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6-03-10
使用甘露醇时多要求快速滴入,因此易刺激局部产生疼痛,严重者引起静脉炎,大量渗透至皮下则可引起局部组织的坏死[1]。由于患者体型胖,双上肢穿刺困难,选择穿刺部位不恰当,足背静脉属末梢血管,较细、弹性较差,不好固定,肌肉皮下组织少,下肢静脉由于体位关系,静脉回流较上肢差。当液体渗漏后不易透过毛细血管进入血液,不能被局部组织吸收,在局部利用渗透作用,造成局部水肿,炎性渗出。当时未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局部合并感染,致组织坏死。
2.2发病机制
甘露醇为单糖,无毒,不能透过血脑屏障,体内不代谢,可将组织中的水分吸到血浆,使组织脱水,微循环阻力降低,供氧增加。甘露醇对静脉的损害机制与其药理作用有关。甘露醇对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直接损害,可激活炎症介质和丝分裂素,活化蛋白激酶,直接引发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快速输入高渗甘露醇时血浆渗透压升高,使组织渗透压随之升高,血管内皮细胞脱水,进而局部血小板聚集,并释放前列腺素E1、E2,使静脉壁通透性增加,白细胞浸润并产生炎症改变,使静脉收缩变硬[2]。
2.3护理体会
2.3.1输液的观察
对高龄、昏迷、慢性病患者在静脉输入甘露醇时要加强巡视,密切观察输液是否通畅、局部有无肿胀和渗出、输液处皮肤颜色等,对有陪护的患者也应介绍甘露醇外渗的严重性,请予注意以期望早发现、早处理。当发现输液部位有可疑渗出时,即使回血良好,也应停止在该处继续滴注甘露醇,局部予以妥善处理。
2.3.2血管的选择
血管应粗、直、弹性好、回流通畅、无静脉瓣且易固定、便于观察的静脉。不宜选细小、弯曲的末梢静脉穿刺,在穿刺时用5%GS或生理盐水注射液,成功后滴入50~100ml后换上20%甘露醇注射液。输液时间已超过24h的静脉通路,在输入甘露醇时要慎重,尽量避免同一静脉通路连续多次输入甘露醇。
2.3.3外渗的处理
在使用甘露醇的过程中,一旦出现静脉炎或外渗,应立即给予妥善处理,停止在该处继续输液,抬高患肢。渗漏液少时,在渗漏后24h内给予热敷,使血管收缩减少药物吸收,同时密切观察红斑及硬结进展情况,或使用0.5%碘酒外涂[3],可以促进漏出液的吸收,减轻肿胀和疼痛;渗漏液多时用0.25%奴夫卡因5ml做局部封闭;使用50%硫酸镁湿热敷,镁离子能降低血管平滑肌对缩血管物质的反应性使血管舒张;使用中药,有报道[4],烫伤膏具有收缩局部血管,减缓局部水肿和药液扩散,起到消肿、止痛、防腐、收敛作用,从而减轻局部组织损伤。
2.4避免输液外渗
为了避免输液外渗,给病人免除痛苦,一要加强基本功的训练,提高穿刺技术,避免穿破血管。二对病人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在用药过程中应及时巡视,严密观察,在应用甘露醇注射液时,细心选择合适的针头和穿刺部位,选择粗、直、弹性好,易固定的静脉穿刺。不宜选细小、弯曲的末梢静脉穿刺。同一静脉避免多次穿刺重复输液,在滴注过程中,如有外渗,不应在该处远端再作静脉穿刺,必要时应每12h换输液部位,最好在输注20%甘露醇时重新穿刺,以免在一处静脉长时间输液造成药物外渗。
2.5加强医务人员的自身素质修养
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以病人为中心,保证质量和安全是关键,及时发现外渗及时处理,特别是在加压输液时,护理人员必须守护在病人床前,滴完后方可离开。对神志清楚的病人要交代注意事项,能及时发现得到及时处理。而对神志不清、意识障碍的病人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及时巡视、发现局部如有肿胀,皮肤颜色发亮等外渗现象,立即更换注射部位,并积极采取抬高患肢,局部湿敷等措施,可避免局部组织坏死现象。
临床护士应高度重视甘露醇外渗引起的严重后果,因此对高龄、昏迷、慢性病需长期输液等易发生甘露醇外渗的高危人群应多巡视、多观察、早发现、早处理,以避免发生由静脉滴注甘露醇外渗造成的皮肤坏死。
编辑老师在此也特别为朋友们编辑整理了感染科护理论文。更多详情请点击进入毕业论文。
标签:毕业论文范文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