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驾驶员地道路交通情况的处理中,自行车对汽车行驶的干扰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因此,了解和掌握一些有关自行车的特点及规律,对于驾驶员正确地判断和处理情况,避免交通事故是非常必要的。
①心理畏惧时
在机动车和自行车混行的道路上,机动车占据空间较大,行驶的速度快,如果说汽车与自行车的间距过近,就会对骑车人千万很大的心理压力,畏惧中会产生紧张、惊慌、控制能力降低等现象。因此,要保持足够的横向距离,低速通过。
②稳定性差时
自行车原本是两点着地,重心高、稳定性差,在遇到碎石、冰雪、湿滑、泥泞路时就更容易摔倒。因此,汽车在恶劣气候及复杂道路上与自行车相遇时,要提前鸣笛提示骑车人。如果感觉其不够稳定,应在汽车前部通过后,再从后视镜中观察,确认整车通过后再加速行驶。
③突然猛拐时
有的人骑车时习惯抄近路、斜穿马路或突然猛拐与汽车争道抢行等等,对汽车行驶干扰很大,这就要求驾驶员在日常行车中注意观察,掌握规律。一般骑车人突然猛拐是有前兆的,比如,在其突然变线之前往往先回头或遇上熟人对话,以及道路两侧有支路产品,躲避灰尘、积水、路障等等。总之,只要细心观察就能有所预见,判断出骑车人的行为动态。
④逞强好胜时
一些青少年骑车时为了显示其车技,经常会双手离把、单手离把或勾肩搭背、嬉戏打闹。在这种情况下,自行车的状态极不稳定。一块小石头,一个小坑、小包或稍遇外力,就会偏离方向。此时驾驶员应提前减速鸣笛(禁鸣地区除外),在横向间距不足时,千万不可凭侥幸心理强行通过。应选择在其后面跟行一段,待间距较宽时再行通过。
⑤负重骑行时
自行车载人、载货时,不易控制,左右摇摆。特别是行至路口、转弯或斜穿马路时,骑车人一般很不情愿把车停下来等候(因负重骑车重新起步很困难),往往争道抢行。因此,在接近负重骑行的自行车之前就应减速,并观察其有无转弯、变线倾向,一旦自行车抢过马路,应从其背后绕过。
⑥老、少骑行时
老年人和妇女骑自行车时,相对比较谨慎、胆小,害怕出事,灵活性较差、易惊慌。一般只要提前鸣笛(禁鸣区除外)他(她)们都会主动避让或下车推行。而少年骑车,由于缺乏交通安全常识、生性好动或在道路上猛骑与汽车比赛、好凑热闹、注意力不集中等等,容易发生交通事故。所以,驾驶员在遇有小孩骑车时要根据其特点加以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