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chenl
2016-09-19
本文讲述了关于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与人才培养的内容,供大家参考,接下来赶快仔细阅读下吧。
摘要:科技发展与创新的根本在人,科技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社会活动,人是这项社会活动中最活跃、最能动的因素。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科技创新能力是以具备一定开拓创新能力的人为前提条件的。因此,提高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必须要有一个系统的、科学的、全面综合的人才培养体系。
关键词:科技;创新能力;创新人才;培养
无论是透过“李约瑟问题”,还是纵观一百多年来世界上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诺贝尔奖获奖情况,都折射出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低下与落后。如何能够提高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以加快赶超世界科技发展的潮流?笔者认为,科技发展与创新的根本动力在人,科技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社会活动,人是这项社会活动中最活跃、最能动的因素。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科技创新能力是以具备一定开拓创新能力的人为前提条件的。因此,提高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必须以培养科技人才为前提,要有一个系统的、科学的、全面综合的人才培养体系。
一、 从科技创新内涵看我国人才培养
科技创新包括科学创新、技术创新、科学与技术创新三个方面。科学创新主要是指在基础理论研究中发现事物的本质和原理、揭示事物的内在规律的过程;技术创新具体指科技成果产业化和商品化即科技成果变成商品在市场上得以销售、实现其价值从而获得经济效益的过程;科学与技术创新是指在基础科学创新过程中同时伴有应用研究的创新。上述三个方面的创新活动既是科学理论、科学规律的发展,又是技术原理的发明和创造,它们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科学创新是资金向知识的转化,而技术创新则是在资本的支持下,使知识通过市场向效益、利润的转化。促使资金向知识转化和使知识向效益与利润转化的过程是人的思维活动借助外在辅助系统相互作用的过程,在这整个转化过程中人是关键,人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等程度的高低决定了人才水平的大小。因此,人才培养就是要培养人们对待科学技术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人们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热情,不断挖掘人们的科学技术创新能力。
创新者的科技创新能力主要来自学习和培养,学习和培养的过程既是个自主的过程又是个受动的过程。在这个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中,不仅与培养模式、学习方法、学习技巧等直接作用于学习者的因素有关,还与社会环境、文化底蕴、社会价值观念等间接作用于学习者的因素有关。因此,要提高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要从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培育创新文化、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取向等宏观方面入手,创新培养模式—彻底打破应试教育,培养学习者良好的学习方法、学习技巧等微观环节。要从源头、从幼儿、从家庭教育等各个环节开始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
二、 从我国科技创新现状看人才培养
从科技创新的性质表征、行为表现、创新体现的意义看,可把科技创新划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的创新是以传统技术路线和工艺流程为基础而进行的技术措施和技术诀窍的创新;第二层次的创新是对技术路线和工艺流程的创新;第三层次的创新是对技术原理的变革和创新;第四个层次的创新主要是指基础科学理论的新发现和新发明。其中,第一、二层次是沿着当前(有的是世界水平)的技术理论和发展路线,应用先进的技术装备和实验手段,探索性地去做出新发现、发明和创造。我国目前主要走的就是这条路线。1986年3月2日,王淦昌、王大珩等四位老科学家上书中央,建议跟踪研究世界高技术发展。同年3月5日,邓小平同志批示:“此事宜速作决断,不可拖延。”随后制定了“863”计划(《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简称),选择了生物、航天、信息、激光、自动化、能源、新材料等7个领域实施重点突破。这条科技创新路线的特点是,在引进先进技术基础上的创新,基本上是沿着别人的发展道路走,技术路线是成熟的,技术源头在别人手里。搞技术引进进行跟踪研究并创新,出发点是积极的,但由于缺乏高层次人才,使得我们在走这条线的过程中常常陷入困境:越赶越远,越超越落后。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根据国际社会不平衡发展的现实,将地区发展划分为三类,即传统发展地区、依附发展地区、内源发展地区。从我国科技发展的角度看,目前我国科技发展水平已走出了传统发展阶段,正处于依附发展阶段,与内源发展阶段还有相当一段距离。依附发展的主要特征是我们的社会一定程度上勇于拿来西方科学技术创新的成果为己用,但是社会内部根本上还缺乏科技创新的能力,科学发展水平依赖于外部思想的引进强度。我们目前所面临的任务就是由依附发展阶段向内源发展阶段过渡和转变,要实现这一发展目标的根本靠人才。
从科技创新的层次性和科技发展的阶段性两个方面的分析,揭示出我国现阶段科技创新水平,这样的发展水平对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来说,是很不合适宜的。要想在国际大舞台立于不败之地,我们迫切需要造就战略科学家和领衔科学家,这已成为我国科技队伍建设的当务之急;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这是新时期科技人才工作的基本要求;要造就大批科技创新人才,要坚持科技创新与人才开发相结合,科研与高级人才培养相结合,培养人才和引进人才相结合,制度创新与创造环境相结合,这是培养科技人才的基本路线。
三、 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观
关于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关系已受到许多专家和学者乃至社会工作者的重视,目前关于人才培养研究的视角和重点落在高等教育这块阵地上,普遍认为科技人才培养的主要任务是由高等教育部门承担。但是,笔者认为,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不仅是高等教育问题,更是整个社会教育问题;不仅是阶段性的单一培养问题,更是持续性多元化的教育熏陶问题;不仅是社会如何培养的问题,更是个人如何学习的问题;不仅是对一部分人的培养问题,更是普遍提高全民素质的问题;不仅要培养人的科技创新能力,更要培养人的创新思维能力。 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应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统一起来,从根本上改变现在的教育模式,以人的兴趣爱好为根本出发点,尽可能挖掘人的内在潜力。家庭教育是人生的启蒙教育,人的兴趣爱好是从新生命诞生后适应世界和探索世界开始表现的,如果能够抓住并适时引导他(她)们向着兴趣的方向学习,孩子的能力就能在早期被发掘出来。到了学校教育阶段,也能按照个体所表现的兴趣加以教育引导,即进行个性化培养,人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都会有很大提高,从而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个性化的培养就意味着多元化的教育熏陶,这个过程不仅能把受教育对象培养成高素质、自主性很强的创新人才,同时,也对参与教育的工作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育别人的过程也是自身思维创新的过程。思维的创新是科技创新的前提和基础,科技创新是思维创新的表现形式。因此,科技的创新首先要求创新者进行思维创新。
四、 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深入发掘中国文化内核,从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中突出创新思维教育。中国文化所表现出来的思维模式总体上是一种闭锁、慎行、忍受、喜旧、守纪。虽然在不同的朝代、不同的人群和家庭中,会表现出很多激进的思想和行为,但就整体而言,还是循规蹈矩更多些。受这种思维模式的影响,一些“离经叛道”的想法和行为多会受到社会和家庭的约束和限制,以至于一些新思想和新发现常常会被消灭在萌芽状态。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造就了一批批对国家、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伟大科学家和技术专家,但谨小慎微的思想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一代代的新人,影响着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因此,当务之急是不断发掘和培育具有创新性的文化思想,用创新文化来提高民族的创新精神,从而提高民族的创新能力。
2. 重视社会、家庭和学校教育,形成多元化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对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社会、家庭和学校教育是不可缺少、紧密相关的。整个社会的文化因素、价值取向、人口素质、教育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等等为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宏观背景。如果这些外在因素缺乏生机和活力、缺乏开拓创新思想,那么,受其影响下的人也不善于冒风险,不愿突破旧环境、旧模式。家庭是社会的一个单元,是人才培养最直接、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的地方,家庭教育对人的培养非常关键。一个没有受过高等教育或受过很少高等教育的人可以做出很大的发明创造(如爱迪生),但如果缺乏家庭教育或家庭教育不健康或不正确,不仅不能使其成才,甚至“不成人”。现在很多青少年犯罪就是源于家庭教育的缺乏或不当的家庭教育所造成。学校教育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已基本取得社会的一致共识。总之,社会、家庭和学校教育没有孰重孰轻之分,三者都很重要,应该把这三者统一起来,共同为国家培养出高素质的科技创新人才。
3. 注重人“勇于献身科学”的精神培养。科技创新能力不仅仅意味着输出新思想、新发明、新创造等的技术能力,更意味着有否献身科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淡泊名利的精神能力。科学技术研究是一项漫长且枯燥、回报低且慢的活动,任何一次思想的突破、任何一项发明创造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都需要几年、十几年、几十年甚至几代人通过不断的探索研究才会得以实现。这就对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仅需要具备相当高的专业知识和研究能力,还要有无私奉献科学的精神和持之以恒从事科学研究的决心。在目前劳动还是作为谋生的第一手段的情况下,人们工作和劳动是为了获取报酬,养家糊口。现实中,科学研究只求快速回报,注重经济效益,急功近利等的做法极为普遍。受短视心理的驱动,即使有很强科研和技术创新能力的人,因为金钱和名利的因素而限制了创新能力的发挥。因此,当前和今后在科技人才的培养上应从个体的精神层面上进行熏陶和教化,对个体科学献身精神的培养远远重于科学研究技能上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周文彬.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几种辩证关系.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99,(5):33-36.
2.殷瑞钰.关于技术创新问题的若干认识.中国工程科学,2002,(9):38-41.
3.张进峰.中国科学技术本土化的历史进程呼唤着科技发展规律的变革.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1999,(1):7-10.
以上就是关于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与人才培养的全部内容,希望给予大家帮助。
相关推荐:
标签: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