至付出沉重代价。应该说,民族教育之所以称为民族教育,正是因为与普通教育相比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更多的不是体现在受教育的对象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而在于两种教育在内容和文化属性上的差别。也就是说,普通教育在文化上不需要考虑某个特定的民族,而民族教育则是以特定的民族或民族地区为对象的,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考虑这些人群的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即使同是国家义务教育,在国家统一的教学大纲要求下仍须充分考虑到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文化差异。由于少数民族儿童与汉族儿童相比,其学龄前的文化熏陶和语言基础不同,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教育时必须采取谨慎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只有重视这些差别,研究这些差别,合理地利用这些差别,因势利导,民族教育才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民族教育才会更科学地发展。简而言之,贯彻落实好《教育规划纲要》,推进民族教育跨越式发展,前提是民族教育必须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它不仅是历史的要求,也是现实的要求和未来发展的要求。

民族教育须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是历史的要求

我国民族地区的教育之所以有其特殊之处,是由少数民族所处的生态环境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独特的文化特征所决定的。我国的少数民族多聚居在山区和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除了生活环境的严峻外,雪原、高山、草原、戈壁、沙漠等特定的地理、地貌特征,对不同民族的生活和生计方式以及独特文化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特别是在过去的漫长岁月里,随着社会的发展,每个民族不仅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语言文字,而且长期的积淀形成了每个民族不同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价值观、心理特征、文学艺术、体育活动、游戏方式以及特有的民族性格。尽管到了今天,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信息传播的加快,不同民族和地区之间的各种交流日益扩大,民族和区域的共性有了显著的增加,但很多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仍然在现实中发挥着难以替代的作用。民族文化作为一个历史的范畴,不可能在短期内消失,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工具和土壤。

但目前一些民族地区的义务教育乃至高等教育,在如何对待和处理民族文化的问题上,还没有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其主要问题,或是对民族文化的客观存在不够重视,或是将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看作是与民族文化互不相干的东西。笔者认为正是这两种错误的认识,常使不同文化的有机融合变得更加困难,甚至使两者之间的文化摩擦加大。这些往往在客观上降低了我们的教育质量,同时也在削弱着民族文化的传承。其突出表现,是不同文化在叠加和碰撞时所产生的抵触及排斥现象。以语言为例,很多少数民族儿童是在进入小学甚至是中学后才开始学习汉语,而原有的少数民族语言的发音、词义、语法结构和语言表达都会对汉语学习产生一定影响。因此第二语言的习得,如果不能巧妙地利用已经掌握的母语来进行,在理解和掌握上都会产生负面效应。因此,合格的双语教师和良好的双语教育仍然是这些地区优质教学的必要条件。同样,在语文、地理、历史等各科教学中,儿童的已有观念与后来的学校教育是否一致,也会影响儿童的学习效果。当然,影响有两种,前后一致性较大的就会产生正效应,而前后矛盾的就易产生负效应。因此,研究和探索学校教育与民族文化的异同,分析民族文化的利弊,扬长避短,是民族地区教育健康发展的保障之一。但无论如何,对民族文化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是无助于教育的健康发展的。因为各个民族的特定环境和民族文化是历史长期形成的,是一种客观的存在。所以我们的民族教育必须尊重历史、研究历史,让历史为我们今天的教育服务。

民族教育须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是现实的要求

时至今日,我国的新疆、西藏、云南、贵州、四川、甘肃、青海、内蒙古等很多少数民族地区,仍然保持着浓厚的少数民族文化,并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着少数民族的语言。特别是在一些少数民族人口比例较高的民族地区,民族语言、文化、习俗等都占据着重要位置。在那里,家庭中使用的语言和人们的交流基本上是用少数民族语言进行的,即使在学校教育当中,民族语言仍然被广泛地使用着。由于这些地区的儿童生下来就置身于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化的环境,儿童的认知、理解和思维自然要受到民族语言和文化的影响。他们与父母和周围朋友的交往,以至于从长辈那里获得的最初的家庭教育都带有明显的民族文化特征。不只是少数民族的汉语学习离不开母语的支持,音乐、美术、体育、历史、地理、生物、物理等各科教学,都不能脱离民族地区的实际。对大多数的少数民族儿童来说,这片土地将是他们长期生活和工作的地方,民族文化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是一种客观的存在,民族文化正是千百年来当地人们不断适应这种环境,摸索和积累形成的宝贵经验和财富。无论是民族地区的衣食住行还是用医用药、交往方式以及各种习俗,都有其某种合理性。应该说,经过长期的演化,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已经不是哪一个民族所独有的,而是成为民族地区各族群众所共有的财富和赖以生存的工具。从这个意义上说,今天我国的民族文化已经不单单是哪一个民族所独有的文化,它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该地区各个民族的共有文化。因此,民族语言和民族教育,也不应该简单理解为是仅仅针对某一民族而进行的教育,处于该地区的各族人民都应该去努力学习和掌握,这也是我国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民族地区的教育必须依托民族文化的基础来开展,因为它符合“自然教育”的一般性原则。按照这一原则,音乐的学习应结合本民族的音乐传统和喜好进行,合理利用当地的民歌、民族乐器,不但可以节省资金,可以使儿童感觉更加熟悉和亲切,它同样可以达到培养儿童喜爱音乐、学习音乐和了解音乐的目的。体育教学和体能测试,也没有必要一刀切,完全采用内地的科目和活动。自古以来,蒙古族的摔跤、藏族的登山、朝鲜族的荡秋千、满族的珍珠球等,这些少数民族的体育活动培育了一代代身体强健的年轻人。应该说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课程和知识不过是培养人的一种手段。我们的教育所要追求的不应是形式和手段的统一,而应该看一种教育所达到的实际效果。因此,那种舍近求远、整齐划一的教育是不足取的。历史和地理课程,除了要让学生正确了解我们的国家和世界,必须通过校本课程和多样化的义务教育教材的编写,使少数民族对本民族的历史和地理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特别是那些跨境民族,境外的宣传和网络上的种种说法,很容易干扰和影响年轻一代的民族观和国家观。这些只能通过客观和正确的教育引导才能解决,所以编写有说服力的历史和地理教材是我们的民族教育所不能缺少的。再从工作的角度看,民族地区的年轻一代,当他们从学校毕业后,无论是担任公务员、教师、律师、宗教管理、历史和文化研究工作,还是从事商业销售、保险、社区服务、医疗护理、工农业生产、科研开发,都要和当地的少数民族发生密切的交往,因此对民族语言、习俗和文化的了解和掌握都是不可或缺的。换句话说,只要民族语言和文化还在现实生活中被使用,我们的民族教育就要对此加以相应的考虑,因为它是现实向我们提出的客观要求。

民族教育须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是未来的要求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这丰富多彩是因为大千世界里有着多种多样的动物、植物、山川、湖海;我们人类更是珍奇的。这珍奇,有赖于人类有着不同的肤色、人种、民族、文化和形形色色的教育。正是世界和人类的这种多样性,才使得我们人类拥有无限的创造力和美丽多彩的世界。所以,单一的世界并不是理想的世界,单一的文化也不是理想的文化,单一的教育也绝不是良好的教育。当今各国在教育上的一个共同发展趋势,是极力追求教育的多样化和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多样化不仅是创造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创造所追求的一个必然结果。两者互相联系、互相促进。正因如此,每个国家都在尽可能地扩大和挖掘教育资源,希望从不同民族和不同国家引入丰富的教育财富。几年前,日本教育大学学前教育系的一个教授来访,提出能否合作研究中国少数民族的多种文化智慧的事例。原因是他们正在开展一个所谓的“弹性教育”的教育实验和探索,其目的是要让儿童从小养成创造性的思维。简单讲,就是摈弃传统的“1+1=2”的公式化和标准化的思维模式。例如,如果是1个人加上1辆自行车,不能简单地再等于2,而还是等于1个人和1辆自行车;而1杯水加上1杯盐,就要让儿童自己动手把盐倒入杯子中来亲自检验。对于音乐的学习,不是简单地让儿童学习和了解世界的经典之作,而是通过让儿童接触和了解不同民族的歌曲和音乐作品,发现7个音符所能构成的精彩绝伦的音乐世界和丰富的想象力。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国家拥有的 56个民族和五彩缤纷的民族文化,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和极其珍贵的历史遗产,是很多国家可望而不可及的。以体育教学为例,每个民族和地区都有着自己的体育项目,如黎族的跳竹竿、土家族的抢花炮、蒙古族的赛马等。至今我国各少数民族仍保留着几百种十分精彩的传统体育项目。遗憾的是,这些千姿百态的体育运动项目正在从学校体育课和民间活动中消失。学校的体能达标也被立定跳远、仰卧起坐、中长跑几个枯燥的项目所限定。在所谓的现代学校教育中,各民族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项目正在被单一的项目所取代。外国的东西和当代先进的东西我们要学,但不能因此而丢掉我们民族自己的优秀文化传统。一个民族和国家的传统文化不仅包含着他们的悠久历史和文化精髓,更是这个国家人才培养的土壤。虽然学校开展的一般体育项目都能强身健体,但蒙古族的骑马和摔跤、藏族的登山以及侗族大歌的无伴奏合唱,却未必是现代学校教育所能替代的。而正是这种独特的文化传承,造就了这些民族的特殊才能和难能可贵的品格。如果各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失传,那么新一代的年轻人如何继承他们的前辈在长期的历史中所传承下来的那些优秀的品质和民族的特征呢?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尽管它们的形式和内容千差万别,从蒙古族的摔跤到傣族的舞蹈,从朝鲜族的荡秋千到侗族的大歌,可谓形形色色。这些看似毫无关联的民族文化及传承,却都有着共同的功能:那就是传递着本民族的古老文化和塑造着一代新人。所以,传承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是整个人类的共同财富。只有保持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教育的多样化才能实现;只有教育呈现出多样化,人的个性和创造力才能真正得到提升。我们的教育在传授整个人类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要使每个民族都能保持自己的鲜明特色;在倡导先进文化的同时,要注意保留各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样式。

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个性化、多样化和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成为世界各国教育的共同理想。纵观当今世界各国教育,虽然吸收了人类历史上诸多的合理因素,使教育在传授知识和形成体系等方面具有集大成之特点,但同时也显露出同一化甚至标准化的趋向。对此,人们发出疑问:这种单一和雷同的学校教育,能够培养出多样化和众多富有个性的人才吗?就像一个植物园,如果没有丰富的花木品种和宜于生长的环境条件,又怎能百花盛开、万紫千红?不难看出,单一和标准化的教育是无法完成历史所赋予的创造性人才和多样化人才培养的重任的。

研究我们的民族教育,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要将各民族的优秀文化移植到学校教育这个大花园里,为多样化人才的培养提供更多的教材、更多的色彩和教育选择的可能性。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复杂而艰巨的任务。能否把各个民族的优秀文化经过整理挑选,合理地将这些丰富的教育元素、多种多样的智慧和教育资源组合到教育体系当中?能否使我们的学校、教师、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性和多样性发展的可能?这是对我们的教育智慧和教育机制的一个严峻考验,也是对我国未来的创造性人才培养和教育能否多样化的巨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