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会计审计 > 其它会计审计论文

风险导向理论下公允价值审计的思考

编辑:

2013-12-05

二、公允价值审计的理论基础

  公允价值审计是随着公允价值会计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所以公允价值审计的内容和特点是由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计量方法决定的。当获得较准确的公允价值时,就可以充分发挥公允价值审计的作用。反之,公允价值审计将很难进行下去。

  (一)公允价值会计理论。公允价值会计的属性与决策有用观是相符的。决策有用观认为,决策是面向未来的,所以对会计信息质量不仅要有可靠性,更强调信息的相关性,在会计信息确认方面除了要确认已经发生的经济事项外,还需要对那些虽然没有发生但是对企业已经产生影响的未来的信息进行确认。面向现在和未来是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可以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及时作出反应,满足信息使用者对现在和未来信息的需求,所以会计计量属性更多的趋向于公允价值,有助于提供与企业业绩及未来发展状况更加相关、对财务信息使用者更有用的信息。

  (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论。审计模式随着审计目标的变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账项导向审计阶段、制度导向审计阶段、风险导向审计阶段。风险基础审计是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雏形,作为新型的审计方法,风险导向审计不仅重视对整个企业的行业环境和生产经营过程的分析,还对企业的经营风险和战略风险进行着重考虑。公允价值审计通过实施审计程序对公允价值计量的适当性和披露的充分性进行评价,通过对被审计单位公允价值和披露的程序及相关控制活动进行了解,来评估公允价值会计信息可能存在的重大错报风险,充分应对审计风险,进而可以提高审计的效率和效果。

三、公允价值审计的关键环节及对传统审计的影响

  (一)注重公允价值审计的分析程序。公允价值审计步骤和一般性的审计步骤相同,都要经过制定审计计划、进行风险评估、根据重大错报风险情况决定进一步审计程序、控制测试、实质性测试等。但是由于公允价值的确认和计量的特殊性,特别是当公允价值是以估价方法确定时,对公允价值的审计需要更加注重通过“分析程序”获取更加充分的审计证据,并且在财务报告中以公允价值列报和披露的有关资产、负债和权益项目的评估、计量、列报和披露情况,包括产生于交易的原始记录以及后期的价值变化,即除了在交易日对交易进行初次确认和计量外,如果在资产负债表日交易情况发生变化,公允价值还应按变化的金额进行重新确认和计量,这就进一步说明了公允价值审计要加强对分析程序的重视。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