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毕业论文 > 毕业论文范文

浅析产后尿失禁妇女的时间分布范文

编辑:

2015-09-29

尿失禁诊断标准依据1990年国家尿控协会(ICS)制定的标准,包括压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和混合性尿失禁[3]。其中压力性尿失禁指腹压增加时有尿液自尿道流出;急迫性尿失禁指尿急、尿频、夜尿、尿量减少,能自主控制或来不及上厕所引起尿湿;混合性尿失禁包括上述两种情况。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使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性Logistic回归。

2 结果

2.1 尿失禁发生情况

2 342例研究对象中发生尿失禁者65例,发生率为2.78%。65例产后尿失禁产妇中,尿失禁发生在产后6~8周的例数为13例,占20.00%(13/65),在产后5周内的例数为6例,占9.23%(6/65),超过产后8周的例数为46例,占70.77%(46/65),通过该次研究,说明产后超过8周发生尿失禁的比例较高。

2.2 产后尿失禁产妇一般情况比较

尿失禁产妇与未发生尿失禁产妇在年龄、体重指数(BMI)、孕周和新生儿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分娩方式、产次等比较

多胎产妇尿失禁发生率为30.00%(14/2107),明显高于单胎产妇的0.66%(51/1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产产妇尿失禁发生率为5.04%(48/953),高于剖宫产产妇的1.28%(17/13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产产妇尿失禁发生率为5.76%(46/798),高于初产产妇的1.28%(19/14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尿失禁是一种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产后尿失禁的主要发病因素有产妇自身因素、胎儿因素以及生产因素等。尿失禁的发生与胎儿对产道的过度牵拉密切相关,所以胎儿体积过大为巨大儿时,经阴道分娩时更容易损伤产妇盆底肌肉组织,造成产后尿失禁。而生产因素是产后尿失禁的主要发病因素[4]。生产过程中胎儿先露部分经过产道时过度牵拉盆底支撑组织的肌肉、筋膜及韧带,从而引发尿失禁。该研究结果显示,2 342例研究对象中发生尿失禁者65例,发生率为2.78%,其中发生在产后6~8周的为13例(20.00%),发生在产后5周内的为6例(9.23%),超过产后8周的为46例(70.77%),说明产后尿失禁主要发生在产后8周以后。该结果提示临床上存在一段时间可采取有效措施来预防女性产后尿失禁的发生,这种早期预防的效果将明显优于发病后才治疗。该文研究结果还显示,多胎产妇尿失禁发生率(30.00%)明显高于单胎产妇(0.66%),而阴道产产妇尿失禁发生率(5.04%)高于剖宫产产妇(1.28%),经产妇发生率(5.76%)高于初产妇(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相关研究报道,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与盆底肌肉收缩力降低有直接关系,相关因素包括多胎产妇等,与本研究结果一致[5]。

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了浅析产后尿失禁妇女的时间分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关推荐:

毕业论文范文:语文教学现状及其改进  

毕业论文范文:教学实践中的无效模式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