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学位论文题目的寻找与确定,是研究生科研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导师代劳,研究生因此“没有学会如何选题,其学术研究能力不完整,缺乏选题的能力”[4]11。
当下开题报告中文献综述的主要问题,是对相关既有研究成果进行流水账式的铺陈,且唯恐有所遗漏因此追求面面俱到;但惟独缺乏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学理性理解和学术性分析。事实上,真正的文献综述或曰学术史的梳理,很大程度上是透彻地理解前人的研究理路和独创性结论;在此基础上,指出既有著述的哪些思路和结论对开题人当下的研究有明确的启迪与指导,同时指出哪些研究成果在哪些方面尚存不足,还有进一步深入研讨的空间。这样的文献综述既能体现开题人对本研究领域的理解与把握,又很自然地把自己学位论文的创新点及学术价值凸显了出来[8]。由此看出,高质量的文献综述是任何一项真正学术研究的前提;文献综述的质量决定着学位论文的学术水平与品质。
做好文献综述还应该注意:其一,收集既有成果要相对全面,不仅应注意已经发表的科研成果,不仅要注意国内的研究成果,更要重视国外研究的最新进展。比如国内近年关于1959年至1961年大饥荒的研究,大都集中于饥荒的原因和非正常死亡人数等问题上。其实饥荒问题在国外也是热门课题,不仅史学家钟情于此,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也参与其间。印度经济学家阿玛蒂亚·森指出:“饥饿是指一些人未能得到足够的食物,而非现实世界中不存在足够的食物。”[9]这就把饥荒成因的解读引向了粮食的分配制度。他进一步分析说:“当饥荒构成威胁时,中国所缺少的是一种存在对抗性新闻界与反对势力的政治体制。”[10]这样的见识对“大跃进”的研究的确是别有洞天。其二,在对前人研究成果理解透彻而准确的基础上,对其的表述要尽量中性和客观。其三,开题人不能为拔高自己就对既有成果进行无的放矢的贬低。这种情况在学位论文的文献综述中并不罕见。如,有一篇博士学位论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不足这样判断道:“第一,研究范围不够全面,缺乏系统专题性研究。第二,研究内容不够深入,浅尝辄止。第三,研究视野不够开阔。”[11]这样的指责不仅过于宽泛,对前人的成果也不够尊重,同时显示作者对既有成果的理解相当肤浅。
需要强调的是,在开题报告中对本项研究学术贡献做介绍时,不能把题目的新颖、材料的原始与观点的独创混为一谈,即学位论文应该有命题(Thesis)。命题是贯穿整个学位论文的中心论点,是作者试图在论文中探讨或论证的一个基本问题(general issue)或基本观点(general position),应该具有独创性。开题人应该有强烈的问题意识,论文大纲的章节安排、材料取舍及方法的选用等都应以阐明命题为圭臬[12]。如有篇题为“社会转型视野中的中共农村基础组织”的博士学位论文,其大纲是这样的:导论,社会转型与农村社会;第一章,转型前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结构与功能;第二章,工业化、城市化与农村基层党组织;第三章,农村政治结构变迁与农村基层党组织;第四章,农民分化流动与农村基层党组织;第五章,农村宗族组织与农村基层党组织;第六章,农村文化结构嬗变与农村基层党组织;结语,社会转型视角下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这个论文大纲最大的问题是似乎只有研究对象,而没有归纳总结出一个独创性观点即命题。再有博士学位论文,题目为“新中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变迁研究”,大纲为:导言;第一章,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制度的建立;第二章,计划经济时期的收入分配制度;第三章,经济社会转型时期收入分配改革;第四章,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分配制度的完善;第五章,新中国收入分配制度变迁的成就和问题;结语[13]。这个论文大纲眼熟如同教科书的章节安排,而没有学位论文应该具有的提炼的命题,也没有反映论文主题———个人收入分配。
开题报告中的参考文献,除了上述追求多多益善之外,更主要的问题是许多开题人没有搜集、使用第一手资料的自觉,大都填以其他学术作品已经使用过的第二手资料作为主要的参考文献。严格说来,学位论文尤其是博士论文若不主要以第一手资料作支撑,其开题报告是不能通过的。例如以河南人民公社运动为题的博士生开题报告,其参考文献中绝大部分是第二手资料。关于第一手资料,该开题报告只是笼统地说将使用河南省档案馆有关档案。可到论文答辩时,该博士学位论文中仅有一两处使用了一手资料,结果整篇文章毫无河南人民公社的特点,写成了“全国人民公社运动研究”(一位答辩委员的评语)[14]。学位论文之所以要求以使用第一手资料为主,是因为第二手资料已经被他人“断章取义”,已包含了引用者的主观理解,其客观性、完整性、真实性等都大打折扣。史学家韦庆远在“利用明清档案进行历史研究的体会”一文中,对懒于使用第一手资料的学风给予了无情的批评:“史学界存在一股不正之风,其重要表现之一就是拒绝在反映历史事实的原始资料上下苦功,到写文章时现找几条二手、三手的资料点缀一下,于是便放言高论,好像煞有介事。其实,不论犹可,愈论愈加深混乱,离开历史真实愈来愈远。人们戏称这种学风为‘回锅肉史学’,因为它不过是在别人的成果上再加点佐料,回一下锅而已。”[15]犹如程序民主只关注程序的透明与执行,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也应该进一步明确“程序”并严格贯彻执行之。惟此,学位论文质量之提高有望矣。
(辛逸,中国人民大学党史系副教授,北京100872;黄延敏,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北京100037)参考文献[1]邱关军,么加利.从开题答辩看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学术能力的培养[J].中国高教研究,2009(12).
[2]中国人民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管理办法[Z].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手册,2009:125.
[3]陈燕,陈冠华.研究生学术论文写作方法与规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3-15.
[4]梁慧星.法学学位论文写作方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5]王力,朱光潜.怎样写学术论文[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3.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农业委员会办公厅.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上、下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
[7]《当代中国合作化史》编辑室.建国以来农业合作化史料汇编[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
[8]辛逸.学术阅读与学位论文写作规训:提高文科研究生质量的重要途径[J].中国高教研究,2009(05).
[9][印度]阿玛蒂亚·森.贫困与饥荒———论权利与剥夺[M].
王宇,王文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5.
[10][印度]让·德雷兹,阿玛蒂亚·森.饥饿与公共行为[M].苏雷,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220.
[11]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基层政权建设研究[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9.
[12]辛逸.文科研究生学术精神的培养———以研究生毕业论文为例[J].中国高教研究,2008(07).
[13]高志仁.新中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变迁研究[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08.
[14]河南农村人民公社问题研究[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5.
[15]《文史知识》编辑部.学史入门[M].北京:中华书局,1988:126.
更多内容请进入:
下一篇:撰写研究生开题报告的技巧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