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工商管理 > 技术经济学论文

简析新时期技术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编辑:sx_chengl

2016-07-13

这是一篇新时期技术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我国对投资项目的分析和评价起步较晚,20世纪50年代初期从前苏联引进了技术经济分析和论证的方法,并形成了我国技术经济学的雏形,详细内容点击查看全文。

〔摘 要〕技术经济学在我国经济建设实践中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创建至今已经走过了40多年的历程。其间,曾经历过20世纪60—70年代的初创期,也有过20世纪80年代的繁荣期,进入新世纪,新时期呼唤技术经济学理论的创新。本文在分析、梳理技术经济学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及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力图去构建新时期技术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其目的是为技术经济学的理论研究及理论的传播做出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技术经济;理论框架;发展时期

技术经济学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后期。1887年,美国铁路工程师阿萨姆?威林顿(ArthurM.Wellington)在其所著《铁路位置经济评价》一书中第一次把项目投资同经济分析结合起来。1920年,格登门(Goldman)在《财务工程》一书中第一次提出把复利公式应用于投资方案评价,并且批评了当时研究工程技术问题不考虑成本、不讲求节约的错误倾向。1930年格兰特(Eugene L.Grant)教授出版了《工程经济原理》一书,第一次以复利计算为基础对固定资产投资经济评价的原理做了阐述。由于格兰特对投资经济分析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后人称他为技术经济(工程经济)之父。

我国对投资项目的分析和评价起步较晚,20世纪50年代初期从前苏联引进了技术经济分析和论证的方法,并形成了我国技术经济学的雏形。遗憾的是随后的文化大革命,彻底断送了这个进程。直到1978年,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我国恢复和发展技术经济分析和评价的基础。1978年成立了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1981年成立了国务院技术经济研究中心,很多高等院校相继建立了技术经济专业或开设技术经济学课程,对技术经济学的学科体系、理论与方法、性质与对象的研究工作十分活跃,有关技术经济或相关的投资理论、项目评价等著作和文章大量涌现,逐步形成了一个体系完整、符合我国国情的技术经济学。

本文从20世纪60—70年代技术经济学的初创期,80年代技术经济学的繁荣期,以及90年代以后技术经济学发展的新时期这三个阶段,分析、梳理技术经济学的理论框架。

一、20世纪60—70年代技术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1963起,技术经济学进入了创建期,经历了“十年动乱”,到1980年以前,技术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中的劳动生产率理论和经济效果理论已经成熟了。

1生产率理论

据统计,1952—1962年间,有关劳动生产率的文章已多达667篇,而到了技术经济学的创建期,即1963—1980年间,有关劳动生产率的文章仅133篇,这里有受“十年动乱”影响的原因,但更主要的是因为经过近30年的研究,我国学者对劳动生产率的认识已经到了较深的层次,关于劳动生产率已经没有更多值得研究的新课题了。需要指出的是,在技术经济学的创建期,我国学者对劳动生产率的研究在事实上已经涉及到后来从国外引进的全要素生产率的计算问题。在徐寿波的《技术经济学概论》中关于技术方案经济衡量的主要标准及其公式中,社会全部劳动生产率(I)和社会全部劳动生产率(II)都实质上是一种“全要素生产率”,只不过当时我国没有“全要素生产率”这一名词。这说明,我国学者在对技术经济学的研究过程中,已经无意地开始了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因此,这一时期的生产率理论不仅仅是关于传统的劳动生产率的理论,也包含了全要素生产率理论。

2经济效果理论

1978年,于光远所著的《论社会主义生产中的经济效果》一书的出版标志着我国的经济效果理论进入了成熟期。1980年3月在广州召开了全国农业技术经济学理论与方法座谈会,标志着农业技术经济学跨入了建立阶段。在这次会议上第一次明确提出“经济效果理论是技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樊水廉、朱希刚,1992)。

3技术经济比较原理

技术经济比较原理最早出现在1979年,是徐寿波在《技术经济和管理现代化文集》中刊发的《技术经济比较原理》一文中首先提出来的。文章指出,在技术方案比较时要遵循“满足需要的可比”、“消耗费用的可比”、“价格指标的可比”和“时间的可比”四个可比条件,并把这些比较原则视为“比较原理”(郑友敬,1985)。

4技术经济标准理论

在徐寿波的《技术经济学概论》一书中,作者在阐述技术方案经济衡量标准时指出,技术方案经济效果的衡量可以具体化为:在一定时期内,为了满足人民的需要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以最快的速度、最省的劳动消耗获得最多最好的使用价值;或者以最快的速度、最省的劳动消耗获得同样多、同样好的使用价值和以相同的速度、相同的劳动消耗获得最多最好的使用价值。这是技术经济标准理论的最早表述。

5生产要素理论

创建期的技术经济学主要是研究技术方案的经济效果评价问题,而评价技术方案的经济效果必然要涉及方案的社会劳动消耗量的计量,这种计量就会涉及到“生产要素理论”,尽管当时经济学界由于几乎接触不到西方经济理论而不大了解西方的“生产要素理论”,因此,在当时的技术经济学研究中并没有提到“生产要素理论”。但从徐寿波所著的《技术经济学概论》中关于技术方案的经济衡量标准及其计算的论述中可以看到,在论及技术方案的社会劳动消耗量时,已经触及到了生产要素理论。“一般说来,任何技术方案的社会实践都必须具有以下三个基本条件:即从事劳动的人(包括工人、技术员、管理人员等)、从事劳动所必须的劳动装备和工具(如工厂、机器、设备仪表、工具等)和劳动对象(如原料、材料、燃料、种子、饲料、资源、土地等)。”这表明,当时技术经济学的研究是在“生产要素三元论”的指导下进行的,所谓“生产要素三元论”指的是将劳动力、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视为基本的生产要素。它与西方经济学中的“生产要素理论”有异曲同工的效果.

二、20世纪80年代技术经济学的理论创新

20世纪80年代是我国技术经济学发展最快的一个时期,主要特点是大量引进了国外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在这一时期,技术经济学领域内的经济效果理论、技术经济比较理论已经基本成熟了,其中,“经济效果”一词逐渐被“经济效益”所取代,对生产要素理论的研究也加深了。随着对国外经济理论熟悉程度的加深,我国技术经济学者开始加快了对国外相关学科经济理论引进的步伐。这一阶段引自国外相关学科理论作为我国技术经济学理论的主要有以下几个。

1技术转让与技术转移理论

对技术转移问题的关注始于1981年,但真正的研究却是从1982年开始的。在1982—1987年间,国内对技术转移问题的研究集中在技术转移的定义与分类、技术转移的规律与特点、国家技术转移的政策、技术转移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等问题上。其中,值得一提的是,1982年3月,夏禹龙等学者在上海科学研究所《研究与建议》第8期发表了《梯度理论与区域经济》一文,提出了“梯度理论”概念。“梯度理论”的基本思想是:我国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而形成了一种经济、技术的梯度,内地和边远地区处于“传统技术”水平上,大多数地区处于“中间技术”水平上,少数地区如沿海地区处于“先进技术”水平上;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应当先让沿海地区去掌握世界先进技术,然后,将这些先进技术逐步按梯度向“中间技术”地带和“传统技术”地带转移,这样做是最经济合理的。“梯度理论”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讨论,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技术转移理论的发展。

2技术创新理论

1978年,厉以宁在《世界经济》第10期上发表了《论资本密集型经济和劳动密集型经济在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一文,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提到了技术创新的概念。1984年,黄觉雏发表了《技术创新浅论》一文,把“技术刨新”定义为“把某种设想转变为崭新的或改进了的产品、工艺或劳务并使之推广以获得利益的全过程”,并讨论了技术创新的基本属性与类型。在技术经济学的快速发展期内,我国学者对技术创新理论的研究只能说刚刚起步,完整的技术创新理论体系还没建立起来。

3技术进步理论

1986年,徐寿波在其著作《技术经济学》中分析科学技术进步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指出科学技术进步包括两大方面因素。一是自然科学技术进步因素,包括十方面内容,即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仪表、新工艺、新原料、新材料、新能源、新产品、新设计和新方案;二是社会科学方面技术进步因素,包括十方面内容,即采用新的方针政策、新的法制、新的管理体制、新的管理方法、新的政治思想工作、新的经济措施、新的行政措施、新的规划和计划、新的设计和新的方案。应该说明,上面所讲的“新”字,是相对而言的,包括对原有的改进和完善,也包括局部的改进和完善,不一定指全部新的事物。[1]

4时间价值理论

1982年,苏挺在《外国经济与管理》介绍了国外的时间价值概念,指出国外学者分析时间价值的依据是人们共有的“时间偏好”,并在文章中给出了各种复利系数的计算公式,此外,还介绍了如何用贴现方法来评价项目(苏挺,1982)。1986年,傅家骥将资金的时间价值的含义归纳为两方面:一方面,将资金用作某项投资,资金在流通—生产—流通中得到一定的收益或利润,即资金增值。资金在这段时间内所产生的增值,就是资金的“时间价值”。另一方面,如果放弃资金的使用权力,相当于失去收益的机会,也就相当于付出了一定的代价。在一定时期内的这种代价,就是资金的“时间价值”。

三、新时期技术经济学的理论扩展

进入20世纪90年代,技术经济学领域的学者们在对原有基础理论不断加强研究的同时,也开始涉猎新的理论研究。新出现的技术经济学理论主要包括技术选择理论、技术扩散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技术溢出理论和实物期权理论等。

1技术选择理论

1995年以前,国内对技术选择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技术选择在技术发展中的作用、意义,技术选择的原则、依据,技术选择的经济评介,农业技术选择,以及技术引进中的技术选择等问题上。1995年,李思一率先对关键技术选择问题进行了研究,其后,又有30余篇文章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除了上述问题外,还涉及了产业的技术选择、企业的技术选择、技术选择的影响因素、技术选择的评价等问题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至今,技术选择理论也已经成为技术经济学的重要理论之一。

2技术扩散理论

技术扩散也就是技术创新扩散,它已经逐渐从技术创新理论体系中独立出来。在我国,技术扩散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引进和发展起来的。叶梦尘(1990)“国外技术创新的八种理论”一文中指出,技术扩散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企业内的扩散、企业间的扩散和国际间的扩散。稍后,在技术创新扩散模型的研究上,洪后其、傅家骥等人(1991)认为,按照是以计划机制为主还是以市场供求机制为主作为划分标准,可以把技术创新的扩散相应地区分为集中型扩散模式和非集中型扩散模式。他们认为,完善的扩散系统不应是完全集中型或完全非集中型,而应选择一种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的混合扩散模式。盛亚(1994)指出,国际上对技术创新扩散模式的研究可归结为“信息说”、“选择说”、“积累说”和“需求(N)———资源(R)说”,他总结了六种技术扩散模式,即市场作用型、计划推动型、混合型、模仿型、创新型和一体化模式。

3可持续发展理论自1980年可持续发展概念明确提出以来,它就成为国际社会在环境与发展研究领域的焦点话题。我国学者介入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始于1993年,1994年学术界掀起了对这一问题讨论热潮,至今,各种研究文章多达近2万篇。我国学者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主要包括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思想与评价指标,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能源的可持续发展等等。1997年,可持续发展理论进入技术经济学研究的视野,郭立坤提出“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把握项目层次的环境评价”的观点,这可以说是技术经济学领域内有关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的最早尝试。此后,又有不少学者把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理论运用于各种投资项目的评价和后评价。

4技术溢出理论

技术溢出指的是在贸易或其他经济行为中,先进技术拥有者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转让或传播他们的技术,包括国际技术溢出、国内技术溢出、行业间技术溢出、行业内技术溢出四种形式(卢健,2000)。1995年,李平最先在国内介绍了国外有关“技术溢出”的研究成果,当时并未引进同行的重视。1998年开始,国内学者开始关注各种“技术溢出”问题。至今,国内学者对技术溢出问题的研究包括技术溢出的含义与形式、跨国公司的技术溢出效应、技术溢出的机理、FDI的技术溢出路径与效应、进口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产业集群的技术溢出、地区间的技术溢出、企业的技术溢出等等。经过10来年研究,有关技术溢出的理论在我国已经初步形成,并指导着对各种技术溢出问题的进一步研究。

5实物期权理论

实物期权理论与方法是在1998年引进我国的,2000年开始,我国学者对实物期权理论与方法展开了系统的研究。根据实物期权理论,一个项目的投资价值等于项目的净现值、项目的灵活性价值与项目的战略价值之和。其中,项目的灵活性价值可以用灵活性期权来分析,灵活性期权包括延迟期权、转换期权、弃置期权和规模变更期权等。而项目的战略价值可以用复合性期权来分析,复合性期权包括延续性投资期权和成长性期权。

由于实物期权理论可以用于指导项目的经济评价,因此,经过几年的研究,实物期权理论已经应用于各类项目的经济评价领域。

在上面提到的技术经济学重要理论中,有的属于技术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有的属于应用理论。笔者认为,技术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应当包括生产率理论、经济效果理论、技术经济比较理论、生产要素理论、时间价值理论、技术经济标准理论和技术综合评价理论。而直接用于指导实践活动的理论如技术进步理论、技术转移理论、技术选择理论、技术能力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技术溢出理论和实物期权理论应当看作技术经济学在某一方面的具体应用理论。技术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与应用理论互相支撑、互为补充,构成完整的技术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为人们从事技术经济活动分析提供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 徐寿波 技术经济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6

[2] 谢科范,技术进步定量分析十年(1983—1992)研究综述[J],生产力研究,1993,(3-4)

[3] 傅家骥,工业技术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6

[4] 李思一我国关键技术选择———政府促进技术创新的手段[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1995,(1)

[5] 叶梦尘,国外技术创新的八种理论[J],国外科技政策与管理,1990,(2)

[6] 卢健,“技术溢出”的几个问题[ J],天府新论,2000,(5)

[7] 李平,后向联系和技术的溢出转移[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5,(7),

[8] 徐寿波,技术经济学概论[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0

这篇关于新时期技术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的文章,希望给正在阅读本文的你带来帮助!

相关推荐:

浅议创新经济学的产生及发展  

MQS政策在经济贸易中的作用论文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