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经济学 > 其它经济学论文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特征浅析

编辑:

2014-02-24

三、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措施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克服消极心理(1)经济上的扶贫,是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压力的前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面临的经济困难是他们心理上的最大压力,要使他们放下心理包袱,就要从物质上满足他们基本的生活需要,学校要为贫困生开通“绿色通道”,不断完善“奖、贷、助、补、减”等助困措施。开通勤工助学渠道,让贫困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劳动减轻经济上的负担,锻炼他们的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2)心理上的疏导,是帮助贫困生树立良好心理品质的基础。物质上的帮助是有限的,要从根本上建立起健康的心理机制,还需要对他们进行心理的疏导。帮助他们正确面对贫穷,科学分析困难,培养自信、自立、自尊、自强的思想意识,建立良好心理机制的有效途径。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点:其一,自信心教育。勇敢地面对现实,全面恰当地认识自己,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树立自信心的前提。其二,人格教育。在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教育时,教育者不要带任何偏见,要根据他们的特点,在生活上给予资助和关心,在学习上给予鼓励和帮助。其三,挫折教育。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承受困难和挫折能力的训练,培养他们百折不挠、勇敢顽强的品质。

其四,宣泄心理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长期处在贫困的生活中,容易引起紧张、焦虑的情绪反应,出现各种心理障碍。应及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使他们毫无顾忌地倾诉烦恼,发泄烦闷情绪。

2、发扬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一般都是在艰苦环境的磨炼中成长起来的,苦难造就了他们早熟的特点,挫折磨炼了他们不屈的性格。因此,坚强是他们普遍具有的心理特性。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和成就动机比普通学生强,他们比普通学生更能严格要求自己。

所以,只要我们正确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和成就动机完全可以转化为他们进步和成才的动力。

总之,做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工作,经济脱贫是基础,思想解困是关键。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认真研究大学生尤其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通过各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他们摆脱心理困扰,增强自信、自强、自立意识,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使其成为拥有良好品质、坚韧不拔、勇于创新的栋梁之才。

总结: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特征浅析到这里就全部结束了。

相关推荐:

心理学论文:浅谈竞赛中运动员的心理障碍与心理训练

心理学论文:浅谈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素养构成与发展策略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