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毕业论文 > 毕业论文范文

企业文化毕业论文模板:校园网络文化误区

编辑:sx_wangja

2014-01-25

冬天到了,小编为大家送上企业文化毕业论文模板。

摘 要:校园网络文化是伴随着校园文化和网络文化而交叉产生的,它是拓展校园文化的内涵、功能和存在范围。校园网络文化的发展将大大加速社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然而,校园网络文化又是不成熟的,它存在许多缺陷。本文从器物层面上的唯技术主义、制度层面上的失范和行为的平面化以及精神(价值)层面上的个我化和庸俗化等三个方面分析了目前校园网络文化存在的误区。

关键词: 校园文化  网络文化  校园网络文化

一、校园网络文化内涵概说

校园网络文化是网络文化与校园文化相互交叉作用而形成的一种新型文化。这种校园文化由于是在网络化的前提之下形成的,因而具备传统校园文化所不具备的新的特征。

校园网络文化指校园文化主体(包括师生和其他服务人员)借助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特别是校园网络资源,在学校中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校园网络文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前者仅仅指通过校园文化主体直接使用校园网络而形成的校园文化。这种校园文化内容上不属于传统校园文化的范围。它尤其体现在学生和教师共同形成的网络学习文化、网络生活文化(饮食文化、娱乐文化、交往文化、情感文化等等)、网络管理文化等等,例如,团委、图书馆等职能部门通过校园网络发布有关信息,学校通过校园网络进行远程教育。广义的校园网络文化还包括校园文化主体在校园之外的网络活动中生成的文化以及校园文化主体在校园网络之外的网络活动生成的文化。

从内容上,校园网络文化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次:即物质层次上的校园文化、制度层次上的校园网络文化和精神层次上的校园网络文化三个层面。

1、校园网络物质文化。这是立足于校园信息和信息资源的累计和沉淀,包括网络资源系统和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等等,这些都是物质层次的校园网络文化的主要内容和发展基础。它是校园人(包括教师、学生、管理者)进行文化创生的物质来源,也是校园人信息交流的坚实的、物化的、人文环境。

2、校园网络制度文化。这是维持校园文化主体的网络关系的法则。它分为作为群体规范的网络文化和作为个体行为方式规范的网络文化。前者是基于每个校园文化主体的价值认同感、责任感而确定的网络道德准则和纪律,是调控每个校园人文化活动的程序化与制度化的文化。后者是校园文化主体在网络活动中自发形成的一些约定,它将因网络技术的发展而更新,因校园文化的变迁而自动演变。它的形成是具有校园文化特色的网络活动与其普遍网络活动规律的巧妙结合。

3、校园网络精神文化。它是个体与群体的网络意识和素养内化,是校园网络文化的核心与集中体现。它深深的蕴涵在校园文化主体的日常网络行为之中,包括客观精神文化和主观精神文化,前者主要指校园网络人创造的网络知识,后者是校园网络人经过长期的网络活动积淀而成的共同的文化心理结构,例如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审美情趣、道德观念等等。

这三者是统一的,校园网络物质文化是整个校园网络文化的物质基础和基本条件,校园网络制度文化是校园网络文化得以创生、维持、延续、发展的保障,校园网络精神文化是校园网络文化的核心。这三者共同有机地组成了校园网络文化的整体。

二、校园网络文化地位及其与校园文化、社会文化的关系

校园网络文化是传统校园文化和网络文化的交叉衍生物。传统校园文化因其物质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表现出远离社会高居社会现实之上的特点,它追求的是具有理想主义色彩的象牙塔文化或者灯塔文化,其典型特征是以学术至上、大学自治、教授治校为传统理念,追求高深学问的研究,维护“精神殿堂”式的追求真理、理想、知识的高贵神秘的传统和气氛。这种文化与现实社会生活有较大的距离。尽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校园文化对社会的服务功能有所加强,但是大学校园文化的神圣性和理想性依然是众多大学追求的恒定目标,依然是校园文化的主旋律。

社会文化作为整体的文化系统,它是由许许多多例如各种社团文化、社区文化等亚文化组成的,它们之间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作用。社会文化随着社会与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会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它具有流变性和开放性。但是,尽管社会文化与校园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由于校园文化的相对封闭的传统特点,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关系始终还是相对隔离的。

网络的出现使世界以网络的方式连成一个个纵横交错的整体,世界变成一个村落----地球村。一根根网线穿墙而过,不仅使校园与社会实现了资源共享与信息交流,而且使校园文化与社会之间的断裂有了新的联结和融合。这就是校园网络文化的产生。校园网络文化使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融合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校园网络文化借助网线的作用,使校园文化信息与社会文化信息之间的交流空前频繁。一方面,校外网民可以借助网线登陆校园网,除获得招生、招聘、专业设置等等各方面的信息之外,还可以参与校园网BBS的文化讨论与交流,参与聊天等活动。另一方面,校内师生也可以通过校内服务器等手段登陆校外网站,从事下载、查找、远距离的文化共享活动。

第二、校园网络文化实现了传统校园文化的延伸和发展。随着网络化程度的加深,涉及校园文化的方方面面,例如教师、学生、学习、休闲、文艺、体育、情感等按照原有标准的具体的各种各样校园文化形态都迅速地被一(e)网打尽。校园网络文化已经充斥到校园文化的每一个角落,校园文化在这里有了新的嬗变。具体体现在:

1、校园网络文化通过校园网实现了对校园文化的虚拟化,实现了学校自身建设和发展、师生学习、工作和生活状况的再现。在网络生存状态下,由于身份的虚拟化,导致“在因特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条狗”,这使人们可以在网络中实现身份的平等,现实中身份的贵贱以及男女之异老少之别在网络中得以平面化,这为校园文化实现自由民主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天然的屏障,这种屏障就是平等开放的横向交流关系。

2、校园网的特有的交互性、开放性、包容性等特征决定了校园网络文化是一个多层次、多形式、多方向的复合文化。校园网络文化由此实现了精英型的校园文化向大众型的校园文化的转变。校园网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广大网“虫”的价值选择和心理需求,一方面,它能够使校园人的自主选择的活动空间和范围大大拓展,例如参与校园网的网页制作、版面讨论等等;另一方面,它也使校外网民能够及时迅速的得到校园文化信息,同时能够平等民主的分享校园文化的繁荣,并且积极参与校园文化的创造和发展。这种由校园人之外的人员直接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并且对校园文化起重要作用的现象在传统校园状态下是很难想象的。

3、校园网络文化是由高校文化衍生的一种新型文化,对社会文化的进步能够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这种作用是通过校园网络文化向外释放向外输出,特别是通过在校园网络的环境下培养的校园网络人对社会文化的积极参与和影响来实现的。校园网络文化之所以能实现这种功能,首先,校园网络文化从属于校园文化,这是一种面向未来的文化,教育的从属性特征和面向未来的要求,规定了校园文化必须超前性发展,成为推动社会文化不断进步的动力。有学者指出,“社会文化本身由于其经验型的自我发展模型而缺乏足够的理性思考,这就使社会文化中往往夹带着许多非理性因素,其发展也常常要借助一定的代价而实现其自我矫正,发展过程常常呈现出钟摆、动荡现象。” 大学校园拥有当代社会最卓越的精英人才,拥有体现人类文明进步的价值观念、社会原则和进行各种学术研究的传统和条件,对社会主流思想和观念以及对社会体制社会决策能够予以准确公正的评判,对社会愚昧落后保守的现象能够进行深刻的批判。并且,大学继承其文化传统,以追求知识创新和学术至上为目标,这种校园文化的结果是不仅使校园文化适应社会的发展,还要求校园文化对社会文化进行理性批判和吸收,同时要求校园文化能够成为社会文化的理性发展的原动力。现在,作为校园文化的具体文化形态,校园网络文化对社会文化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更为快捷。现在只要你随便点击一下各个高校的网页,你就能够读到许许多多有关对社会各种丑恶现象、腐败现象、愚昧现象各种抨击和批判,也可以读到对各种新型文化的评论。其次,作为文化输出个体---大学毕业生,在大学校园,经历了校园网络文化的熏陶,校园网络文化已经内化为其价值观念、人格特征,在其服务与社会的较长的时期内,大学文化时时影响着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影响其人生道路。文化输出个体是

三、目前校园网络文化存在的种种误区

就目前而言,校园网络文化还远远不是一种成熟的文化。因而,它出现种种缺陷在所难免。由于校园网络文化兼备传统校园文化与当今网络文化的双重特质,因而它在发展中吸取上述两种母文化的优点的同时也继承了两者的缺点。这里我们强调的是:传统文化的保守性特征和当今网络文化的不成熟特质是目前校园网络文化误入歧途的主要原因。概而言之,校园网络文化目前存在的误区主要有:

第一、器物层面上的唯技术主义、工具主义。海德格尔曾经对现代社会存在的唯技术主义的现象作过深刻的批判,他指出:“技术是西方历史上的决定性的命运,它在现时代的至上的能力和虚无主义的发展将执拗于存在的遗忘中的形而上学推向了顶点。因而技术构成了我们时代的最高危险。”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更新发展使人们前所未有的享受到技术给人们生活和发展带来的最大利益,同时它也使人们沉湎于物欲的满足。追求物质财富、追求金钱成为衡量人的发展的唯一目的。技术的肆无忌惮的扩张导致的“技术统治一切”的局面使技术与人之间关系的手段与目的的倒置,使技术成为一种外在于人的异化的力量。

唯技术的趋向在校园网络文化中的表征是对人的生活世界的割裂。在网络空间中,人类摆脱了“原子化的生存”空间,进入到了一个远离社会和生活的“数字化生存”空间。在这个空间中,人们犹如断线的风筝、无根的浮萍在虚灵的飘荡。米兰?昆德拉曾经将这种身不由己居无定所的失重状态称为“生命不可承受之轻”。在这种空间之中,存在的个体不是有血有肉真真切切的个体,而是被数据化符号化的个人,人被异化为作为其文化(人化)产品的信息,人由此被物化了。在这个虚拟的空间之中,人们不仅承受着“生命不可承受之轻”,还要承受着不可承受之快。在日新月异的信息化驱赶和欲望的诱使之下,人们犹如醉汉驾驶着失灵的汽车被推入高速公路,欲罢不能。这种快的结果,使人们无法细细品味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也无法体味爱情的刻骨铭心,人们更无时间坐下来做深邃的思考和研究,……于是,生命的厚度变得轻薄,生命的意义就仅仅存在于没有感觉、没有记忆、没有过程的虚拟的“生活”空间之中。技术化的结果导致虚无,虚无的结果导致对人的生活世界的割裂,对人的目标和价值的迷失。中国论文服务网是学生论文快速写作,校园文化职称论文发表,企业文化论文范文参考首选网站。

第二、制度层面上的失范和行为的平面化。网络的虚拟性、自由性和开放性为校园网络文化在制度失范和行为的平面化提供了物质基础。

1、 校园网络活动制度很不完善。网络发展到今天,还处于不够成熟的发展时期,旧的制度无法对这些活动作有效的规范,新的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或者还很不完善),这样就造成制度上的空白。正如新加坡BAS副会长B?高维斯说:“现在存在一些灰色领域,而且其中十有八九,任何国家的法律都不会涉及。”

制度的失范使各种非主流文化包括一些虚假信息、色情文化、封建腐朽、反动思想趁虚而入。而这一切精神污染的侵入就是借助网络而侵蚀学生的心灵的。据报载,“在上网的学生中,注重‘正面报道’的只有17.6%,注重‘负面报道’和‘不同于传统的媒体新闻’的却有75.9%”。相反,一些非法信息却大行其道,例如,南方某高校BBS上1999年9月和10月曾经出现从反动刊物‘大参考’和‘枫华园’转贴文章的事件,这些文章宣传极端民主自由、攻击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政策,为非法的邪教组织‘法轮功’打抱不平,影响很坏……”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2、网络的虚拟化,使文化主体间的关系由人与人或者人-物-人之间的关系简化为人-机关系,这种关系使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变得冷淡,人际关系变得冷漠,校园网络人行为走向平面化。也就是人在冷冰冰的机器打交道之中,其心理和行为变的和机器一样,没有感情,没有理想,成为一个冷冰冰的机器,虚幻的生存在这个世界上。据“某高校显示,45%的学生成天上网;不关世事,在网上寻找自己的世界;65%的学生不知道校歌是什么;80%的学生不穿校服;30%的学生从不参加集体活动,偶尔参加也是为了名利”。 在这种情况下,校园人宁愿选择网络上虚幻的丰富和美好,而不愿意深入现实,体会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尽管他们能够在想象中扮演各种各样的角色度过网络生活,可是他们对现实校园生活越来越无动于衷,这种“丰富而简单的”生活,使人居于一种失重状态,米兰?昆德拉称之为“生命不可承受之轻”。在这种状态下,“……他们生活在默默无闻和孤立无援的死寂状态之下,因而是在郁郁寡合,郁郁寡欢之中。……”(波普尔语《开放社会及其敌人》), “生命不可承受之轻”的加剧,导致逐渐趋于孤立、冷漠和非社会化,造成自我的迷失和性格多重化,造成校园人产生许多与网络有关的心理疾病,例如网络成瘾症。

第三、精神(价值)层面上的个我化和庸俗化。个我化是指校园人在与社会和他人打交道的过程中评判一切的价值标准和尺度是从一己之利出发,以自我为中心,极端自私自利。网络化生存条件下导致的价值个我化,这是与其分布式多渠道、多出口、跨国界呈开放性的网络技术结构紧紧相关。在这样的网络空间里,除了一些必要的保证服务器正常工作的“管理员”之外,没有“管理者”和“统治者”,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可能统治和支配整个网络。技术上的空缺,制度上的空白,道德上的约束力下降,使人们在人生观上的个人主义急剧膨胀,他们追求个人的绝对自由。“他们不尊重他人的目光,因为他自己就是目光;他们不拘泥与传统加给他们的各种生活和创造法则,因为他们自己就是法则;他们不模仿世界,因为他们本身就是世界。” 他们在一个没有时空、没有权威、没有任何约束的世界里,爱怎么想就怎么想,爱怎么做就怎么做,一切都是以自己为出发点。一句话,自我就是一切。在这种网络世界培养之下的文化主体,他们往往将这种行为方式固着化,内化为其价值理念,从而使人们形成极端个人主义。

精神的庸俗化是指校园人即(网络文化主体)将个人理想和个人价值意义的追求降格为浅薄低俗的层次,其人格仅仅停留在物欲横流的生物学层面。网络的虚拟性和匿名性,为人们追逐垃圾信息和精神污染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如今,因特网“已成为贩黄、制黄产生精神污染的垃圾源,还是一个窥视全球个人隐私的望远镜和偷窃他人财富的万能钥匙” 。在这种情况下,校园人忘却了高尚精神的追求,忘记了校园网络文化将人成为人的重要作用。在这样的条件下,校园人只会存在,不会生存;只会索取,不会奉献;只会谋生,不会乐生;只有利欲熏心,不见爱心关心;只见醉生梦死的感官刺激,不见清新高尚的精神享受。

希望大家喜欢企业文化毕业论文模板。

更多推荐:

关于企业文化毕业论文:提高国有企业政工干部素质形象

企业文化毕业论文:论公司社会责任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