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3-12-05
二、笔者由此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实验,取得了一些成效
1.字形分析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实虚词,增强对课文内容、思想情感的体会感悟。
《鲁周公世家》文段“陈尔甲胄,无敢不善。无敢伤牿。马牛其风,臣妾逋逃,勿敢越逐,敬复之。无敢寇攘,逾墙垣。鲁人三郊三隧,峙尔刍茭、糗粮、桢干,无敢不逮。我甲戌筑而征徐戎,无敢不及,有大刑。”在讲授中笔者就使用了字形分析法。
“臣妾逋逃,勿敢越逐,敬复之。”根据杨树达和郭沫若先生的解释,我解说:臣,本义是男奴隶。大家学过历史,知道最初的奴隶来源于俘虏(俘虏用绳索绑着连在一起),屈服于主人。而在甲骨文中“臣”的形状像一个竖立的人眼,人把头低下去时眼睛就像竖立的样子,用来表现屈服之意。现代汉语中还有成语叫“俯首帖耳”“低眉顺眼”,说的其实也是顺从的意思。妾,《说文解字今释》“有罪女子,给事之得接于君者,从立从女。”我进一步敷衍说:站立(在主人一边)的女子(伺候主人)会意。这种说法尽管没有科学依据但只要学生领会理解就达到目的了。
这段文字中“逋、逃、追、逐、逮”都从走之旁,“乍行乍止也”,我总结说,从走之旁,多与行走、道路有关。捎带讲到了“追、逐”的区别。“二字在《说文》中互训,在古书中也看不出二字的用法有什么明显区别。但杨树达根据两字的字形及其在卜辞里的用法,发现了它们的真正本义,弄清了它们之间原来的区别:在甲骨卜辞里,凡是说到追逐敌人,一定用‘追’字,如‘追羌’‘追龙’(‘龙’是方国名);凡是说到追逐野兽,一定用‘逐’字,如‘逐鹿’‘逐豕’。后来两字的意义混而不分。”
2.字形分析有助于学生理解、体悟诗歌的意境。
李煜的《浪淘沙令》有“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句。学生在《古代汉语词典》中也可以查到,“在‘暮’字条中,‘莫’是‘暮’的古字,甲骨文中‘莫’字像日在草中,表示日落之时,即‘傍晚’的意思。后来‘莫’假借为否定副词,为了区别,又造出一个‘暮’字来表示傍晚的意义。”那种解释更合理?大家可以百家争鸣。
3.在不确定实虚词的词义时,借用字形分析法有助于学生推测把握文义。
考试的试题中出现的实虚词并不一定都是平时接触过、拿得准的,习惯于“不懂就查字典”的学生就失去了依仗,手足无措,怎么办?猜。但猜测也得有依据,有科学含量,才能最大限度地中靶。这时使用字形分析法无疑是最简洁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利用部首、字形推求词义是《说文》以来汉字释义的优良传统。如指出下列成语中的名词活用现象:‘篝火狐鸣’的‘篝’。学生不知道它的具体意思,但可以大胆猜测它是一种器物,因为它从竹旁。然后可以根据名词活用作动词的规则:两个名词相连前面的一个常活用,可以确定“篝”名词活用。这种猜测是成立的。《说文》中相同偏旁的字词含义也相近或关连。如左耳旁,是“阜”的变形,本指土山,从这个偏旁的大都与山或高有关,如都、郡、鄙、郭等。再如“廪”。
4.借助字形分析法可以帮助由词的本义推知其引申义,系统掌握词的义项而不必机械记忆。
如:集,本义是群鸟停栖树上。《说文》“集,群鸟在木上也。”由群鸟停栖引申为聚集、会合。“只要记得本义,其他的义项就可以提成一串。
标签:语文教育论文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