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工商管理 > 企业研究论文

企业研究论文:试析青海藏医药产业开发模式及其问题

编辑:

2013-10-31

( 三) “公司 + 农户”综合发展的开发模式。

随着藏医药生产企业的发展壮大,对中藏药材的需求量也随之增长,有些药材已不能满足企业生产需求,一些有实力的制药企业和有种植愿望的农牧民,已逐步开始种植中藏药材。目前,青海省药材种植面积大约 11 万亩,品种较多。

种植面积前十位的品种为大黄、柴胡、甘草、黄芪、防风、牛蒡子、枸杞、党参、当归、板蓝根,种植面积达 8. 13 万 亩,占总种 植面积 的73% ,其中 大 黄 3. 92 万 亩,占 总 种 植 面 积 的35. 6% ,占前十位种植面积的 48% 。 由中藏药产业延伸的种植业,目前发展势头良好,已初显成效。中藏药种植在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的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如今,青海省中藏药材种植所签订的销售合同大都规定了中藏药材最低保护价,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种植中藏药材的市场风险,解除了广大农民种植药材的后顾之忧。农牧民观念发生了很大转变,从过去传统的农作物种植转变成今日的精细药材种植。一些中小企业也看准了商机,纷纷投入这一产业。

个案 3. 青海正源有限责任公司。

青海正源有限责任公司 1992 年成立。2000年企业转型进入中藏药产业,主要从事中藏药种植和初加工。2006—2009 年,该公司实施了国家扶持的重大项目 “青海地道中藏药材规范化科技示范种植基地” 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为4170 万元。 项目建设规模为 15000 亩。 品种主要以大黄为主,秦艽、羌活、甘草等为辅。公司采取 “公司 + 农户” 的中藏药材经营模式,建立中藏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该公司联合省内外的一些有关科研单位,开展了基础性研究工作,并与农户签订合同,按照规范化技术要求,种植收购中藏药材。

公司中藏药材种植基地采取的 “公司 + 农户”模式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 益,实 现 了 经 济、生 态 和 社 会 的 “三赢”。2008 年,采 收 大 黄 1460 吨,实 现 产 值1170 万元。 从社会效益看,项目的实施提高了农民收入,比原来种植粮油类作物平均每亩每年可增收 100—300 元。柴胡、黄芪、大黄等药材种植每亩纯收入在 400—800 元左右; 两年生党参每亩纯收入在 2000—2400 元左右,是种植小麦收入的 10 倍。从生态效益看,青海正源公司利用成熟的技术,通过对大黄、秦艽、甘草、黄芪进行人工引种栽培的方法,进行规模化种植,是快速恢复及扩大大黄、秦艽、羌活等自然资源并保持其优良经济性状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公司还计划在西宁南山生态区规划建设占地 300 亩的高原生态观光园。把这里建成具有青藏高原药材生态展览、科研示范、信息交流、引种繁育、技术推广和培训等多重功能的生态观光基地。二、青海省藏医药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藏医药文化产业蓬勃兴起的过程中,一些问 题 也 逐 渐 表 现 出 来。 主 要 表 现 在 以 下 几个方面

( 一) 药材资源与藏药产业化发展的矛盾突出。

青海藏医药产业发展迅猛,近几年出现了50 多家藏药生产企业,原料资源匮乏,已成为制约青海藏医药产业发展的 “瓶颈” 之一,藏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面临威胁。青海藏药材年需求量 在 2000—2500 吨 之 间,但 年 收 购 量 不 足1000 吨。有的药材,如藏茵陈,因产量大大减少,根本无法满足需求,不得不从省外收购,有些甚至要进口。青海藏药材人工种植面积约 11万亩。仅是邻省甘肃药材种植面积的 1 /10,还没有形成产业规模的 GAP 种植基地,药材资源种植远不能满足规模开发需要,藏药生产链上没有藏药材供应的主渠道,没有专业采收的机构。

青海省藏药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青海省中藏药材种植业的发展。

( 二) 企业经营理念落后,知名品牌稀少。

目前,全省共取得国家批准文号的中藏药品种近 710 个,其中,藏药品种 437 种,占 62% 。

现有国家工商总局认定 “金诃”、 “晶珠”、 “三江源”等藏药商标为中国 “驰名商标”。多数藏药产品还未被市场认可,不能进入 《国家基本药物品种目录》,不能列入公费医疗用药和非处方药目录,直接影响了藏药在医院主流渠道的用药,阻碍了企业产品市场空间的拓展。目前,市场销售也缺乏有效的现代化营销网络支撑,多数企业缺乏与省外大企业联合,利用知名品牌发展自己的 理 念,经 营 观 念 落 后,限 制 了 企 业 的发展。

( 三) 科研投入不足,产品研发受阻。

藏药产业作为医药工业的一部分,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效益的产业特征。目前,国内一些大型医药企业的研发投入占销售额的 15% 以上,而青海省多数藏医药企业仍采用民间传统的生产方法,研发方面投入严重不足。青海省三分之一的藏药企业无科研机构,具有科研机构的企业大多也严重缺乏科技人才、流动资金和技术开发费用。企业尤其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和药学专业人员,新产品研究开发迟缓,导致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下降。产品的科技含量和技术附加值低,多数产品剂型落后,多为传统剂型、地方标准或仿制产品。全省中藏药生产企业拥有的 437 个品种中,进入 《国家基本药物品种目录》的仅有 109个,非处方药品种 166 个,企业长期生产的品种有 130 余种,真正有市场有销路的药品只有 50余种。另外,藏药准入门槛较高。目前申报一个准字号的藏药,需要费用 300—400 万。一般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往往无力申报,也影响了企业开发新产品的积极性。

( 四) 藏药产业总量未形成规模优势。

由于缺乏对现有的药品品种资源有效、合理、科学的利用,造成投资分散、企业生产规模徘徊不前的现象。虽然,近几年中藏药生产企业得到较大发展,有 2 户企业销售过亿,14 户企业达到 500 万元以上,但总体规模仍然偏小,行业销售总额排在全国倒数第二位。2008 年全省中藏药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 11 亿元左右,约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 2% 左右,年销售收入超过2000 万元以上的企业只占本行业总户数的 30%左右,而 70% 的企业规模小、效益低。医药企业要通过国家 GMP 认证,仅在资金上就需要3000—5000 万元的投资。 青海藏药企业投资能力有限,亟待运用市场机制进行有效整合,培育以产权为纽带,产销与科研一体化的龙头企业,以提高中藏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 五) 藏医药消费市场培育不足, “青海藏药”缺乏影响力。

影响青海藏医药消费市场的因素主要有二。一是文 化 隔 膜,二 是 对 “青 海 藏 药” 的 宣 传不够。

传统藏医药是青藏高原区域性特征的文化,消费群体主要是藏族群体。由于在宗教、文化、习俗上的差异,内地的广大消费者、医务工作者,甚至医学专家对藏医药、藏文化基本不了解。藏药对于内地大多数消费者来讲也有陌生感和神秘感。加之企业不够重视运用现代营销手段,市场意识和品牌意识不强,营销体系管理松散,一些藏药厂家在药品宣传中急功近利,利用消费者的好奇心理,一味夸大藏药的神奇疗效,在误导消费者的同时也损坏了企业的形象,影响了藏药生产和销售。另外,在长期宣传和推广过程中,由于缺乏对 “青海藏药” 的宣传,众多消费者认为藏药就是产在西藏。

三、发展青海藏医药产业的对策建议。

当前,青海藏医药产业尚处在起步和发展阶段,增长潜力很大,涌现出若干像金诃藏药集团的龙头企业和众多民营企业,在产业开发模式和企业经营等方面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值得借鉴。为了使青海藏医药产业有长远的发展,必须依靠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用现代经营理念开辟市场,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 一) 加强资源保护,建设生态基地。

加快青海省中藏药产业的发展,关键取决于藏药材资源的种植和人工繁育的发展。要积极扶持有条件的地方和企业加快 GAP 规范化药材基地建设,特别是地道药材的基地建设,利用成熟技术和现有中藏药品种资源,加快特色植物如沙棘、白刺、枸杞等封育繁殖基地建设,培育藏茵陈、大黄、黄芪、秦艽、贝母、麻黄、红景天等地道药材 GAP 生产基地,实现青海主流中藏药材的规范化种植,才能保证中藏药产业可持续发展。要结合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建设,建立中藏药保护区和种植繁育基地。在中藏药保护区和种植繁育基地,有步骤、有计划地采取繁殖和培育相结合的方式,定点采集,定时收购,保证中藏药材资源的正常生长。要发展适应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大型联合企业,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州地市以及县、乡、农 ( 牧) 户扩大中藏药材种植面积,发展公司加农户等订单药材业生产模式,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金诃藏药集团以及青海正源有限公司的经验具有一定的参照价值。

( 二) 培育龙头企业,形成产业集群。

可以继续通过上市、兼并、联合、引资嫁接改造等多种形式,集中运用政策调控手段和经济手段促进产业升级,加快医药企业改革和资产重组步伐,培育具有特色的骨干企业,支持有特色产品的医药企业,形成产业集群,发展大医药、大市场,提高青海中藏药产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能力。

目前,青海省中藏药产业已初步形成了以青海金诃藏药、青海三普药业、青海晶珠藏药等为骨干的中藏药产业群体。尤其是金诃药业,从药材的种植到加工、销售等一体化,具备了龙头企业的条件。西宁生物科技产业园区已聚集了数个中藏药企业,在规模上也为产业集群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要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加快青海生物科技产业园区向产业集群转型,完善园区内配套服务体系的建设,在基础设施、人才流动、信息共享、金融服务、物流保障等多方面提供良好的服务和支撑。要加强企业之间的联系,细化企业分工,在原材料种植、深度加工、产品研发、销售服务等多方面延伸产业价值链,充分发挥产业的集群效应。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