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财务管理 > 财务基本理论论文

浅议针对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国内外的比较14年

编辑:

2014-02-12

(一)高校预算运行的比较

通过对比与分析中、美两国高校的预算管理工作,我们从中发现在预算方法与预算管理思路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具体如下:

(1)预算管理思路的不同。美国高校是从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取得的拨款,是一个总额,还有一部分以特别经费的方式进行分配,当高校收到HEFCE的一揽子拨款后,直接分配给有关学院。学院按照所占用的资源,上交一部分资金给高校,以供高校行政经费开支,也有一些高校在收到HEFCE的拨款后,先将行政经费扣除,然后将剩余资金在各学院之间进行分配。我国的高校预算则主要是管好、用好国家下拨的教育经费和所收取的学杂费,做到资金的合理使用,做到财务收支平衡,保证高校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的正常运转为目的。相比我国的高校预算管理思路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它与我国高校管理的现状是有密切联系的。

(2)高校内部的绩效评价体系。绩效预算是一种以目标为导向,以项目成本为衡量标准,以部门和项目业绩评价为核心的预算方法。美国通过对高校绩效评价的全面分析与评估各院、系的收入与支出情况,能够对学院的项目建设与学院的发展方向进行宏观的调控,健全的绩效评价体系可以是学校的资金得到合理的分配,这不但可以大大的提高学校资金的使用率,还可以使学校的各个学院之间进行有序的竞争,对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所以在我国的高校财务管理中,应该引用这种完善的绩效评估方法,打破传统的资金分配理念,以提高我国高校的财务管理水平,促进高校的良性发展与健康发展。

(二)高校办学经费来由的比较

美国的很多高校都设立了专门的筹资机构—筹资办公室管理筹资事务,校董事会也是为学校筹集资金的机构,另外,美国政府允许高校发行债券,购买高校发行的教育债券风险小,社会效益大,且可以享受税收优惠,因此很受民众欢迎。美国各高校的多渠道筹集经费工作效果明显,为缓解高校办学经费起到了积极的缓解作用。相比之下我国高校的办学经费来源渠道就过于单一,主要靠的是政府的投入,高校在其他方面的筹集能力与相关的制度还不够完善,思路还不够开阔,仍需要不断的改进。

(三)高校财务管理体制的比较

我国高校的两种财务管理体制分别是“统一领导、集中管理”与“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前者便于直接管理,其优点在于能保证学校的财务在集中的前提下有条不紊的进行,保证学校的发展不会偏离主要方向,但是同时不利于调动各个学院的积极性。后者的优点在于可以使校内的财务管理更加流畅,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分权、集权的矛盾,各院系管理好自己学院的经费,合理的利用经费,所以能够充分的调动学校的各部门之间的理财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