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进步和发展

2013-08-27

由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这门课程与其他的课程相比,更新速度快,技术淘汰快。我国的计算机技术起步较晚,底子薄,尽管在近几年有长足的发展,但其发展总体是滞后的,其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硬件设施落后。在最近几年,由于各高校存在扩招现象,与学生的增长比例相比,高校计算机设备的增长速度与之相比远远滞后,并且还有好多的计算机因多年使用而性能降低,无法满足教学活动的进行和一些软件的运行。多媒体教室和网络教室的数量过少,无法满足高校教学的要求,而这也成为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硬伤,严重阻碍了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教学手段落后,教学内容陈旧。由于各专业老师知识程度不一样,教学质量也参差不齐,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受到严重影响。而且,有很多老师教课方式还是依靠黑板板书和口头教学,上机时间比较短,不能使在课堂上所汲取的知识在计算机上得以实践。另一方面,教学内容。计算机技术更新快,除了传统的计算机知识外,还有很多的新兴学科和相关学科,使计算机技术的传统知识丰富不少,有些高校缺乏对计算机课程的系统安排,只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低下。

对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和英语课程一样,计算机技术也是大学的基础课程,但就这两年的形势看,大部分高校对计算机的重视程度远远比不上英语课程。与英语相比,计算机没有一个统一考核制度,也没有成为大学生的毕业资格的审核项目,这就导致了大学生对计算机技术的不重视,不探索,只求及格。

教学内容、深度“一刀切”。高校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相比于来自大城市的学生,贫困地区的学生中学时期计算机基础相对较差,大学期间的计算机课程对他们来说学习起来较为吃力;而对于计算机技术比较好的,高校的计算机课程所学知识对他们来说已经可以熟练运用,已没有再次学习的必要。因此,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容易造成教学资源浪费,事倍功半。

2.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改革对策

2.1 教材改革

教材是计算机教育的根本,有了好的教材才能有好的教学质量。教材在编制过程中要要强调实践能力,提高应用水平,避免空洞的理论讲述;要根据各专业的不同侧重点来编制教材,根据各专业的特点来选择其所需的教材,例如程序设计课:经济类的的学生可以侧重学习 VFP;文学类的学生可以学习 VB。有针对性地选择教材很有必要,一方面对学习和掌握有帮助,另一方面可以学以致用。教材改革是计算机教育与本专业结合,将知识用于实处的重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