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教育学论文 > 幼儿教育论文

5000字幼儿教育论文:小学感恩

编辑:

2016-01-29

在当今这样一个信息高速发展的网络时代,我们原有的传统文化、传统道德观念正在经受着跨文化融合的考验。就如我国传统教育中常用“孔融让梨”这个故事来教育孩子要学会关心幼小,主动谦让。可是这一故事却在现今社会中出现了另一个版本的解释,更多的人认为孔融的行为太过虚假,孩子更应该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生活本应充满竞争。于是新版的“孔融让梨”以可爱的卡通形象迅速在网络上传播,而对于外界的刺激缺乏足够辨别能力的未成年孩子来说,足以让他很快形成一个道德判断标准,进而体现于自身的行动中。其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态,也是日益显着的社会不良因素。由于生活上的富足,使得一部分孩子在模仿成人挥金如土的生活时,渐渐养成一种以自我为中心,只知索取,不知回报的心理。另外,缺乏榜样的树立与宣传是又一社会原因。如果和现在的孩子聊聊天,你会惊奇地发现,他们对于传统榜样人物的认识已经加入了更多新的理解。比如雷锋,他们认为是花费了很多自己的时间,做了许多对自己帮助不大的事情,如果在今天这样一个充满竞争的时代,一定早被淘汰了。由此我们不难看出竞争的压力在孩子们的心中早已形成,只是对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在发展中的他们来说,如何摆清竞争和感恩之间的关系,似乎很难有一个值得他们学习、借鉴的典型。

二、家庭教育中的“误区”

现代家庭中“4+2+1”的结构已较为普遍,孩子成为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爷爷奶奶亲,外公外婆爱,爸爸妈妈宠,所有人只围着他(她)一人转,家庭的重心落在孩子身上。这种家庭结构相对于传统家庭中兄弟姐妹众多,父母及其长辈将精力分摊给多个孩子身上来说,应该更具有针对性和及时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也日渐暴露其存在的不足。首先没有兄弟姐妹的家庭是一个没有“儿童世界”的家庭。因而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了相爱、互助的经历,没有了模仿、尊重的经历,更没有了共同分享、共同努力的经历”(马卡连柯),而缺乏“比照者”也使得孩子难以自我认识,自我评价,家长也往往没有一个客观的评价标准。其次,生活条件的优越,以及由于家庭结构导致孩子受到的关爱强烈而集中,从而使得孩子只知道享受,独占欲无限发展,自私自利,心中只有自己,没有他人。

感恩是一种情感,一种态度,对儿童来说是一种精神环境,它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发展。例如有这样一个独生女,聪明伶俐,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平日里,父母对于孩子的要求一一照办,不打折扣,但孩子却养成了任性、自私、懒惰等不良习惯,最后由于某一次父母未达到要求,竟企图放火将父母化为灰烬。对于这个孩子来说,感恩已不知是何种情感了!基于这样家庭结构中的家庭教育也就势必会存在这样几方面的问题:(一)不能将孩子摆在一个恰当的位置上。有这样一个事例,父母认为自己的儿子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孩子,因而生活中就像奴隶般侍候儿子。在这种环境中,儿子成为了家庭中的“特等公民”,渐渐对父母产生了一种“冷淡的无情”,父母的照顾从来得不到他的一句“谢谢”,甚至到父亲生病时都得不到他的半点关心。这种冷漠的背后,更说明了家长要在教育中对孩子一定要摆正位置,要从培养他们的责任和义务方面入手。(二)对孩子的期望往往不切实际。现代社会给人们带来的各种压力,使得家长在孩子的成长中会常常会制定一个较高的目标,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孩子们则先要经历优胜劣汰的残酷考验,孩子最善良本真的东西也就丢失了许多。(三)缺乏全面、及时地关心孩子。孩子的成长过程需要家长的不断关注,特别是情感成长过程,更需要家长的全面、及时地予以疏导,指望一个单方看病的教育观念显然是不切实际的,更是不符合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

综观多年来我国的“应试教育”,在客观化、标准化测定学生知识水平方面,的确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同时也比较符合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教育资源相对缺乏的现状。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不断地超越自我,传统的教育评价显然已经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包括学生的兴趣、情感、态度、价值观和性格等品质,而这些品质则是孩子一生发展中十分重要的方面。同时,我们都清醒地看到,现在学校为了一味追求升学率等眼前的名利,要求老师学生加班、加点、加量,另外各种竞赛比比皆是,从读到写,从唱到跳,孩子们的竞争意识是在被动中加强了,可由此而引发的问题也呈现在我们面前,更多的孩子认为成功来自于自身的努力,与他人的帮助关系不大。因此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开展素质教育,着眼于孩子的动态发展,从培养一个健全人格的个体入手是当代教育的重点,而由此带来的评价机制也将更加全面,更符合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当然,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教育主管部门,学校以及老师们能利用好这把双刃剑,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既感受到成功的愉悦,又体会到人性的光华,让他们在关爱中学会分享,懂得感恩,不至于让“应试教育”大行其道,使得学生的品德如何、修养怎样、生存能力大小、自立能力强弱等这些关系孩子生命的宝贵知识全都被打入冷宫。

求索:原来感恩并不难。

懂得感恩是一个人的重要素质。我们应该怎样引导孩子去体味人世间最美好的真情,从而对生活、对身边的人和物心存感恩之情呢?

 

在平日的生活中,往往正是由于父母对自己孩子采取了关爱备至的“养育”态度,孩子不知道父母养育的艰辛,心安理得地接受父母为自己所做的一切,才导致了自私个性的养成。感恩,就这样夭折在父母的溺爱中。让孩子们学会“感恩”,就要让他们体悟到来自父母慷慨无私的爱的背后,原来隐藏着那么多的辛苦;让孩子们学会“感恩”,就是要他们树立责任意识,对别人的帮助常怀感激之心。

同时,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契机对孩子进行教育,如告诉他这件衣服是爸爸给你的,你要感谢爸爸;这本书是哥哥姐姐送你的,你要谢谢哥哥姐姐;又如走在干净的马路上,可将清洁工人无论严寒酷暑,天不亮就要推着清洁车扫地的事例讲给孩子听,让孩子对清洁工人心存感激;当孩子捧着白花花的米饭时,要告诉孩子农民伯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辛苦劳作,让孩子对农民心存感激;当邻居帮了自家一个小忙,一定要领着孩子上门道谢。在学校里,班级中还可以评选感恩之星,设立感恩台,把关心帮助他人的好人好事及时通告给大家,树立典型,号召大家共同学习。当某个孩子觉得学习有进步时,引导他感谢老师的谆谆教诲,感谢同学、伙伴的互相帮助……时时言感谢,事事存感恩。要让孩子知道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有可贵之处,都有需要感恩的言行,才能激发起他们的感恩之心,从而使孩子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理解并感谢父母,学着去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

儿童的思维的特点具有具体形象性,即具体的形象对他们有巨大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明力,易于为他们所理解和模仿。而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孩子影响极大。因此,家长必须首先做感恩的榜样。在生活中,家长对父母、长辈尽的孝道,比如帮父母洗衣服、剪指甲等一些生活小事,尽可能让孩子知道并看到。要抽出时间多与孩子进行交流,谈谈自己的工作、收入、心情、想法。

在学校里,老师可利用晨会课、班会课和品德课给孩子们讲故事,如“羊羔尚有跪乳之恩,乌鸦也有反哺之义。”的故事,讲“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讲中国人“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故事。也可以让孩子收集有关岳飞、朱德等名人孝敬父母的故事,收集有关毛泽东、周恩来感恩老师的故事。用典型的事例来教育感染孩子,为他们树立榜样。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家长、老师及其他人为自己所付出的一切不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让他们知道,要感恩给予自己生命的父母,教给自己知识的老师以及帮助过、关心过、鼓励过自己的人。当然,作为老师,在平日的言行举止中,还要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好表率。如孩子为你搬把椅子,倒杯茶水……对于学生的帮助,老师都要及时表示感谢,让孩子在耳濡目染中知道感恩,明白感恩是做人最起码的道德准则,在洋溢着浓浓的感恩氛围中茁壮成长,从而培育起一颗感恩的心。

编辑老师在此也特别为朋友们编辑整理了5000字幼儿教育论文。更多详情请点击进入教育学论文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