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北京亦庄积极完善环境 吸引2600余海外归国人才

2013-03-25

“创业情怀”是亦庄的海外学人最常提到的一个词汇。在他们看来,亦庄的人才政策与服务,成为“创业情怀”的土壤,也是“创业情怀”口口相传的根本原因。

阙红就是冲着这股“创业情怀”来的。在美国生活了20多年的阙红,曾经和马宁宁都就职于药企辉瑞公司。听说马宁宁归国创业,阙红除了惊讶外,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也会走上归国创业路。

2010年,阙红归国探亲,顺便到亦庄看了一下,这次行程使她的想法有了改变。“跟我想要的感觉一样,没有北京市区的繁华,环境也不错。”阙红说,几次对亦庄考察后,她发现国内对生物医药领域非常重视,而且她也看到了国内在这个领域与国际上还存在着一定差距。“家里人都很支持我,孩子们说,我们辛苦了一辈子,想干什么就干吧。”

“开发区不仅非常关注企业成长,软环境也非常好。”对于开发区的点滴关怀,谢良志一直铭刻于心。

亦庄海外学人中心负责人说,下一步开发区还将出台相关政策,在一些还未能解决的问题上进行创新,“例如户口、签证和购车等”。

开车10分钟就到学校

像义翘神州这样,在海外人才方面形成“雁群效应”的企业,在亦庄并不孤单。开发区海外学人中心负责人说,目前,区内已有17家企业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达到3人或以上;仅9家企业就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91人,占亦庄海外高层次人才总数的49.2%。

海外学人选择亦庄,除了有好的政策外,宜居的生活环境也是他们“群徙”至此的重要原因。

康龙化成公司是一家为制药公司提供新药研发外包服务的高新技术公司,位于亦庄南部新区泰和一街上。走进“康龙化成”八万平米的厂区里,除了大厅两位前台接待员外,六层高的大楼里,人员并不熙攘。“其实我们这楼里有1500员工正在各自实验室的工作岗位上忙碌着。”康龙化成总裁助理郑南说。

郑南记得第一次来亦庄,“当时环境很好,基本白天看不见什么人。”这种条件正好符合从国外回来的海外博士们的口味,郑南说,那些海外归国人员把亦庄比喻成中国的“硅谷”。

如今,亦庄的产业配套正日趋完善。2009年6月回国的马宁宁,将妻子跟两个女儿一起带到了亦庄定居。现在两个女儿都在离家不远的中芯国际学校英文部上小学。“开车不到10分钟就到学校了。”马宁宁说,当时他还比较担心,如果周边没有好的学校,孩子的教育怎么办。

亦庄开发区负责人说,为了让海归人员安心在中国创业,近几年,亦庄在教育医疗配套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目前,北京二中亦庄学校、北京八中等可充分满足业主子女就近入学的需求。北京同仁医院南院、亦庄医院等医疗机构极大提高亦庄的医疗条件。

今年,涵盖大兴区亦庄镇、旧宫镇、瀛海镇、南海子公园的“三镇一园”开发区综合服务配套区也已经全面启动。这些都将更进一步提升亦庄新城的宜业宜居环境。

王延平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联合招商办国际部部长

“每次回亦庄都有新发现”

“我们生长在麋鹿的故乡……”小学校歌的旋律依然清晰地回荡在我的脑海里。它时常唤醒我在这块土地上的甜蜜成长回忆——高高的白杨树下,绿油油的草甸上长满蒲公英,偶尔还能发现树根下长出的蘑菇。

29年前,我出生在北京东南郊一个名为头号的村子里。头号村位于当时的大兴县鹿圈乡最东边,出村向东走,过了凉水河就是通县的马驹桥镇。鹿圈乡北面相邻的就是亦庄乡。后来通过开展合乡并镇工作,成立了亦庄镇。

小时候,村里的孩子们上小学都是步行到邻村的“西五号中心小学”——一座当时盖得很不错的学校。连接两个村子的道路,孩子们需要走半个小时。每天,孩子们三五成群,蹦蹦跳跳地在学校与村子间往返,大人们在路两侧的地里忙碌。

随着开发区的发展,一个个村子相继拆迁,人们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1年,上大学的时候,我一两周回一次家。每次回家都会感受到家乡的变化,新的公交线路、新的高楼大厦、新的路灯、花坛和我全新的家。

2005年,我毕业了,决定到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上工作。参加面试前,我看到了气势雄伟的博大大厦和众多的投资国国旗在大厦旁飘扬。

如今,这片曾经的落后村落已经成为跨国企业云集的产业新区,有6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我身边的许多人——原来的农民,如今已经成为了跨国公司企业的生产主管、技术尖兵、车间骨干。开发区的发展不仅使当地百姓在经济上得到了实惠,而且彻底改变了这片土地上人们的生活方式。

相关推荐:

 简历 

 简历自我鉴定 

 简历自我评价

 简历范文

 求职资讯

 英文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