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召开的国土资源部第十八期市长专题研究班上,国土资源部副部长鹿心社提出,要加强土地利用规划的公众参与,遵循公开、民主原则,建立健全公众参与制度,提高规划透明度,使土地利用规划真正成为大众的规划,这理当成为正在开展的全国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编修的宗旨。
经国务院同意,今年第三季度要完成大部分省级规划的审查报批,年底前完成大部分报国务院审批的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审查报批,力争到明年底基本完成地方各级规划修编。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主要原则,包括坚持严格保护耕地,合理控制建设用地规模,统筹安排生活、生态和生产用地。要真正贯彻这些原则,关键的保障措施之一,就是使土地利用规划真正成为大众的规划。
首先,要严格保护耕地,需要依靠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农民在耕保第一线,耕地是他们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据国土资源部、农业部等部门的数据,长期以来,农民信访大多数涉及耕地问题。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激发了各地推动农村土地改革的极大热情,为此国家正加快推进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编修。在此情况下,必须按照中央的要求,确保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编修“村村上墙”,接受农民监督,保障农民权益。
其次,要在加快发展的同时合理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必须让土地利用规划接受社会的广泛监督。当前的“保增长、扩内需”政策,要求土地利用规划工作积极跟进。在此过程中,重大工程项目的用地方案,要按程序接受专家评审监督,及时依法公布有关信息;对于占地用地规模、单位建设用GDP及环境影响评估等,也要主动接受专家学者、社会公众的监督,以切实加快我国土地利用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挖潜、由粗放低效向集约高效转变。
再其次,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编修,强调统筹安排生活、生态和生产用地,优先保护自然生态空间的原则,这同样需要大众的监督。长期以来,由于普遍不重视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建设“倒逼”土地规划,生活区与生产区、生态区不衔接,许多居住区域与就医、教育、娱乐设施脱节,城建只能以高昂的成本“打补丁”。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教训,土地利用规划科学合理的最好保障之一,就是通过大众参与,来避免出现土地利用规划“纸上画画、墙上挂挂”的局面。
相关阅读:分类盘活闲置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