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3-12-02
三、如何加强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
1.完善事业单位的监督机制,增强其财务管理意识
为完善事业单位的内部监督机制,事业单位领导应充分重视单位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以及相关财务人员的配备,使事业单位内部潜在的风险得以消除。为完善事业单位的监督机制,国家应进一步和完善事业单位的会计法规体系,使得事业单位财务监督工作落到实处。要使事业单位的财务监督内容具体化,建立起量化的财务监督模式,使财务指标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同时应善于运用 法律 进行财务监督,做到认真执法,严格执法。
应充分重视财务管理的作用,因为它是事业单位一切管理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者应不断进行财务创新,树立起经济效益观念,在资金的运营上讲究投入产出比,充分利用有限的资金,实现效益最大化。应加强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后期教育,利用绩效考评制度对财务人员的工作的质量进行考核,并以此对其进行奖惩,推动财务人员素质的提高。
2.加强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
加强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应设立稽核岗位和稽核人员,应对各种凭证进行核查,并要明确责任,督促核查人员认真仔细的工作。应加强对收款票据的管理,对空白票据的保管、填开、收款和审核进行分工负责。要严格票据填写规范,对填写的内容要清楚、真实,对已经开完的票据应及时销号,避免票据丢失现象的发生。还应规范凭证流转程序,严格分离开票、经办、审核、审批收付款等职责,强化会计核算。
3.加强预算管理,对收支管理进行规范
为加强预算管理,单位应当根据自身特点对预算控制进行完善,严格执行各项标准。还应对预算方法进行改革,细化各部门的预算,利用预算的绩效来衡量预算资金使用的有效性。预算管理中的必要环节是对预算执行情况的考核,对预算执行情况的总体评价即预算考核不仅是预算控制和纠偏的基础,也是下一年度进行预算编制的条件,因此很有必要对预算执行结果进行总结。事业单位应将各项收入进行统一核算和管理,各项收费应严格遵守国家规定的收费范围及标准,同时要健全服务收入分配制度,在拓展服务和经营范围的同时,要处理好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关系。事业单位应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开支范围和标准,严格执行支出审批程序,应按实列支各项费用,加强对专项资金的管理和监督。
四、总结
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入,财务管理在事业单位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事业单位应该尽快转变观念,重视财务管理活动,对财务管理活动中存在的不足及时进行改革和优化,这样,才能有力地促进事业单位的改革和发展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浅谈为朋友们整理到此,希望可以帮到需要的朋友们!
相关推荐:浅议逻辑学与人工智能
标签:财务基本理论论文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