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法学论文 > 环境法论文

我国环境法治建设的指导思想与生态文明观

编辑:

2013-12-11


生态文明是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社会的文明形态和文化形式,生态文明以及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社会的重要性决定了生态文明观的重要意义。生态文明的重要性突出地表现在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社会的引导、指导和促进作用上,或者说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社会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决定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环境友好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社会形态,是指人对自然环境持友好态度、友好行为的文明社会。其基本要求是: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社会各界奉行对环境友好、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观念,形成热爱自然、尊重生命、关爱环境的道德风尚;奉行对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社会的生产、消费和生活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相协调;以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准则,以环境友好科技为动力,节约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建设生态环境。环境友好社会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表现形式,和谐社会包括人与人和谐和人与自然和谐两个基本方面,环境友好社会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基本形式,是通向和谐社会的必经之途,只有建设好环境友好社会,才能全面建成和谐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奉行节约资源的理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的社会,是采用综合手段对资源实现节约利用、高效利用、可持续利用,用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取最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收益,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形态。资源节约型社会是环境友好社会的重要内容和表现形式,也是最适合中国国情的环境友好社会的一种形态,即中国的环境友好社会必然是资源节约型的社会;同时,只有在对环境友好的氛围中,才能真正、有效地形成节约资源能源的风气,对环境友好必然体现在对资源的珍惜和节约利用上。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和谐社会的基础,或者说建设和谐社会必须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基础。通过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社会,可以使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和资源保障能力得到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人与自然的关系进一步和谐,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以及资源浪费和紧缺问题,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国民经济、社会和谐的可持续发展。
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由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技术、产品、企业、产业、学校、社区等组成的复合体。建设这两种社会是涉及社会、经济、文化、法律的系统工程,是需要各行各业、千家万户、政府各部门和经济、社会各层面都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其主要内容包括:开展环境友好宣传教育,形成关爱环境的社会风尚和文化氛围;采用对环境友好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形成符合生态条件的生产力布局和少污染、低损耗的产业结构,发展绿色产业;促进无污染或低污染的技术、工艺和产品;进行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不利影响的各种开发建设活动;综合运用技术、经济、法律、行政管理、市场机制、公众参与等措施有效保护、建设和改善环境。显然,生态文明、环境法律文化和环境法治文化是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社会的重要内容,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社会必须建设生态文明、环境法律文化和环境法治文化。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符合中国国情,顺应时代要求,是解决我国资源短缺、资源供需矛盾的最根本、最有效的根本途径;是贯彻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基本国策的战略措施;是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2004 年9 月19 日)首次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决定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式列为中国共产党全面提高执政能力的五大能力之一,强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在2005 年3 月12 日召开的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胡锦涛强调:“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③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论述,醒目地出现在第六部分的大标题中。[3]《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2005 年12 月3 日)强调:“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胡锦涛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要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2]

标签:环境法论文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