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4-06-04
目前,东西北各地职业教育( 含技工教育) 都有很大的发展,很多职业院校( 含技工学校) 的办学规模也很大,其中部分学校因生源年渐减少,出现了办学能力过剩的现象。现在职业教育的问题不在于规模问题,而在于办学方向未及时调整,产教融合不够,教育 - 产业“两张皮”的现象突出。一是部分职业院校办学与当地经济对接不紧。例如,专业开设普遍追求时髦,与本地产业结合不紧,而本地的产业都是传统产业,以致学生毕业后不愿在当地就业,也导致有些企业与当地院校合办个职工培训班都找不到对口专业。二是很多院校受利益驱动,普遍喜欢与珠三角的地方政府、企业开展合作,成为珠三角产业的“服务器”。例如,很多职业院校都与企业合作开设了订单班、冠名班,但合作企业多为珠三角的企业。在有些院校,学生还未毕业,就被珠三角的企业抢聘一空,甚至有些专业的新生刚入学,就被珠三角的企业以订单培养的方式抢订一空。
7. 政府、园区和企业的劳动人事工作未适应新生代的时代特征,新生代普遍不愿在园区和工厂打工。
当前,80 后、90 后被称为新生代,正是中国企业职工的主力。很多研究表明,这代人与 60 后、70 后相比,在价值观、就业观、消费观等方面有着鲜明的代际特征。但部分干部和企业负责人未能与时俱进,正视新生代的代际特征,适应新生代的时代需求。例如,在粤北某园区的一家知名企业,董事长报怨: 公司每次招聘尚能收到一些简历,但百分之七八十的年青人( 填报的岗位) 都想当文员,不想当工人。这位董事长很纳闷: 为什么这代人就不愿进车间? 事实上,每代人有每代人的工作取向,这是社会大环境造成的,是单个地区单个企业很难改变的。再如,有些园区和企业建了几个乒乓球台、一两个羽毛球场、篮球场、阅览室、休闲亭和网吧,在职工宿舍装了电视机,觉得很人性化,然而这些设备设施对新生代没有多大吸引力。由于园区和工厂工作单调乏味,再加上工作环境、劳动强度、工资待遇、发展空间等方面的不足,新生代普遍厌倦园区和工厂工作,在被调查的 126 名 18 ~ 29 岁的职工中,有 41.
3% 打算离开所在园区,有 78. 6% 希望在服务行业就业或自己创业。在农村转移劳动力占主体的企业,新生代觉得自己有文化、有技能( 至少懂电脑) 、有理想,觉得与 60 后、70 后的大嫂、阿姨们同处一个车间“很落后”或“很丢人”。
8. 职工未随企业同步转移,企业重新构建队伍难度很大。
在东西北各地,劳动力持续外流,劳动力存量和市场供给量绝对减少,直接造成了用工荒。这种流动局面即使在珠三角退二进三和腾笼换鸟、东西北地区加快工业化的背景下也未得到减缓或扭转。一是东西北群众就业观念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外出务工机会多、在外赚钱更风光”的观念根深蒂固,很多人对家乡的发展变化和创业环境仍然不屑一顾。例如,部分进园企业开出的工资已达到 2000 ~2500 元,这个水平甚至不亚于深圳、东莞等市的同行业企业,但很多人还是不愿留在本地工作。二是随着珠三角推进产业转移和转型升级,传统制造业领域腾出了部分劳动力,但由于珠三角各地没有组织这些劳动力转移,使得这些劳动力未能回流。以深圳市龙岗区为例,很多加工贸易企业关停或转移到外地,但大批低端劳动力仍然呆在那里而不愿离开。三是很多企业从珠三角转移到东西北,没有稳住原有的职工队伍,没有采取措施吸引干部职工随迁,使原有的职工队伍彻底瓦解,丧失了宝贵的人才资源,而重新打造一支队伍非常不容易。
9. 农村劳动力转移未适应工业化的形势,不能向园区提供持续可靠的人力资源保障。
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进园务工是解决园区用工问题的现实办法,但部分地区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未能适应工业化的形势,出现了“三不高”、“四不愿”现象。
⑤主要情况,一是部分地区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热一阵冷一阵,工作力度远不如推进产业转移,推进“双转移”出现了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二是转移就业方式不符合农村劳动者心理,导致农村劳动者不愿参与。多数市县主要依托技校和中职学校来组织培训工作,但很多农村劳动者不认同这些学校的生活环境、学习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和管理模式。有些人认为课程不仅范围狭窄,又枯燥难懂,而且与工作结合不紧,自己又没有选择余地,只能被动接受; 有些人认为学校生活既艰苦又无聊,不如在家过日子。有些人认为培训时间太长、又不发工资; 相比之下,直接进厂,往往只需两三天就可学会基本操作,很快就可上岗,并且企业还会支付工资和加班费。三是农村转移劳动力回流严重。很多务工人员感觉在工厂学不到什么知识,只能出卖劳动力、挣点血汗钱,觉得非长久之计,还不如回农村发展种植业或养殖业。四是农村转移劳动力落户城镇困难。虽然各地都推出了落户城镇的政策,但由于房价上涨过快,远远超出了务工人员的购买力。在 332 名职工中,有 64. 1%觉得没有能力在城内购房。另外,城市的各种公共服务仍然不能向农民工开放,农民工仍然与城市社区隔绝,生活圈狭窄,觉得难以融入城市。
三、对策建议。
1. 以用工之难反思产业转移之策。
产业转移工业园出现用工难,可能说明了两个重要问题:
一是珠三角地区的部分传统产业可能已经不适合东西北地区的土壤。这些产业要么在珠三角原地转型升级,要么转移到中西部地区甚至国外,要么退出历史舞台。对于企业而言,是转入异地发展还是就地转型升级,转到哪个地区,何时转移,选择何种投资方式,必须进行深入调研和专业论证,切忌草率转移,警惕产业转移陷阱。二是东西北部分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思路可能过时。当前,东西北地区的比较优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与珠三角相比,除地价和厂租便宜一些外,土地供应指标、原材料价格、能源价格、排放指标、招工环境、用工成本等方面的优势日趋弱化。但部分地区、部分园区没有认真审视本地的比较优势,仍然处于盲目自信的状态,过于遵循“梯度转移”的传统路径,延续传统工业化模式,过多引进没有适应力和竞争力的项目。建议调整产业转移思路,实行高端切入战略和招高引强战略,致力于吸引资金实力较强或技术含量较高的项目。要顺应大势,目光长远,起点从高,使产业竞争力一开始就与其他欠发达地区拉开差距,从而有利于形成和增进用工优势。
2. 更新办园理念,以人为本,狠抓生活配套建设。
“用工难”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传统办园模式的局限,需在办园理念上进行重大转变。是否重视生活配套,是现代办园理念与传统办园理念的显著区别。办园理念先进的地区,都非常重视园区生活设施的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例如,有的园区实行“需求未到、建设先行”的做法,在项目还未进园、职工还未进住的情况下,把解决职工的各种需求作为前期任务优先完成。有些园区提出“城市化先于工业化”的发展路径,把园区打造成生态优美、人文活跃、生活便利、社会和谐的新城镇,以一流的园区吸引一流的企业。有的地区提出“以园区建设促招商引资”,各部门都围绕园区建设转,用一流的承载平台吸引客商和工人。各地区、各园区要强化以人为本、科学办园的意识,把解决职工需求、促进职工发展、实现人的价值作为园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职工需求无小事,在园区建设方面,要克服那种基础建设在前、服务配套在后、可缓则缓、可拖则拖的思想,生活配套建设要与基本建设同步抓、甚至优先抓,用一流的生活环境吸引客商、吸引职工。只要是真正为职工着想,哪怕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慢一点、差一点,也会得到投资者的理解。有些有实力的投资者甚至会自己出钱搞基建,为地方政府和园区管委会分担园区建设的压力。
3. 强化用工竞争意识,增强用工竞争力。
标签:公共政策论文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