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毕业论文 > 毕业论文范文

论文范文:齐白石大师的国画精髓

编辑:

2014-11-03

齐白石一生勤奋

,作画无数,所画的山水虽远远不及他的花鸟多,但还是为后世留下了为数不少的妙品佳作。他的山水画大刀阔斧,简笔直陈,无半点陈腔滥调,更不见有“古之须眉生我之而目”的痕迹。他大胆运用粗犷的花鸟他手法写山水,往往是一挥而就,痛快酣畅,少有积染,迥异于那种传统的山水。他笔下的山水,造型简洁拙朴,构图疏朗单纯,色彩明净而意境幽雅清奇。画面,给人不只是可居可游,还有可亲之感。

齐白石在57岁时曾作过《洞庭君山》一画。《洞庭君山》构图上之巧妙,充分表现“画外有画”“简而不空”的意境。这画就最具其山水画的特点,很有典型性。画面是立幅狭长式的。其布局为上中下三段式,十分简单。上部近顶处是一抹淡淡的朝霞和一点红日,中部偏上处画的是作为主体的“君山”,只廖廖几笔的点出,并不见太过刻意。而在画幅的下部偏右处,用细笔画上一帆小舟,破浪横过。船、山,一动一静,一细一粗,画面对照生动自然。为着打破画幅物体并列的单调,则在画面的右旁中下部题上一行长款,以统揽画面全局,避免气泄神散,此外,在画幅的右下角加盖了一枚朱红的印章,与画幅上部的红日遥相呼应,致使整个画面收到布局疏朗而不失谨严、景物简单而意境深远的效果。尤其精彩的是对洞庭秋水的描绘,画中更是不着一笔而有烟波浩淼的千里之感,真正是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化境了。他在艺术上体现了少和简,在生活体验和创作准备上恰恰是决不可少和绝不能简的。总之,齐白石自谓“胆敢独造”的大雅大俗山水,打破了清末民初四王末流一统画坛的沉闷局面,注入了一股清新灵动的气息,这是齐白石山水画方面最为独特可贵的地方,也是齐白石艺术所有方面最为独特可贵的亮点。这是我们这些国画学习者要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白石老人有句非常经典的画论,那就是:“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对于从事美术创作的人来说,这句话耳熟能详。研究齐白石的人,提到齐派艺术也是必言此句。“作画妙在似与不似”这句话是齐白石与胡佩衡论画时随口讲的,他也并没有特别注明此言有多重要。有时,他也会把这句话随手题在我们看来未必是老人精品的画作上,但这句话,恰恰是齐白石艺术的精髓。

而说到“似与不似”最具代表性的题材,可以说是人人皆知的虾了。虾不仅仅是白石老人艺术作品上的巅峰,更是处处体现了中国画一笔造型精妙玄化的传神体现。中国画的意象造型意匠和手段必须依赖相应的笔墨结构。从造型角度讲,“大写意”对于对象“形”的要求要比“小写意”对于“形”的要求还要严格。正因为如此,才能以最少的笔墨表达最丰富的内涵。经过数十年的艺术探索,深知画家必须能够把握对象活的形貌、质量感、运动方式、环境关系及个性特征,否则画得再似,也形同死物。他画虾就是通过毕生的观察,力求深入表现它们的形神特征。齐白石在题画中曾写道:“友人尝谓余曰,画虾得似从何得来?余曰,家园小池水清见底,常看虾游变动无穷。”齐白石从小生活在水塘边,常钓虾玩;青年时开始画虾;约40岁后临摹过徐渭、李复堂等明清画家画的虾;63岁时他画虾已很相似,但还不够“活”,便在碗里养了几只长臂虾,置于画案,每日观察,画虾之法亦因之而变。齐白石作画稿常用线描加笔记的方法,线描可以用来使形象精确,笔记可以随时记录灵感。这种文学性的白描图稿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独有的,画家通过这种方式先在纸上将作品进行“预演”。为了一幅画的创作,画家往往需要预演许多次才能达到一气呵成的效果,因此齐白石经常为了一个主题作很多幅画稿。水墨画一笔定乾坤,落笔无更改的特点注定这是一种需要人力和天助共同完成的艺术。由此可见,想练具这样的功夫,需要持之以恒的反复练习,需要恒心、细心、虚心,这便是国画对人精神的磨练,国画的精髓不仅仅在于画的本身价值,更在于它对人的影响。

白石老人的虾,腹部为五节,但伸、曲、弯、弹,非常有力。腹下的小腿简练到五条。虾的头部用浓淡墨相生的办法,表现虾的头胸分量更重,透明感更明显。虾的眼睛用浓墨横点突出很长,显得更生动。虾的短须上,两条长臂钳显得挺拔有力,软中带硬,节与节之间表现了笔断而意在的意境。他笔下的虾,活泼生动,就像正在水中游动着一样,一节节的虾身透明而富有弹性,长长的虾须和两只虾螯也好像在不停地摆动着。而且,有的人可能还不知道,这一只只活灵活现的水墨虾,在齐白石的笔下不到一分钟便能画一只。国画的精髓,重要的是如何似。以形似为基础。如郑板桥提出:“必极工而后能写意。”“形似未真,何况传神?”荀子说:“形具而神生”。范缜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谢。”传神的目的必通过写形的手段才能达到。提倡以神、以气写形,以神为主导,以气为主导,是传统形神论的核心。然而齐白石在这短短的一分钟之内,在这个小小的虾身上,却处处体现了中国画中点、线与面块及其他用笔形式的扩大、浓缩和演变。其间线条断而还连,无形处有神气,无笔处气脉关联。

这是高度的提炼,既具实又美,是前人没有的。白石老人就是这样,一刻也没有停止笔墨的提炼,他形容说:“余六十年来画鱼虾之功夫若磨剑。”他从眼中有虾,进而到心中有虾,完成了从形似到神似的过程。直到将近80岁时,白石老人笔下的虾终于以极简的笔墨,达到了出神入化、精妙绝伦的境地。白石老人的虾,可以说是世界美术史上的一个奇观。他在八十二岁时题画诗写道:“塘无鱼虾自奇,也从叶底戏东西,写生我懒求形似,不厌名声到老纸。”后两句说明他画虾不同于平常,他追求的不是形似,而是神似。白石老人就是在似与不似之间,尽情抒发自己的情感,夺其神韵,营造出异彩纷呈的大千世界。画家根据自己对客观世界的感受,进行夸张、变形和提炼、升华,从而揭示对象的本质。在此过程中,吸收了书法艺术的技巧,在点线的变化中倾注了自己的情感、气质与学养,使笔墨具有了既状物又抒情的功能。他的虾来源于生活,却又不同于生活,似有似的道理,不似有不似的妙处,齐白石的艺术让人叹为观止,妙不可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便是艺术上的真实。

纵观中国古代绘画我们看到的是什么?一类画的是清风朗月,幽亭秀木,一派清幽静寂;还有一类画的是山静日长,闲云野鹤,淡泊超然,不近凡尘;再就是寒江独钓,危石孤鸟,哀怨孤独,凄冷惆怅,充满忧伤,尽显人生窘境。这些就是中国古代绘画中常见的题材与意境。而在齐白石笔下的人物和山水,无不透露着对美好生活的体验和向往,充盈着生命的欢快。人们常说:“文如其人”,白石老人能画出这样的画是与他的性情、人格分不开的。他天性豁达乐观,热爱生活,不为物欲所动,不为挫折消沉,与人交往清清楚楚,对人生一贯地充满信心。大家在看齐白石的画时都会有一种感觉,这种感觉就是:千变万化,异彩纷呈。许多人看过之后都会觉得这位老人太神奇了,画了那么多的画,又不雷同,简直不可思议。这些不仅是老人创作的原动力,也是他能长命百岁、七十多岁还能得子的根本原因。他的创新始终不曾离开民族文化的根基,他的笔墨和意境都固守着中国文化的特色和精神,他的作品千变万化,蔚为大观,但从头至尾都洋溢着浓郁的地地道道的中国味道。在用传统水墨表现现实生活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给传统中国绘画注入了时代精神。他的画不仅仅流芳百世,更让我们这些后学者从中学到了很多,他的花鸟画让我们领略了国画形神兼备的奥妙;他的山水画让我们一睹了扫凡创新的风采;他为了画好一幅画所注入的心血和努力,让我们看到了国画一笔成型的神奇;他所追求的绘画精神,更是教育了我们,什么是真正的国画精髓,什么是真正的艺术,“似与不似”的玄奥与真谛,值得我们用心去体味。一代宗师齐白石,他是一位能真正代表中国国画精神的艺术大师。让众多的艺术爱好者从这位大师身上,慢慢的体会和领悟中国国画精髓的真谛吧!

以上就是由威廉希尔app 为您提供的齐白石大师的国画精髓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