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论文格式 > 论文格式标准

期刊论文格式标准要求范文

编辑:

2014-02-12

政府是现代社会中以非营利为目的的行政组织,是以强制性方式实现公共利益的一种制度安排,目的在于有效配置公共资源,实现公共利益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6]。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目的是提供满足农村公共需要的社会产品和服务。它一经生产出来就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点,这两个特点决定了农村公共服务首先要由政府来提供。西部地区各级政府须进一步明确农村公共服务的职责和重点,把发展农村公共服务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能,加快从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化,充分发挥其在农村基础性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二)加大公共财政向农村转移的力度?

想要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缩小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差距,就必须加快建立公共财政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让农民更多地享受到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当前我国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切实增大公共财政对农村基础性公共服务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增加农村公共基础性财政支出在整个财政资金中所占的比重,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通过财政杠杆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投资农村基础性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当务之急。?

(三)引入市场机制,鼓励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多元化?

政府并不是农村公共服务的唯一主体,财政也不是公共产品供给的唯一渠道。为了吸引民间资金对农村公共服务的投资,需要通过发挥财政支持的导向功能,建立投资的激励机制,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引进市场机制,拓宽社会资源多元化参与的途径,充分利用非政府资金为农村生产提供更多的混合型公共服务。?

西部地区要改革农村公共服务的生产与供给方式,破除行政性安排和垄断经营,改变公共服务体系的设置方式,必须按照“谁引进、谁收费”,“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形成政府、市场、社会相结合的多元复合机制。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效率,必须做到:一要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强化农村基础性投入,为民间投资主体增加对农村公共投资提供示范作用;二要政府在税收、补贴、贴息等方面对民间投资给予优惠和鼓励,以吸引民间资金投向农村。三要改变财政投入方式,减少政府直接办项目,加大民间办项目的补助。逐步建立国家、集体、个人,内资和外资,政府资金和民间资金相结合的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新机制。?

(四)发挥农民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同样需要发挥农民个人的主体作用。如果只关注政府对农村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而不注意培养和强化农民的主体意识,就会影响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以奖代补、项目补助、以物抵资等方式,引导农民对直接受益的社会事业公共设施或公共服务投工投劳。这样既可以保证财政投入落到实处,又可以解决农村筹资筹劳规模小的瓶颈问题。同时,要重视对农民的社会培训教育,进行基础性与功能性扫盲,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增强农民的建设主体意识,引导农民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依靠自己的辛勤劳动进行小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

(五)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公共产品供给体系?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