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2011-12-28 16:33:52 来源:互联网 字体放大:  
【编者按】威廉希尔app 总结归纳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希望对考生备考有帮助。

当按单向板设计时,除沿受力方向布置受力钢筋外,尚应在垂直受力方向布置分布钢筋。单位长度上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宜小于单位宽度上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15%,且不宜小于该方向板截面面积的0.1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10.1.7条和第10.1.8条),特别注意梯段板分布筋问题。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10.1.7条对于支承结构整体浇筑或嵌固在承重砌体墙内的现浇混凝土板,应沿支承周边配置上部构造钢筋,其直径不宜小于8mm,间距不宜大于200mm,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现浇楼盖边与混凝土梁或混凝土墙整体浇筑的单向板或双向板,应在板边上部设置垂直于板边的构造钢筋,其截面面积不宜小于板跨中相应方向纵向钢筋截面面积的三分之一;该钢筋自梁边或墙边伸入板内的长度,在单向板中不宜小于受力方向板计算跨度的五分之一,在双向板中不宜小于板短跨方向计算跨度的四分之一;在板角处该钢筋应沿两个垂直方向布置或按放射状布置;当柱角或墙的阳角突出到板内且尺寸较大时,亦应沿柱边或墙阳角边布置构造钢筋,该构造钢筋伸入板内的长度应从柱边或墙边算起。上述上部构造钢筋应按受拉钢筋锚固在梁内、墙内或柱内(在板角上部按放射状布置板筋不少于7Φ8@200,长度为短向跨度的0.5倍);

2、嵌固在砌体墙内的现浇混凝土板,其上部与板边垂直的构造钢筋伸入板内的长度,从墙边算起不宜小于板短边跨度的七分之一;在两边嵌固于墙内的板角部分,应配置双向上部构造钢筋,该钢筋伸主板内的长度从墙边算起不宜小于板短边跨度的四分之一;沿板的受力方向配置的上部构造钢筋,其截面面积不宜小于该方向跨中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三分之一;沿非受力方向配置的上部构造钢筋,可根据经验适当减少。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10.1.8条 当按单向板设计时,除沿受力方向布置受力钢筋外,尚应在垂

直受力方向布置分布钢筋。单位长度上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宜小于单位宽度上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

15%,且不宜小于该方向板截面面积的0.15%;分布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250mm,直径不宜小于6mm;对集中荷载较大的情况,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应适当增加,其间距不宜大于200mm。

注:当有实践经验或可靠措施时,预制单向板的分布钢筋可不受本条限制考试大-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站(www.Examda。com)

板配筋计算时,边梁板支座应按简支考虑,边梁板支座负筋应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10.1.7条的规定配置。

板配筋应按塑性理论计算,因混凝土板并非弹性材料,而是弹塑性材料。当计算结果裂缝超过限值时,应进行调整;提高混凝土标号、增加板的厚度、选用直径小的钢筋及增加钢筋用量均可减小裂缝宽度。当增加钢筋用量时,为节约钢材,调整后板的裂缝宽度,对于楼面应控制在0.25mm至0.30mm之间;对于屋面应控制在0.15mm至0.2mm之间。建议板布筋间距相对统一,以利施工;支座负筋与跨中配筋相差不宜超过一级,如跨中配筋Φ8@150,则支座配筋为Φ10@150;过大差距不符合混凝土实际受力特点。尤其是支座负筋的有效高度很难保证。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10.1.9条 在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现浇板区域内,钢筋间距宜取为150~200mm,并应在板的未配筋表面布置温度收缩钢筋。板的上、下表面沿纵、横两个方向的配筋均不宜小于0.1%。

温度收缩钢筋可利用原有钢筋贯通布置,也可另行设置构造钢筋网,并与原有钢筋按受拉钢筋的要求搭接或在周边构件中锚固。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屋面)板及砌筑墙体的设计与施工规程》第2.2.1条 板的厚度:当板内敷设有PVC管线时,楼面板厚不应小于90mm,屋面板厚度不应小于100mm。板内管径不得大于板厚的1/3,交叉处PVC管重迭不应超过二层,且所占高度不大于板厚的1/2。板厚度与跨度的最小比值(h/Lo)宜按表2.2.1控制。

更多内容进入:

威廉希尔app 建筑考试频道 2012年建筑类在线模拟考试

<--岩土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