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6-10-20
根据中部地区的特点可以看出,要实现反梯度战略推进,一是要必须根据自身的比较优势,充分发挥现有的战略性产业基础作用。在重点发展重化工业的同时,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合理布局产业结构。培育中部特色的农业产业群、农业机械产业群、农产品深加工产业群、能源产业群、冶金产业群、高新技术产业群、旅游产业群等,带动整个中部地区的发展。二是要以优势产业来聚集生产要素,既能构筑反极化效应的抗力场,又能借助扩散效应带来的拉力场,中部地区便能东西逢源,对东部地区既抗又拉,对西部地区既可吸又可扩,真正发挥联系东西的中介作用,促进经济的发展。三是要通过学习,引进和借鉴先进的技术和组织管理制度,真正发挥后发优势的作用。四是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知识上升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地位。知识成了最重要的资源,知识已成了时代发展的主流,尤其是以高科技信息为主体的知识经济体系,迅速扩展令世人瞩目.
知识经济的外部效应对中部地区的反梯度推进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要充分发挥中部地区的人才优势,不断地进行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与组织管理方式的创新来加快中部地区建设,通过扩大知识外部规模经济的作用,实现中部地区反梯度的发展模式.
4 中部地区反梯度推进的对策分析
中部地区要实现反梯度战略推进,国家应该为中部发展提供更宽松更有刺激力的政策环境,加大对中部地区的扶持力度。鼓励中部地区进行更大力度的技术创新和市场化改革,在资金投入、外引内联、人才的培养、投资环境的优化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促进中部地区的快速发展。中部地区要根据外部规模经济的实现途径,更大限度地发挥自身优势,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不断创新产业组织管理形式,实现经济反梯度推进,促进中部地区跨越式的发展.
4.1 加强中部交通运输网络建设
区域的经济发展必须要努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尽可能地提高基础设施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
这也是实现外部规模经济的必由之路,是中部地区反梯度推进的首要举措。特别是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更是尤其重要。中部地区交通运输业应重点规划区域的铁路干线、公路干线、机场干线、内河干线及水陆交通枢纽建设。同时要沟通内部联系,建设区域内连接各省市的效能网络。要全面提升中部地区在全国路网格局当中的枢纽地位。以高速公路、干线公路、航运建设为重点,着力构建中部与三大经济区域的接轨。中部省份要相互沟通综合交通运输大通道,实现外联。中部地区要发挥贯通东西,连接南北的作用。在东部经济较为发达地区和西部之间梯子结构中,中部地区要发挥作用,增强辐射能力,促进东中西部相连,加强南北通道建设,提高通道服务水平,服务南北经济交流。同时要加快中部地区农村公路建设的力度。国家十一五期间,要继续增加中部省份、县到乡镇一级公路建设的规模,中部地区要进一步落实、提高乡村公路建设的补助标准,尽快实现村村通,这对中部地区的一些农业大省,资源大省,尤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只有实现中部地区交通的发展,才能为发挥中部地区的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优势创造条件,才能更好地带动整个经济的31发展.
4.2 加快结构调整培育特色产业
针对区域内部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继续推进中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立足于中部各省的资源,实现市场、技术、资金、管理相结合,把合理布局区域内部产业结构作为中部地区建设的主要目标。积极鼓励和引导要素流动,因地制宜地培育地区特色产业,加速对传统产业的改造,积极发展产业聚集区。充分发挥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基础雄厚以及大量的人才优势,大力发展石油化工、有色金属、建筑材料、电力、煤炭、汽车等优势产业,形成我国经济发展的能源、原材料和制造设备的供应基地,发展一些独具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山西主要发展以煤化工为主的化学工业和以铝为主的有色金属工业;安徽应重点发展钢铁、建材、化工为主的工业;江西是全国的有色金属基地,应重点发展有色金属和稀有工业;河南主要发展以石油化工为主的化学工业、建筑材料工业等;湖北重点发展以汽车为主的机电工业、以钢铁为主的冶金工业、以水电工业为主的电力工业;湖南重点发展有色冶金工业,以农用化学品和盐化工为主的化学工业和以汽车零部件为主的机械工业等.
4.3 积极扶持中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
中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规模虽小,但具有一定的基础。中部地区已经形成若干各具特色的产业聚集区。要充分利用科研院所密集高科技人才众多的优势,建设武汉光电信息技术,长株潭城市群的电子信息、生物制药等基地,重点发展光电子、通信、激光、计算机以及自动化、传感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新一代专业化加工中心。全面建设生态大农业基地和环境产业基地,加速发展新材料工业.
未来中部地区高新技术发展方向是与产业技术改造相结合,诱发现有资源存量,把新技术尽快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加速高新技术的产业化,通过积极扶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来改善中部地区的产业结构.
4.4 促进企业联盟形式的不断发展
企业联盟是几家企业为了实现同一战略目标而建立起来的具有共同利益的合作体。企业间建立战略联盟是为了在市场交易中寻求一种节约交易成本的制度安排。企业间通过合作可以稳定交易关系,进而减少交易费用。企业间的合作不仅节约相互间的交易费用,同时又可以获取合作伙伴的优势资产,扩大企业运筹外部资源的边界,积聚彼此在不同价值链环节中的核心能力,联合创造更大的顾客价值;通过组建企业联盟,可使企业在目标市场上拥有更强的市场声势,并产生“规模扩展效应”,获得更大的市场空间。因而企业联盟是实现反梯度推进的有效形式.随着中部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构建企业战略联盟,走整合资源、优势互补的联合发展之路是必然选择。具有不同资源、区位优势和市场运作能力的企业,通过产权、技术、价值链等多种联盟方式,组成新的企业共同体形式,共同参与市场竞争。企业之间共享技术资源,以突破技术壁垒;共享原料采购货源、行情信息,以降低采购成本;共享品牌资源,达到联合发展的最高境界;协调市场运作,避免恶性竞争;充分利用、合理配置各种资源,向顾客提供更加完善、周到的服务,从而产生堪与大型企业相对抗的市场声势、产能基础,从根本上改变“劣势”,适应当今市场经济越来越趋向于规模化、一体化的形势.
4.5 加大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力度
产业集群是指某一特定产业及其相关领域中,大量联系密切的企业及其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聚集,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产业集群可以有效地促使企业技术创新,同时起到外部规模经济的作用。因而产业集群是反梯度转移的一种有效的实现形式。长株潭城市群崛起的产业集群以及各大工业园区发展的产业集群,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抓优势产业推进产业集群,抓中小企业推进产业集群,抓高新技术产业推进产业集群,抓园区建设推进产业集群,抓经济一体化推进产业集群,以产业集群形成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的“洼地效应”,让一个个星罗棋布的产业集群托起湖南新型工业化的“脊梁”。产业集群以有效的促使企业技术创新,同时起到外部规模经济的作用。因而产业集群是反梯度转移的一种有效的实现形式。产业区域内的企业之间相互关系建立在相互合作、相互依赖和相互信任的基础上,企业群落有利于技术、信息、技术诀窍和新思想在群落之间的传播与应用.
产业聚集本质就是把性质相同的中小厂商集合起来对生产过程的各个阶段进行专业化分工,实现作为巨型企业特征的规模经济生产产业集群内通过交易网络、技术网络、社会网络所构成的集群内复杂而紧密的网络,提高了集群内企业间的知识与人才的流动,使创新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共享,同时产业集群内由于大量生产同一产品企业的存在,以及相关辅助企业的集群,使集群内企业的关系呈现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而且这种关系比其他区域内更强烈、更密切。集群内激烈的竞争提高了企业技术创32新的压力,合作提高了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其他企业技术创新所带来的丰厚利润提高了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所以,产业集群这种组织形式的形成和发展,最大限度的实现了外部规模经济的作用,从而提高了集群内企业的能力、压力、动力,可以更好的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
[1] 陆大道.中国区域发展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江世银.区域经济发展调控论[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周绍森.论中国中部崛起[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
李 跃.中部塌陷的两重性与中部崛起的战略取向[J].中国经济时报,2004.
黄亚军.实现中部崛起的战略思考与路径选择[J].河南财经大学学报,2003.
郑新立.关于中部崛起几个问题的思考[N].河南日报,2004.
王辑慈.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王辑慈.地方产业战略[J].中国工业经济,2002.
王仲智,王富喜.产业集群战略的重新审视[J].人文地理,2005.
[10] 钱平凡.产业集群:经济发展的一种战略方式[Z].国研网,2003.
[11] 王小鲁,樊 纲.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动趋势与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研究,2004.
以上就是关于中部地区反梯度推进战略的内容,更多精彩请大家持续关注我们网站。
相关推荐:
标签:中国经济论文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