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教育学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分析

编辑:

2014-04-04

学生之所以不能走进文本,大多数情况是和他们自以为“读懂了”的情绪有密切的关系。抓住学生“读懂”的内容加以引导,可消除学生的阅读自满情绪。

2.“满堂问”的课堂比比皆是

肤浅的、细碎的问题,造成了学生对文本整体性把握的缺失;高难度的、以教师解读文本的结果为核心的问题,则让学生觉得语文高深莫测。课堂上,失语人群越发庞大。从学生的“读懂”开始设问,既能培养学生阅读整体性把握的能力,又能消除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畏惧心理。

3.“凡能由学生读懂的内容教师不应讲”

部分老师以为如此一来可以不要我们教师了。笔者以为应该对这话作科学的理解:若学生能真正感悟出这些内容的含义,教师可以放手不“教”。但需注意的是,学生的发展是不充分的,很多学生读了后能说出文章“写了什么”,却不明白“为什么作者写这不写那,作者又是如何表达这些内容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有必要再作阅读上的引导。

二、教学尝试

1.根据阅读初感,确定阅读“聚焦点”

教师在学生进行了自由阅读后需细心倾听学生的阅读初感。若很多学生都集中指向了某个阅读方向,那么就说明这个阅读初感可以再进行引导。此时,可用归纳法将类似的答案归为一类,然后用话题的形式抛出让学生再次探究。

《好一朵木槿花》一课,学生自由阅读全文后畅谈“你从文中读懂了什么”。教师发现大部分学生的阅读初感都集中指向于“木槿花精神”,如“读到了木槿花的顽强”“作者写出了花的生命不屈”“文中花的那种坚韧不拔精神让我感动”等,这些阅读初感都尚欠深刻。此时,教师就可以顺着学生的阅读思维,确定一个阅读聚焦点“关于木槿花的话题”,让学生再次细读,“找出描写开花情况的内容读一读,并说说你又读出了哪些具体信息。”

如此的引导能较顺畅地打开学生的思路。因为教师是在结合学生阅读初感的情况下引导学生从“懂”走向“不懂”的,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自己的阅读深度。

钱梦龙老师对这样的教学引导也深为赞赏。他认为:“一篇课文要涉及方方面面的目标,既不能流于形式又不能顾此失彼。”钱老师对此情况所作的教学选择也是目标的集中化,“找到一个能力和知识的结合点,以一个综合性较大的能力训练为中心目标带动知识的学习”。 2.文本细读,读出另一番意味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