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3-12-02
二、抓好基础工作、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的对策
针对财务基础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我们应当以制度建设为立足点,进而推进全面预算管理、建立长效考评机制,进一步完善资金管理机制、强化风险意识,构建成本核算体系、真实反映成本信息等等,发挥财务监督、管理职能,全面提升管理水平。
1.加强制度建设是做好财务基础工作的前提和必要保证。随着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用血管理机制的日益完善、医疗卫生体制和财政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化,医疗机构的运营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经济活动更加复杂,对血站的财务会计管理机制
及财务、会计和审计监督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强化制度建设、健全财务管理机制,量化、细化制度考评效能,增强可操作性,以满足各方面监督管理的需要。
2.全面预算是全员预算、全过程、全方位的预算,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应综合考虑单位预算年度的各项经费收支情况,编制反映单位预算年度总体经济运行情况的收支预算。在预算收入不能全部满足预算支出的情况下,应统筹考虑承担的各项任务和管理职能,按照“轻重缓急”原则对支出项目进行排队,确定年度预算优先安排和重点保障的内容,做到“两保”:一保人员工资,二保业务经费;“两核定”:一是核定在编人员经费,二是核定单位公用经费。同时,应当严格按照“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汇总”的编制程序,坚持收支平衡、优化支出结构、统筹安排的原则,加强预算体系各环节的控制,完善考核机制,强化预算的约束力和严肃性,严格控制支出,达到预决算平衡。
3.工作中我们在考虑资金投放可靠性和可行性的同时,还应充分考虑资金使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单位应积极建立长效完善的资金管理机制,强化资金管理意识,重点项目应跟踪资金流向的全过程,不得一人独自使用单位资金。单位资金预算—各科室资金使用申请—财务审核(审核其资金使用申请项目是否合理、合规,使用范围是否在预算内等等)—领导审批—报财政部门用款计划—资金使用。在单位法人的统一领导下,资金使用部门须严格遵照执行,同时与财务部门多沟通、多协作,把单位有限的资金管好、用好,以保证单位资金运用的良性循环,树立单位资金统一管理的理念,合理规划使用单位预算资金。同时,我们还应树立资金时间价值观念,尽管事业单位资金由财政统一管理,单位财务部门每月向财政申请用款计划,财政审批后形成用款额度,使用资金用款额度时应在保证人员费用、日常业务经费的前提下优先安排高效能、社会经济效益较高的项目。资金使用过程中须增强单位资金管理的风险意识,充分估计项目投资的风险意识,确保单位资金安全、完整。
4.固定资产是单位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疗服务的物质基础,也是衡量无偿献血事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更是单位管理的重要内容。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固定资产从购置到使用以及清理处置整个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实行全过程、全方位动态管理。首先,单位在购置资产(专用设备)前应当对其进行可行性研究与分析,在核算设备投资净现值时应综合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投资回收期、投入使用时设备使用效率等等,而不应草率投资。其次,设备投入使用时各项数据信息应及时录入设备管理系统,规范资产日常核算,健全总账、明细账、卡片等资料,完善固定资产保管制度、责任到人,做到全员动员、全员参加。在资产使用过程中还应做到全过程信息跟踪,尤其当使用部门变更、资产捐赠时责任人应及时与相关负责人联系,财务资料、设备档案同时变更。最后,资产清理处置应严格按照财政部门要求,报批手续齐全方能减少单位资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固定资产全过程动态管理。
5.强化成本控制意识、降低各项成本支出、提高效率,就必须构建成本核算和分析体系,提出成本控制措施。单位应当成立成本核算小组,由“一把手”牵头,财务部门、人事部门、总务部门及信息中心参与,运用成本核算管理系统科学、合理地设置成本核算科目,间接费用的分摊按照谁收益谁承担的原则,真实体现各部门成本信息。同时,成本核算系统与财务核算系统实现资源共享、搭建有效的数据平台,并运用该系统输出各部门成本核算报表。最终由财务部门根据各项报表数据及各科室具体情况进行成本分析,寻找解决节约成本与控制成本的措施,最终实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
6.医疗卫生单位多是非盈利的公益性组织,资金活动的最终目的不是盈利而是公益性社会服务活动,因此,资金的投放应注重社会服务、大力发展公益事业,提高社会效益。在资金使用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财务监督作用,我们知道,财务监督是国家经济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财务管理的重要职能之一。单位资金年度预算与资金使用脱节,实际开支无计划、无定额、资金管理事后核算现象较为严重,忽视了资金使用前的预算和使用中的控制,对财务的考核也只是停留在资金收支的表面平衡上,很少对资金使用效率进行考核,对资金实际使用绩效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考核。因此,加强财务监督,有效堵塞漏洞、节约资金、防止经费支出中的“跑、冒、滴、漏”,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要发挥财务管理和监督职能,必须打造一支过硬的财务管理队伍。首先,“一把手”要重视和支持财务工作,选拔和聘用能够承担卫生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人员,应配备具有专业化、知识化、信息化的财务人员,既要注重财务人员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注重财务人员具有良好的沟通与协调能力,善于处理各种财务关系,具备较强的管理意识,同时要不断提高财务人员职业道德和会计业务水平及综合素质。其次,财务人员应注重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拓宽知识结构,提高学习能力,积极参加继续再教育,加强金融、法律、管理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树立现代理财观,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有效提升单位财务和资金管理水平,立足财务基础工作,才能更好地发挥财务监督、管理职能,全面提升管理水平。
强化卫生事业财务基础工作 全面提升管理水平为朋友们整理到此,希望可以帮到需要的朋友们!
相关推荐:浅议逻辑学与人工智能
标签:财务基本理论论文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