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4-02-18
1.立足管理层需要开展风险导向审计,强化治理审计理念。从管理角度开展审计监督,在审计项目的立项、方案制作、现场审计、审计结论各个阶段都要站在管理的角度审视被审计对象。立项:以“强管理、防风险、促发展”为己任,项目选择标准应是领导关注的、重要的、对实现履职目标有一定影响的业务。方案制作:在建立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同时,增加对管理层的风险因素确定和赋值。在常规的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经济和社会责任基础上,增加对履职绩效、廉洁反腐、政务公开等会影响到内部控制措施落实的维度进行分析和评价的项目。现场审计:把审计工作重点从内部检查向内部检查与分析和评价并重转变,增强对新业务、新系统关键风险点的判断力,尽可能发现各业务部门风险易发区域和环节,同时对管理者做出的决定进行评价,找出缺陷和不足。审计结论:充分考虑管理层的需求,对存在问题应从风险防范、内部管理、有效履职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和建议,对历次审计发现的问题进行梳理归类,分析、研究深层次原因及潜在风险隐患,为管理层决策提供咨询服务。2.风险赋值过程要拓宽视角,充分考虑管理环境与成效因素。依据《人民银行风险量化评估方法》中的各项风险测评表判定风险事件的影响级别、发生可能性分级等事项时,要做到善于拓宽视角,立足而又不束缚于“标准”框架体系,把被审计对象区域经济金融因素与评定标准相结合,客观评价受到外界环境影响的风险点;把绩效理念与评定标准相结合,站在管理层的决策角度看待管理措施与评定标准存在的出入,多方考证被审计对象非标准化措施是否已取得管理实效。只有充分考量了各种因素的风险赋值,才能客观体现被审计对象的内部控制成效。3.落实磋商机制,畅通风险信息传递渠道。一方面,要在本级建立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沟通和磋商机制,定期或不定期与有关业务部门沟通各级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共同分析存在的风险和控制薄弱环节,提高业务部门对信息共享的重视度。另一方面,管理层要确立内部审计部门必要的权威性,引导业务部门树立纠错促发展的观念,摆正态度,主动向内部审计部门传递风险管理动态,增强风险导向审计评估的参考价值。4.努力提升审计人员综合能力。一是研究运用先进审计理念、方法和工具的能力,增强对风险的识别判断力,准确把握审计重点。二是熟练运用Excel表单、SQL数据库、IDEA和ACL等软件开展数据统计分析的能力,增强报告的决策参考价值。三是与被审计对象的沟通交流能力,增加可用信息量,实现审计建议从“查错纠错”向“荐言推进”转变。
小编为您准备的央行治理下的风险导向审计,希望可以帮到您!
相关推荐:
标签:审计论文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