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4-05-14
1、传统孝道文化具有养老的教化功能。
几千年来,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凡是尊老敬老和孝敬父母的,都受到社会的赞扬,凡是不尊老敬老和不孝敬父母、甚至虐待老人的,都为世人所不齿。孔子说:“百善孝为先。”尊老敬老是为人的美德,子女孝敬父母,是理所当然的事。古往今来,事亲至孝的感人事迹很多。孝道文化具有重要的教化功能,父母通过基本孝义的教育与自己对上一辈的行孝行为教育,通过这种耳提面命、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环境,不断地教化子女,使之建立起正确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等,培养其适应社会各种规章制度、风俗习惯的行为规范。
2、传统孝道文化具有养老的导向功能。
孝道文化强调家庭中子女对父母的赡养职责与义务。在吃的方面,《礼记·王制》规定Csl,从父母50岁开始就要为他们特别准备精粮不,能再和自己一起吃粗粮;到了60岁每餐饭就要准备肉食;到了70岁,还要有精美的副食品佐餐;到了80岁还要经常给他们吃珍贵难得的食物,以补充营养;父母90岁的时候就要随时随地给老人提供食物和饮品。在穿的方面,《礼记》说,70岁以上的老人就要穿帛裘衣服。80岁以上的老人就是穿帛裘衣服也不暖和了,完全要靠做子女的问寒问暖和细心体贴。因为老人已老,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意外。所以《礼记·王制》还规定子女必须从老人60岁开始为老人准备葬具。“六十岁制,七十时制,八十月制,九十日修。”年龄越大,老人的精力和体力越来越衰微,这种将不同年龄阶段的老年人分别给予不同权力和不同照顾的礼仪和方式是对老年人的一种体恤。朝廷还规定的子女的养老原则是“君了誉老不徒行,庶人着老不徒食”。在中国古代社会,只有尊者才能乘坐马车。皇帝出行乘坐马车称为“龙辈”。对士大夫阶层来说,60岁以上的老人每餐吃肉已不成问题。他们有更高的要求,出必乘车成为他们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而对一般的平民家庭来说,60岁以上的老年人能否吃上肉还是个间题,所以国家规定60岁以上的老年人必须保证每餐都有肉食。
3、传统孝道文化具有养老的凝聚功能。
在古代,养老行孝的道德的准则被看作是一种家庭道德,是维系家庭关系的基本准则。家庭是以婚姻和血缘为基础的社会生活组织形式,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政务包括五伦十义、家产、家风、家法等内容,这些内容形成了一种文化现象,成为中华大文化中的子文化。孝道文化具有凝聚功能,因为文化可以使一个社会群体中的人们,在同一文化类型或模式中得到教化,从而产生相同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习惯,并紧紧地团结在一起,产生巨大的认同抗异力量。尤其在家庭,作为社会的初级群体,群体内的成员具有不可替代性,作为其基本成员的父母与子女本身就存在着十分紧密的依赖关系和归属感,通过养老孝行的双向互动以及情感交流,使家庭产生巨大的聚合向心力,凝聚所有的家庭成员共建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
4、传统孝道文化具有养老的调控功能。
标签:毕业论文范文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