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4-03-30
三
本土心理学提倡对本土文化的必要尊重,尊重心理学的民族性,力图实现对本土民众心理生活质量提升和心理生活意义追问,努力建构当地民众与生活于其中的环境的互动关联,为重新理解心理学提供了意义基础、前提和语义场,就这一点,本土心理学是打开了一扇科学心理学通往文化语境的窗户。但是,本土心理学因为自身文化思维与方法论的局限而渐渐走向偏狭。
一直以来,本土心理学试图获得与西方现代心理学对话或平起平坐的合法身份,却也因为文化心态的偏执而遮蔽了其向内审视自己,向外拓展研究视野的动力与决心。本土心理学者以一种启蒙心态和民族主义情绪来应对西方现代心理学。然而,以单一的心态的努力就以为能够没有任何偏见地对本土民众心理和行为进行价值中立的解释,则充满了悲剧性色彩和美好的理想。因为,今天的本土心理学者所缺失的依然是对本土民众心理事实予以抽象思考的能力,也鲜有一种对自身的批判和再批判的警醒和勇气。聆听上述三种本土心理学“声音”,我们不难发现,它尽管提出了“文化”这一理念,可还是没有真正将心理学根本问题放到文化框架中来考察,不但放弃了考察心理学整体的研究视野,而且也放弃了心理学与社会各因素之间内在关系,将心理学视为脱离了文化支持的单纯的科学,对科学的理解依旧局限于将科学视为单纯“名词术语”这样狭隘的知识领域;对文化的理解,依然是将文化视为相对于人而言的外在刺激变量,在与文化分离中试图探寻和理解人的根本元素,文化也无从形成一种支持系统。它关注的视线仅仅停留于外在于人的文化上或外在于文化的人上,它只是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来揭示人与文化之间关联,还没有从全面和深层次上揭示人与文化之间的互动性,缺少广阔的社会历史的洞察力和深厚的知识基础。因此,对于本土心理学而言,如果一味地强调和“自恋”本身的文化氛围,并将其视为本土心理学合法性存在的根基“, 可能会忽视对自身学术实践的批评,归根结底,本土化运动这样学术实践,最低可能是西方学术霸权的另一种翻版”[2 ] 。
标签:心理学论文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