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6-02-02
有教师说:我们在研读课文时发现,曹雪芹借林黛玉之口具体生动地讲述了怎么学诗的过程,这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诗学”教学范例,因此我们也可以在教学中渗透诗歌“诵读”的重要性。
我认为:这个内容在课文中只是一个“点”,课文中曹雪芹“诗论”的作用,不应该也不可能具有这样的教学“功利性”,更不是“这篇”小说教学应该承担的任务。如果以课文中曹雪芹的“诗论”为教学的中心内容,无疑有遗珠之憾。
有教师说:在整篇课文中,林黛玉诲人不倦地教香菱学诗,而香菱呢,也是认认真真地学习,这应该是“这篇”课文中人物形象的主要特征呀!
我认为:这会让我们在教学“这篇”小说的时候,游离到整部《红楼梦》小说之外,仅仅揣摩“这篇”课文,而不是去把握“这本”小说的故事、情节、人物乃至主题。如果给林黛玉和香菱赋予了“好老师”、“好学生”的美称,那么这篇“节选”的课文几乎失去了它作为教材的作用或意义,也与曹雪芹塑造这两个人物的本意大相径庭。
这里涉及一个教学中的重要问题:如何把握“节选”长篇小说的教学?
“节选”的课文常常是长篇小说中的精华所在,无论是故事情节的展开、人物性格的塑造,还是典型环境的描绘,都有其独到的精妙之处。但是,这些“独到的精妙之处”必然依赖于“整本”小说,它是生长在整棵大树上的一朵花,它的根系一定深深扎根于“这本”小说的背景、主题之中。虽然相对来说,“节选”的内容都具有“独立性”,但由于它是“节选”,它只是原长篇小说中的某一个“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首先依据小说的整体特点来研读“节选”部分,确定“这篇”课文的教学内容。
(二)
上海高中语文课本中的《香菱学诗》、《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群英会蒋干中计》等都属于这样一类“节选”课文。当然,相对于《香菱学诗》来说,后两篇的“节选”内容更具有独立性。
《香菱学诗》只是《红楼梦》中一个短小的片段,“香菱学诗”只是林黛玉和香菱这两个人物生命过程中的短暂场景。因此,在人物形象和人物性格的分析上,绝对离不开《红楼梦》,离不开“林黛玉”、“香菱”的人生命运,否则,就会使教学内容的确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小说是小说家的政治宣言。《红楼梦》是曹雪芹的政治宣言,曹雪芹通过众多人物(包括林黛玉、香菱)的命运展开故事,并让这些人物、故事承载他的思想。名着之所以是名着,就是因为作者借它来表达自己的政治观、世界观、价值观,它绝对不是仅仅在讲述一个故事。正因为这样,我们就无法把“节选”的课文与《红楼梦》小说“隔离”开来确定我们的教学内容。
请看,“林黛玉是个好老师”吗?她在香菱向她求教学诗时是怎么说的呢?
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作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得起你。
这句话,层层设防,句句进退自如,真不简单,这正是林黛玉的说话“水平”,这也是曹雪芹笔下的那个林黛玉的说话“能力”。请注意“虽不通”、“大略”、“也”几个词语的内涵和分量,这是林黛玉的谦虚?不是。是因为林黛玉是“老师”?更不是。是身份,是性格,是林黛玉在《红楼梦》小说中的身份、性格使她这样“用词”,使她这样“表达”。不然,当大观园里的“众人”知道是林黛玉在教香菱学诗时,她为什么又这样为自己“解脱”呢?
圣人说,“诲人不倦”,他又来问我,我岂有不说之理。
这句话很重要,“我”有“我”为人行事的标准。“我”教她作诗是圣人告诉“我”“诲人不倦”,这是林黛玉的理论依据,是保护自己的尚方宝剑。这“诲人不倦”四个字也是很有分量的,以此可以证明自己教香菱学诗的行为是有“出处o;的,有“依据”的。教香菱学诗为何会遭到“众人”的指责呢?一个“好老师”为何又要用圣人的言语来“推卸”自己的行为呢?
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了学科教育论文4500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详情请点击进入教育学论文。
标签:学科教育论文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