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yangk
2015-04-08
法医临床学鉴定是指法医工作者对涉案受害人员进行活体检验后,根据检验所见,结合病例记载、各种辅助检查报告、现场勘查及案情调查等资料做出鉴定结论的活动。 详细内容请看下文导致法医临床学鉴定结论偏差。
写成的书面报告称为法医临床学检验鉴定书。法医临床学检验鉴定包括活体损伤鉴定、疾病鉴定、个人识别、性问题鉴定、妊娠分娩鉴定、亲子鉴定以及其他鉴定等多项内容。活体损伤程度的鉴定居于各项鉴定之首,据此出具的鉴定书被广泛地运用于司法实践工作中,在侦查破案、维护司法公正、及时有效地打击犯罪、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但是,随着法制建设的日臻完善和人民群众法制意识的不断增强,法医活体检验方面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地被暴露出来,如鉴定结论存在偏差等,从而使法医鉴定的科学性和公信度大打折扣,使法医鉴定工作陷入尴尬境地。追根溯源,我们认为造成法医临床学检验鉴定结论偏差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人为因素是导致鉴定结论偏差的主导因素。从法医临床学鉴定的概念中不难看出,不论是进行活体检验、现场勘查还是审查病例记载、辅助检查报告,其核心都是法医工作人员。因此,法医工作人员的敬业精神、职业道德、业务水平、采用的鉴定方法以及对相关法律法规条文的理解等,直接影响着鉴定结论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人为因素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法医工作人员没有树立正确的执法思想,工作中违背职业道德而导致鉴定结论偏差。一种是法医工作人员敬业精神不强,检验方法不科学,运用的证据资料不充分,对相关法律法规条文的理解不够准确而导致鉴定结论偏差。
其次,相关鉴定标准中部分条文的不确定性是导致鉴定结论偏差的主要原因。从理论上讲,法医临床学鉴定结论都应具有惟一性。但在实践中,我们经常看到针对同一种损伤,由于鉴定人员或鉴定机构不同,出具的鉴定结论也不相同,有时还会出现较大差异。之所以出现这种鉴定结论多样性的问题,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是因为法医工作人员的违规操作,而是由于引用的相关条文具有不确定性,鉴定人员据此判定损伤程度时完全依赖个人对条文的理解或本地区、本部门运用条文的经验。这种情况下决不能把责任完全归于鉴定人员,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比如《人体轻伤鉴定标准》的第八条为:头部损伤确证出现短暂的意识障碍和近事遗忘。鉴定人员确证受害人有短暂的意识障碍和近事遗忘,基本依据的是证人证言和受害人的自诉,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出具的鉴定结论就不具有惟一性。又如《人体轻伤鉴定标准》有关眼损伤、鼻损伤的鉴定标准中,只对损伤导致的面容损毁或功能障碍进行了概括性的表述,没有具有可操作性又相对科学的基本标准值,这就给鉴定留有“自由裁量”的空间。类似这种不确定性的条文还有很多,这是鉴定结论具有多变性而受到社会质疑的内在原因,也是引发群众不满、媒体炒作的症结所在。
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了导致法医临床学鉴定结论偏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关推荐:
标签:毕业论文范文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