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4-10-17
(二)商业银行信贷供给严重不足
1.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占比呈下降趋势
中小企业贷款情况总体趋势是增加的,但占整个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的比例在不断的减少,这说明我国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增加幅度较小,2002年的9726亿元,到2011年的10723亿元,年增长幅度不到2%;但商业银行的各项贷款余额从2002年的93734亿元上升到2011年的225347亿元,年增长率为20%左右。说明我国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远远的不够,甚至在2011年出现负增长的情况。
2.中小企业有效信贷需求不足
我国中小企业信贷现状的另一特点为有效信贷需求不足。由于“中小企业”这一统计口径的使用年限尚短,因此有关中小企业有效信贷需求的全面数据十分匮乏。但许多调查都表明,我国确实存在中小企业有效信贷需求不足的问题。
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商业银行的存贷差规模一路攀升,从2004开始存款余额大于贷款余额为开始,存款差以每年52.5%的高速增长。截至到2011年末,存贷差达到了创记录的12.8万亿元,比去年高出1.5万亿元,存贷比接近150%.而这一现象决不是个别银行的个体情况所致,从各家商业银行的统计数据来看,存贷差呈逐年上升趋势是它们共同存在的问题。
3.中小企业天生发展不足,融资渠道单一
伴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小企业也得到迅速的发展,而市场机制讲求的是效益和收益最大化,资金的配置必须符合这一规律。如果没有其它机制的干预,规模较小的中小企业在资金市场上是难以与大企业竞争的。一般来说,中小企业规模介于大型企业与自然人之间,采用股票和债券融资的方式受到的限制较多,故信贷融资就成为其主要融资形式。据统计,当面临资金困难时,我国中小企业主要通过向银行借款及民间借贷的方式进行融资,这两种融资方式占到所有融资方式60%以上。且银行借贷具有期限短、数额少的特点,主要是用来解决临时性的流动资金不足,很少用于项目的开发和扩大再生产等。
4.中小企业进入证券市场融资难,贷款成本过高在我国,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更多的是竞争而非合作的关系,这种情况下中小企业很难获得大企业同等条件的商业信用。债券融资作为现代企业进行外源融资的重要渠道,尽管我国的资本市场也有中小企业板块、二板市场,但是对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仍然难以实现。
目前由于许多不利因素的制约,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主要还是金融机构贷款,但是贷款成本普遍过高。由于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性,即中小企业的经营者可以直接掌握包括资产、负债、现金流动情况、企业偿债能力和获利能力、企业发展前景和规划等有关企业的全部信息,然而银行根据借款人提供的信息所进行分析、判断、评估却难以、掌握企业的真实信息。这会造成信贷市场上的“柠檬现象”.此外,即使银行掌握的贷方的信息充足,但贷款发放后贷款企业的“道德风险”又会使银行处于劣势。中小企业由于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业主素质参差不齐,因此比大企业存在更多的逆向选择风险和道德风险,而事实证明中小企业重确实存在大量不守信用的行为,于是造成整个中小企业融资市场的萎缩。
由于融资渠道狭窄,银行信贷资金是中小企业运营资金的主要来源,据宁波市对207家中小企业的问卷调查,当企业而临流动资金紧张时,有90.4%的企业选择银行信贷的融资方式;当进行固定资产投资时,有79.4%的企业选择信贷的融资方式。据有关部门对温州地区190家企业的问卷调查,贷款占企业总负债的比重平均为61.3%.当资金遇到困难时,有150家企业首先选择向银行、信用社贷款,占78.9%;27家首选民间贷款,占143%;13家首选拖欠贷款,占6.8%.上述被调查企业中,有125(65.8%)家企业的贷款要求基本得到了满足,53(27.9%)家不能满足,12(6.3%)家基本得不到贷款。
由此可见,我国中小企业的信贷需求中有效信贷需求占比较小,既有效信贷需求不足,从而导致了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放产生了“中梗阻”现象。
二、商业银行开展中小企业信贷存在的问题
我国商业银行由于体制及政策等各方面原因的限制,在开展中小企业信贷中存在着诸多欠缺与不足,具体表现为信贷体制及经营管理两方面因素。
(一)信贷体制因素
外部信用环境不理想。外部企业信用评级在刚刚起步,银行还不能够依赖外部评级公司提供的评级结果对贷款申请进行准确的风险判断。
一方面信贷准入政策缺乏灵活性。中国人民银行下发《商业银行实施统一授信制度指引》,正式建立了统一授信制度,即对信贷业务采取统一标准的信贷准入管理。这种旨在控制信用风险的授信制度对不同规模的企业、不同的产品类型采取“一刀切”政策,这种缺乏灵活性与针对性的做法使中小企业只因规模差异而直接被银行拒之门外。
另一方面信贷授权高度集中。为控制风险,大多商业银行高度集中信贷权限,即贷款银行根据业务量的大小,管理水平和贷款风险度的高低,确定各级分支机构的贷款审批权限,超过审批权限的贷款,须报上级审批。显然,这种信息层层上报、指令层层下达的迂回式操作流程种授权方式并不能适应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时间急”的特点,经过长时间的审批程序后,往往等贷款批下来,中小企业已经错过了最佳的商机。
(二)对中小企业贷款比重偏小
与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其资金需求规模相比,我国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明显偏低。除个别地区外,我国其它省份中小企业贷款占比都在25%以下。
2011年,安徽省金融机构贷款投放的主要目标仍旧是重点客户。据银行信贷登记系统统计,2010年全省新增贷款前100户企业的增量贷款合计983.01亿元,占各类企业新增贷款的53.7%,较上年上升18.56个百分点。贷款投放过分集中于大企业和重点客户,使得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更加突出。一季度,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有所提高,全省私营及个体贷款新增26.4亿元、乡镇企业贷款新增119.3亿元,合计增加146亿元,同比多增32亿元;受宏观调控影响,后三个季度全省私营及个体贷款下降32.9亿元,乡镇企业贷款仅增加18亿元。可见,宏观调控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影响较大。
目前黑龙江省80%的中小企业流动资金紧张,90%的中小企业处于信贷支持盲区。论文格式中国人民银行哈尔滨中心支行2011年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中小企业贷款需求明显高于大型企业,中小企业贷款审批条件明显紧于大型企业。72%的银行认为小型企业贷款需求增长或不变,73.2%的银行认为中型企业贷款需求增长或不变;58.5%的银行认为大型企业贷款需求增长或不变。28.1%的银行认为贷款审批条件收紧,比上季度提高9.8个百分点。认为对大、中、小企业贷款审批条件收紧的银行分别占12.2%、13.4%和23.2%.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处于起步阶段、创业阶段与发展阶段,对资金需求大,但由于不符合银行贷款条件而难以获得贷款。
(三)对中小企业贷款具有较强的不稳定性
在经济扩张与收缩的周期运动中,我国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波动明显大于大型企业的波动。在经济不景气时期,或者执行适度从紧货币政策时期,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收缩明显早于对大型企业贷款,且对中小企业贷款收缩力度也更大。由于国有经济在我国经济中的举足轻重的地位,即使在经济不景气时期,我国商业银行也会迫于各级政府的压力而不得不放弃效益原则为国有企业提供融资。国有企业相对强大的市场谈判地位也保证了他们在商业银行面临央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压力而不得不紧缩银根时其贷款需求仍能得到优先满足。中小企业则完全相反,经济不景气或者银根紧缩时期,因为市场地位低,与银行谈判能力弱,中小企业往往最先被商业银行抛弃,成为商业银行控制风险、紧缩银根的牺牲品。即使在经济景气时期,中小企业融资需求也只会排在大型企业融资需求之后,在经济扩张的中后期才可能得到满足。
整体上,我国资金供给渠道仍显单一,银行贷款仍旧是多数中小企业的主要外部资金来源(图1)2011年,我国独立核算中小企业的银行贷款占企业负债总额的78.4%,高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约20个百分点,比直接融资为主的美国企业甚至高出57个百分点。
(四)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水平偏低
1.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金融营销不足。金融产品向其他产品一样,要是其效益最大化,必须加强营销。我国无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还是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都存在明显的营销不足问题,特别是缺乏对中小企业群体进行准确科学的市场细分,因而无法对不同类型的中小企业才去不同的市场策略。
2.缺乏合适的专门的中小企业信贷产品。虽然各家银行都声称要开拓中小企业信贷市场,要开发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金融产品,但目前中小企业信贷产品仍旧非常有限,传统贷款仍旧是最主要的业务,信用证、保函、银行承兑汇票、网络结算等业务对中小企业较少开放。而且商业银行授信期限安排与中小企业的需要往往也不匹配。商业银行(包括信用社)给中小企业客户的贷款期限一般为6-12个月,而中小企业对于长期资金需求更为强烈,期限的不匹配往往导致中小企业短贷长用,加大了贷款风险。此外,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开发非常滞后,很少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信息服务、产品市场调研、政策咨询、财务管理等中介服务。这些既与我国商业银行未能对中小企业信贷市场作科学合理的市场细分有关,也与我国商业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开发能力低下有关。
3.缺乏与中小企业贷款特征相适应的贷款程序。为增强风险防范与控制能力,商业银行普遍建立了授权、授信管理制度,对单笔限额、贷款种类、信用等级、增量、存量、风险度均有明确的授权或转授权规定。但这些规定往往主要针对大型企业贷款而制定,而未充分考虑到中小企业贷款批量小、时间紧的特征,其繁琐的信贷审批与发放程序使得中小企业无法及时得到融资服务。对浙江、广东中小企业调查发现,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在抱怨商业银行信贷程序繁琐,都有过因为贷款程序繁琐而放弃贷款申请的经历。
标签:企业研究论文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