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chenl
2016-10-21
本文讲述了关于走具有中国特色的产业升级之路的内容,供大家参考,也希望给予大家帮助,接下来赶快阅读吧。
[摘 要]本文通过将我国目前的客观状况和日本当年进行比较,发现我国目前的环境背景同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存在较大的不同,不可能复制日本当年的转型路径,唯有走具有中国特色的产业转型道路才是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由劳动密集型向劳动密集+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变,传统产业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扩大内需以弥补外需疲软的问题。
[关键词]产业结构升级;中国特色;日本
1 日本石油危机后的产业结构转型特征
1.1 日本高速增长期的产业结构转型
从1955—1970年前后,日本重化工业高速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其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调整,日本制造业占GDP比重从1955年的12.6%提高到1970年的24.1%。制造业内部则由轻工业向重工业化和化学工业化调整,以1955—1964年的10年为例,金属工业、化学工业产量增长4倍,机械工业增长7倍,重工业和化学工业的产量占整个工业产值的比重从40%上升到60%。而在重工业和化学工业中,钢铁、石油化学等“材料型”制造业的发展最为迅速。1955年石油化工业的生产几乎从零起步,1970年其生产规模成为世界第二位,乙烯年产量达到395万吨。1955年的粗钢产量941万吨,排名世界第6位,1965年产量增加到4116万吨,超过联邦德国,成为继美国、苏联之后的世界第三大钢铁生产国。
1.2 日本20世纪70年代的产业结构特征
经历了高速增长期后的日本,在1970年已经实现了克拉克法则所显示的产业结构转变,第一产业就业人口降低,第二、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口上升。同时也建立起了以煤炭、钢铁、石油化工、造船等支柱产业为核心的制造业体系。
石油危机之后,日本的产业结构发生重大转换,耗能型产业的发展受到制约,技术密集型组装加工业快速崛起。在延续了三次产业结构继续向着第一缩小,第三扩大的基础上,制造业内部结构调整为该时期结构调整的重要特征。
石油危机之前,含煤炭、钢铁、石油化工在内的原材料产业比重呈扩大趋势;石油危机以后,原材料产业的比重停滞中略有下降,而汽车、家电、半导体、机械等组装加工业的比重扩大,成为新的支柱产业。
1.3 能源危机的冲击是日本20世纪70年代产业结构转型的根本动力
由于日本国内资源匮乏,石油的出现给日本提供了廉价的能源,日本60年代以后,建立起了以石油为主要能源的能源消费结构。由于日本原油均依赖进口,1970年日本原油进口占国内原油总供给的比例为100%,石油价格的大幅上涨导致制造业能源成本上升。1970年日本制造业平均能源费用与生产额的比值大约是2.1万日元/100万日元,1976年该比值上升到了3.8。制造业能源费用与附加值的比值1970年大约为6.1万日元/100万日元,而1976年该比值变为12,翻了一倍。成本的上升迫使高耗能产业进入了大的结构调整。据日本兴业银行的调查,1973年以后的约10年间,实际GNP增长47%,但一次能源的消耗量只增长了17%,单位GNP的石油消耗量下降了一半,日本成功实现了产业结构向节约能源型、技术密集型、高附加值的结构转变。
1.4 日本劳动力价格大幅上涨是经济转型的催化剂
日本20世纪70年代的城市化率已经突破70%,1975年后的城市化进程基本处于停滞状态,这也意味着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已趋于饱和,劳动力供给增长乏力。日本1970年人口突破1亿人,其中城市人口为7500万人,从1970—1980年10年间,日本的城市人口增加了1370万人,平均每年增加137万人。
日本1965年以后,由于劳动力供给增长放缓,刘易斯拐点的出现,工资水平开始大幅上涨,伴随着“尼克松冲击”之后1美元固定兑换360日元汇率的终结,日元开始的长期升值过程使得以美元标价的日本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在1977年超过了美国的平均年薪水平,同时由于20世纪70年代后半期到80年代前期,日本同欧美的贸易摩擦日益加剧,日本企业选择了对欧美“直接投资”以规避摩擦;1985年日元大幅升值导致的劳动力成本飞速上升,日本则选择了对亚洲地区直接投资以获取廉价劳动力的战略,由此日本开始了产业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升级和海外转移过程。
1.5 国内需求饱和、贸易摩擦剧烈迫使制造业海外转移寻找生存空间
20世纪70年代日本的耐用消费品普及率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1974年日本主要家用电器——洗衣机、电冰箱、彩电等的百户拥有量均超过了100台,家用汽车的百户拥有量也达到了57.3辆,仅空调和微波炉的普及率稍低,这不但意味着日本的工业发展程度和社会富裕水平,同时也预示着相关制造业的市场成长空间有限,产业升级和海外转移必不可少。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一直是日本的最大贸易国,美国的对外贸易收支从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开始趋于恶化,与此同时,日本的对外贸易收支却从60年代中由赤字转为黑字,并逐年扩大,由此引发了美日的贸易摩擦不断加大。美日贸易摩擦的主要商品60年代为纺织品、钢铁等,70年代为彩电、机床等,80年代为汽车、录像机、半导体等。而此期间的贸易摩擦往往以日本“自主限制”对美出口而得到缓和。在此情况下,日本企业多数选择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对产业进行转移。
2 国内经济转型背景同日本经济转型背景比较分析
2.1 中国的产业结构特征概况
我国GDP结构和就业结构也正经历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的过程,目前,我国同日本20世纪70年代一样,拥有在GDP中占比超过40%的第二产业,但我国的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和就业人数比重均过大,而第三产业这两个指标均相对较小。从制造业内部的产业结构来看,1952年,轻重工业的比重约为6∶4,到2009年,该比例变为了3∶7,由轻工业向重工业转换趋势明显。
2.2 城镇化进程差异明显,劳动力成本存在巨大差异,日本选择海外转移,中国内部转移或成主流
中国目前依然处于城镇化进程中,虽然城市人口的增长率呈下降趋势,但2008年我国的城镇人口数突破6亿人,2009年城镇人口净增加1500万人,庞大的人口基数使得城镇劳动力的供给依然相当可观。同时,第一产业的就业占比仍超过40%,所能释放出的劳动力在未来仍将持续。即使未来城镇化进程放缓,城市人口增长率降低到1%左右,我国依然每年新增城市人口超过600万人,远远超过日本的水平。
我国虽然自1995年以后工资水平开始大幅上升,但由于劳动力基数庞大,普遍素质不高,使得2008年的平均工资水平为4200美元,仅相当于日本1973年的水平。相较于发达国家,劳动力在一定时期内依然廉价。目前,产业一部分转移向非洲、越南、印度等国家寻找更低的劳动成本,但总体的对外直接投资仍集中在香港和开曼群岛,以避税为导向。同时,我国贫富差距大,东部地区工资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且差距逐年扩大,加上国家政策推动,产业的内部转移或将成为大趋势。
2.3 贫富差距存在差异,经济结构调整,扩大内需,增加消费政策将激发中国农村消费市场潜力 中国2008年城镇家庭的耐用消费品普及率除了家用汽车和照相机外,基本达到了日本1974年的水平。我国2007年的基尼系数为0.48,而日本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90年代的基尼系数均维持在0.35左右,1974年为0.34,国内贫富差距大使得农村主要家电的普及率远远不如城镇家庭,随着收入的增加,扩大内需政策的实施,农村消费市场的潜力将逐步显现。从1990—2008年的18年间,我国的城镇居民收入绝对值增长了10倍,农村居民收入的绝对值增长了7倍,而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由1990年的54.2%降低到了2008年的37.9%;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则由1990年的58.8%降低到了2008年的43.7%,相较于美国和日本的消费结构状况,我们还有很大的差距(美国2009年食品消费占收入的比重约为8%、日本70年代食品消费占收入的比重约为20%)。
2.4 能源消费结构存在差异,我国拥有较好的抵御外部能源冲击的能力,产业升级动力主要来源于环保压力
相对于日本以石油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中国的能源消费则以煤炭为主,原油为辅。煤炭主要用于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其次是制造业;而原油则几乎全部用于制造业。中国煤炭几乎全靠国内供应,煤炭进口占全国煤炭总供给的比例仅为1%左右,而日本1970年该比例为60%,同时,虽然中国原油进口占国内原油总供给的比例呈逐年上升的态势,2009年超过了50%,但相较于日本的100%,结合原油在我国能源消费中仅占18%,我国抵御外部能源冲击的能力要强于日本。
中国如今在环保和节能减排方面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从2005—2010年年初,我国单位GDP能耗4年累计下降仅达到15%。为了完成“十一五”规划中的20%的下降幅度甚至是2020年的45%的下降幅度,国务院已经推出一系列强硬措施,包括将节能减排成效纳入干部政绩考核。这势必极大地促使各级地方政府和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形成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强大动力。
2.5 中国面临比日本更严峻的贸易摩擦,环保和技术路线是关键
中国目前也面临严重的贸易摩擦,2006年,我国贸易救济调查涉案金额为21亿美元;2007年激增至46亿美元,增加了1倍;2008年继续增至62亿美元;2009年涉案金额已达127亿美元。跟日本当年相比,我国不但受到贸易制裁的数量更多,而且贸易壁垒更倾向于技术化。根据国家质检总局统计资料显示,2005—2008年我国分别有25.1%、31.4%、34.6%和36.1%的出口企业受到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制裁,直接损失分别达到288.13亿美元、359.2亿美元、494.59亿美元和505.42亿美元,呈逐年上升趋势。通过产业升级使企业具备技术竞争优势或不可替代优势而不仅仅是价格优势,坚持走环保和科技路线将是应对愈演愈烈的贸易摩擦的重要途径。
3 结 论
面对经济发展瓶颈和收入分配的种种问题,我国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已经迫在眉睫。在20世纪70年代,日本通过自身产业优化升级,迅速从一个落后国家发展成高度工业化的国家,短短数十年经济实力超过了众多发达国家,其最关键的因素就在于日本产业结构的转换能以较灵活和快节奏的速度取得进展。因此,深入剖析日本产业结构转换的背景和思路,对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从中日两国的异同之中,找出适合我国发展的道路,才能为我国政府规划提出更好的指导。
根据之前的分析,我国目前的环境背景同日本20世纪70年代存在较大的不同,不可能复制日本当年的转型路径,即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新兴产业转变,传统产业海外转移以寻求新的市场这一发展方式。唯有走具有中国特色的产业转型道路才是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由劳动密集型向劳动密集+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变,传统产业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扩大内需以弥补外需疲软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宫泽健一,森谷正规.80年代的基础产业[M].东京:筑摩书房,1980
[2]魏晓蓉,师迎祥.日本产业结构转换的运行机理及其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启示[J].甘肃社会科学,2009(4)
[作者简介]李雨珣,女,暨南大学产业经济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
那么关于走具有中国特色的产业升级之路的内容就介绍到这了,更多精彩请大家持续关注我们网站。
相关推荐:
标签:国际贸易论文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