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3-12-05
师氏、保氏以及“大司徒”中所说的“联师儒”,牵涉到了《周礼》中唯一单独使用“儒”字的一段材料,见于天官之“大宰”职:以九两系邦之民:一曰牧,以地得民;二曰长,以贵德民;三曰师,以贤得民;四曰儒,以道得民;五曰荣,以族得民;六曰主,以利得民;七曰吏,以治得民;八曰友,以任得民;九曰薮,以富得民。(《周礼·天官·大宰》)照九两的说法,“儒”与牧、长、吏、宗、生等一样,并不是一种特殊职官的名称,而是一种钱穆所谓的“流品”,类似职业类型。郑注云:“师,诸侯师氏,有德行以教民者。儒诸侯保氏,有六艺以教民者。宗,继别为大宗,收族者。”牧、长、主、吏都是以其特权及管理身份使民得以接受统治。唯师与儒,是以道、以贤得到民众的信赖。孙诒让说:“此经之师儒,即大司徒本俗六之联师儒,皆通乎上下之辞。师则泛指四民之有德行材艺、足以教人者而言。上者国学、乡遂州党诸小学,以逮里巷家塾之师,固为师而兼儒;下者如宾妇之有女师,巫医农工亦皆有师。”又说“城则是泛指诵说诗书、通该术艺者而言”。(《周礼正义》,112页)战国时,儒只是诸家之一,与《周礼》所说的这种职业教化者不同,因此就“儒”之称来说,《周礼》应非撰造。
从西周的国子教育传统来看,师氏所教的三德三行,一为早期儒家所主张。保氏所教六艺六仪,在孔子教学活动中有广泛体现。师氏教以德行,故以“贤”得民;保氏教以道艺,放以“道”得民(此处的道即是艺,郑贾注疏多次说明)。据此,前孔子时代的儒可能是对六艺六义有专门知识者,既用以教人,也可应人咨询、相助礼事。虽然,衣《周礼》及郑玄等注,“儒”即是保氏及对六艺六议有专门知识者,但在一个意义上说,师氏所职比保氏更有助于说明儒家思想在西周文教传统中的根据,而儒家思想的来源与基础,则由整个由西周国学的教育传统与乡政的教化传统可见一斑。这都显示出仅仅推原一个“儒”字的局限性。
余论
《礼记·儒行》记孔子答哀公问德之行,孔颖达《礼记正义》称为“孔子说儒十七条”,胡适说儒篇所倚重创孔子自述“长居宋,冠章甫之冠”养皆出于此篇。在此篇中,孔子论述了所渭“儒者”的人格形态,包括自立、容貌、备豫、近人、特立、刚毅、忧思、宽裕、举贤、援能、任举、规为、交友、尊让等等。就是说,在孔子看来,儒者有不同形态和侧面,有的儒者以刚毅为特色,有的儒者以宽裕为特色,他力求一面论述儒者的德行、规范、人格,并在全篇的结尾对儒者的总本精神做了一个概括:
儒有不陨获于贫贱,不充绌于富贵,不息君王,不累长上,不闭有司,故曰“儒”。今众人之命儒也妄,常以儒相说病。
郑氏注:陨获,困迫失态之貌,充拙,欢喜关节之貌。由此可知,不陈获不充细两句,实即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之意。不息、不累、不阂,郑注为“言不为天子诸侯、卿、大夫、群吏所困迫而违道”,基义近于威武不能屈。孔子针对鲁哀公轻儒的倾向,以大丈夫精神说儒,而结之以“故曰儒”,表明孔子在他的时代所理解的儒者,已经不是仅仅懂得传统礼义和诵说诗书的知识人,而是上有特定人格与价值理想的儒,是体现着儒家思想的智识分子。
《儒行》篇所载,是否全为孔子所述,也许有不能肯定的地方,但大体上应当有所根据。按照孔子所说,春秋末期世俗的用法中,确有以“儒”为贬义而妄相诟病的情况,而儒家则以大丈夫的君子儒自命,显示着德与儒家的根本分化。《论语》中的“汝为君子儒,勿为小人儒”,一般认为是儒字最早出现的文献,《礼记·儒行》对儒者德行的论述,合于《论语》所说的君子儒精神,与世俗所说的小人儒完全不同。孔子说儒的这种分疏,对我们的原儒工作也有重要的提示意义。
参考文献之古今原儒说及其研究反省就为朋友们整理到此,希望可以帮到朋友们!
相关推荐:中医临床研究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标签:参考文献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