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教育学论文 > 语文教育论文

语文教育论文10000字:课堂建构

编辑:

2016-01-27

第一学段: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第二学段: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第三学段: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识字教学与汉字文化的深度思考

1.熟知汉字造字法,感受汉字的温度、深度。

关于汉字的造字法,从汉朝以来,相沿有“六书”的说法,即象形、指示、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汉字造字法,主要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今天我们所用的汉字,80%以上都是形声字。形声法,就是由形旁和声旁拼合而成的造字法,是在象形、指事、会意的基础上产生的。尽管它还属于表意性质的文字,但已突破了汉字形体的束缚,沟通了方块汉字与语音的联系,这是汉字从表意迈向表音的一个重大发展,成了汉字发展的主流。学习和研究汉字造字法,就能让我们触摸到汉字的温度,感悟到汉字的深度,从而热爱汉字,用汉字文化的内涵进行教学,让识字写字教学体现语用性质。

2.在母语视野下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课程性质。

准确把握语文课程性质,凸显语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的这一性质,决定了语言文字运用是识字写字教育教学之根本。

3.高度重视书写,要在阅读教学中体现渗透。

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我们要保证每堂课给学生十分钟的书写时间。教师精心指导,落实汉字的书写方法,逐渐形成汉字书写的指导序列,引领孩子们会在田字格中,按汉字笔顺笔画,把汉字书写得规范、端正、整洁。引领孩子们会在具体的课文阅读环境中,理解、书写和运用汉字。同时,教会学生强化自我评价,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赏析习惯和汉字的审美习惯,把汉字的书写和审美渗透在阅读理解过程中。

二、让“语用”根植于阅读教学

(一)课程标准对各年段阅读的要求

第一学段: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第二学段: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第三学段: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二)在阅读中挖掘和学习语用价值点

我们的阅读历程有三个构件,即阅读主体:学生;阅读媒介:教师、教科书编者;阅读对象:文本。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我们认为,语文教学就应该发掘读写结合点,课课落实语用观。

1.语言。好的语言,往往会冲破其常规用法而凸显人物的心境、心绪和心态,以传达出作者敏锐的语言感受力和独特的表现力。所以说,一篇文章中关键的字、词、句,甚至是标点,都是不容忽视的。

如,《猴王出世》一文中说:“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这段话中,整句的灵活运用,平仄的交替互换,偶句的频繁使用,使语言丰富多彩,越读越起劲,越读越爱读。石猴在山涧生活的自在,超凡脱俗的感觉,让人感受颇深。语言文字运用价值点何在?这就是吴承恩对语言的感受力和表现力,让人无不称之为一绝!

2.写法。小学语文课文采用了多种写作方法,如叙述、说明、抒情、议论等表达方法,想象、联想、象征、烘托等表现手法,比喻、排比、反问、夸张等修辞手法。

如,《儿童诗两首》中“悠啊,悠──悠出声声春的歌唱。长啊,长──长成一座绿色的篷帐。望啊,望──蓝天是我的课堂。飞──飞到遥远的地方。”这种想象的表现手法,无不给孩子们拓展语言元素体验的空间。

又如,《穷人》最后一句话“桑娜拉开了帐子……”行文至此,亦是戛然而止,让人浮想联翩……而这些语言文字运用元素,都是需要我们在言语训练中必须敏锐捕捉的和适时训练的。

3.结构。文章的结构主要指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谋篇布局,句子与句子之间的段式关系。

我们看看上海师范大学王荣生教授是怎么解读杏林子的散文《生命 生命》的。杏林子的散文《生命 生命》,课文最后讲“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于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我们一不留神就将这段话作为中心句来讲,讲人生的意义,讲杏林子的人生体悟。其实,作者真正的生命感悟不在这里,而在前面三个事例当中。

在“飞蛾扑火”一例中,作者说“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飞蛾那种求生的欲望令我震惊,我忍不住放了它!”小飞蛾的生命面临着严重威胁,它极力挣扎。其实这种挣扎几乎是无用的,假如“我”想弄死它,它是逃不了的。虽是无用的挣扎,也要挣扎,可见生物都有强烈的生的欲望,无论怎样危险,都不会放弃求生的努力。也就是说,生命都是自我珍视的。小小的昆虫都如此,人当然更不用说了。

“瓜苗生长”一例,作者写道:“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着一种多么强的生命力啊!”从生命的诞生这个角度去说生命力之强大。这粒香瓜子所处的环境几乎没有生长的条件,墙角的砖缝,没有阳光,没有泥土,而它的萌芽需要“冲破坚硬的外表”,但它还是萌芽长成了一截小瓜苗。作者不禁为它高唱一曲生命的颂歌。

“静听心跳”一例,“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给我极大的震撼,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这是生命活动的标志,静听自己心脏的律动,最容易感受自己的生命。有了生命意识,就会严肃地思考人生。作者的思考有三点,是逐步深入的。第一点思考的是必须对自己负责,好好使用生命,让人生更有意义。第二点思考回答的是怎样对待生命的短暂,怎样对待生老病死。第三点思考又进一层,是将目标、信念付诸行动。“绝不让它从我手中白白流失”,就是说,要珍惜生命,珍惜时间,不懈努力。为生命奋斗,“勇敢地活下去”,就是以顽强的意志去战胜各种困难。作者从小病魔缠身,所谓“勇敢地活下去”,具体地说,就是与病魔作顽强的斗争。所以,课文中心不在最后,而在三个事例当中。这些语言元素,更是我们敏锐把握和对学生有机训练的绝佳机会。

又如,《桥》这篇小小说,文章写老汉在指挥村民过桥时,把一个挤在前面的“小伙子”从队伍里揪出来,让他排到后面去,结果小伙子被洪水冲走了。老汉与小伙子是什么关系?在这里并没有交代,只有读到文章结尾“她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她儿子”时,我们才心头一震,原来老汉与小伙子是父子关系,读者无不为之动容。那么,作者明明知道老汉与小伙子是父子关系,为什么不在前面交代,而在后面才点出来呢?这就是作者在布局谋篇上的独具匠心,这样安排,文章就产生了更加感人的效果,让读者有一种“意外”的震撼。

4.文体。“写法决定教法”。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主要有小说、诗歌、散文、寓言、童话等体裁,因为体裁不同,表达风格不同,所以,教学策略也不尽相同。

如,《临死前的严监生》是一篇讽刺小说,其最大的写作特点就是在常理与现实的矛盾中突出“讽刺”的艺术效果。小说中众人对严监生临死前伸出两根手指的几种猜测颇为有趣,有的猜测是两个亲人,有的猜测是两笔银子,有的猜测是两位舅爷。结果都没猜到,把严监生急得直摇头。直到善解人意的赵氏说中了严监生的心事,挑去了一茎灯草,严监生才安心离世。临死前本应挂念亲人或家财的常理,跟挂念两茎灯草的现实形成了巨大的矛盾冲突,这矛盾尤其发生在家财万贯的严监生身上,让人感到既可怜又可笑。而造成常理与现实巨大反差的,恰恰是“两根手指”的动作细节,将小说的悬念一步步推向高潮。读明白了这点,也就读出了这篇课文的语言文字运用价值点。

(三)用“三看”来审读文本

如何从众多的语用点来决定属于本文的语言文字运用价值点呢?我们不妨从这三方面进行审读。一看哪个语言文字运用价值点最具个性。也就是说,最能鲜明地代表这篇课文的个性特征,而这个特征是这篇课文所独有而其他课文所少见的。二看哪个语言文字运用价值点最为核心。也就是说这个价值点本身有统领全文的功能,又符合学段的目标要求,体现了教材的编排意图,抓住它也就把握了单元训练重点,达到纲举目张的作用。三看哪个语言文字运用价值点最能迁移。只有把学到的最有用的价值点在新的语境中迁移运用,才能真正促进学生言语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提升。

(四)用“四级”来审视语文教师的水平层次

王荣生教授提出语文教师的水平衡量标准等级:

初级水平:粗读文本、参考教参,从网上下载教案。低级水平:对课文有自己的理解,引领学生详解文本。中级水平:独立分析课文,独辟蹊径,找出表达写法上的亮点,开发比较独特的读写结合教学法。高级水平:从文体入手,在文脉关联中确定文本的关键点──读写结合点,在没有问题处,让学生看出有大问题。引导学生自读时提出疑问,重点解决学生疑问多的问题,为学生语用素养抛砖引玉。让我们努力向中高级水平进发,提高自己的语文教育教学水平。

三、让“语用”根植于口语交际和习作教学

(一)小学作文教学的课标意义和写作素材

对于写话和习作教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低年段:乐于表达,把句子写通顺,写连贯,学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中年段:乐于书面表达,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有条理,有细节。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快乐。高年段:学会书面表达,懂得写作时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要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和感受。作文内容具体,条理清楚,感情真实。

作文内容来自于学生的日常生活。我们的习作教学应根据不同年段习作要求和学生实际水平,确定不同层次要求的习作教学要点。低年级写“看到”的内容,中年级写“看清”的内容,高年级要写“看懂”的内容,不要浑水摸鱼。

(二)小学作文教学的特殊性

我们认为,写作是一种需要极强的动机、情感、意志参与的复杂的技能性活动。“口语交际语境写作”是一种“读者导向、交流驱动、语境生成”的写作。小学生的习作不能从学写回忆性作文开始教学。作文教学要做到观察写作同步进行,写真作文。作文教学要具有语用训练性质,它不是比赛作文也不是高考作文,要有作文过程指导。抓好阅读教学这一有利契机,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写作教学,用“为读者而写”的语用理念,来指导我们的习作教学。

四、让“语用”根植综合性学习教学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指在实施小学语文课程过程中,通过学生活动的设计和开展,引导学生运用已经形成的听、说、读、写等能力和各科知识,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尝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使学生在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历练能力、获得经验,逐步形成主动探究、创新学习的能力。是整体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学习活动。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品质的重要途径。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因此,综合性学习也是很重要的语用训练的一方天地。

编辑老师在此也特别为朋友们编辑整理了语文教育论文10000字。更多详情请点击进入教育学论文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