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中心城区规划216处避难场所

2011-12-08 17:35:46 来源:互联网 字体放大:  

【编者按】一旦有地震等灾害发生,如何迅速安置灾民?居民应该就近前往哪里避难?昨天,记者从规划部门了解到,为提高南昌市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合理布局应急避难疏散场所,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南昌市城乡规划局委托南昌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总院编制了《南昌市中心城区应急避难疏散场所规划》,目前正在进行公示……
 

避难场所主要

选址开阔场地

应急避难场所是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一项灾民安置措施,是现代化大城市用于民众躲避火灾、爆炸、洪水、地震、疫情等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安全避难场所。

有关工作人员介绍,南昌市规划应急避难场所用地,选择主要为现状及已经规划的公园、公共绿地、广场、大中专院校、中小学体育场馆、社会停车场等开阔场所,并覆盖全市各人员密集场所区域。

据了解,南昌市所规划的市级避难场所有15个、铁路站场4个、应急港口4个。同时,南昌市区的主要交通道路被规划为一级应急通道、二级应急通道和三级应急通道,与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形成中心城区应急避难场所体系框架。

中心城区规划15处Ⅰ类避难场所

记者了解到,中心城区规划的Ⅰ类、Ⅱ类应急避难场所有216处。规划的Ⅰ类应急避难场所有15处,其中,红谷滩新区有3处,为江西财经大学(2处)、国体中心;朝阳新城有3处,为体育公园、云飞路第一学校、南昌市第一中学(新校);老城区1处,为八一体育场;城南地区有2处,为城南体育中心、城南中心公园;城东地区有6处,为艾溪湖湖滨绿地(3处)、现代职业学院、机械职工大学、奥林匹克公园。

记者了解到,I类应急避难场所是指占地面积较大,可以设置食品、药品、饮用水等物资库,并配备通信设施的避难场所。这些应急避难场所主要建在大型绿地。

避难场所要设置醒目指示牌

我市提出,要加强社区灾害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各县(区)要结合城市建设规划,通过确认、新建或加固等方式,将社区内的学校、体育场、公园绿地和广场等场所设定为社区灾害应急避难场所。特别是多灾易灾地区,每个社区至少须建立1个避难场所,要在避难场所建设之前即开展有关培训,让社区干部群众懂得如何建设避难场所。

避难场所应按国家相关标准具备供水、供电、公厕等基本生活保障功能。同时,要明确避难场所位置、可安置人数、管理人员等信息,标明救助、安置和医疗等功能分区,在避难场所、关键路口等位置设置醒目的安全应急标志或指示牌,引导社区居民在紧急时能够快速到达社区灾害应急避难场所。加强应急避难场所的日常维护和管理,确保灾害一旦发生,能立即投入使用。

避难场所分布

老城区最密集

除了规划的15处Ⅰ类应急避难场所,我市中心城区其他的公园、公共绿地、大中专院校及中小学体育场馆,则被规划为Ⅱ类应急避难场所。从规划图上,记者看到,南昌老城区的Ⅱ类应急避难场所最密集。

老城区的豫章中学、南昌十中、阳明公园、八一中学、建德观小学、医学院、八一公园、市卫校、东湖小学、南昌二中、省体育馆、八一广场、孺子亭公园、三眼井中学等,都被辟为Ⅱ类应急避难场所,让居民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应急避难场所。记者了解到,灾害发生后,市民步行30分钟就能找到应急避难所。

灾后8小时内

灾民得到救助

此外,记者了解到,我市还出台了加强城乡社区综合减灾工作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出,经过5年左右时间的努力,使我市城乡社区综合减灾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包括:每个社区至少有一支减灾志愿者队伍和1名灾害信息员;社区综合灾害应急预案编制率达100%,社区居民防灾避灾、自救互救知识普及率达80%以上; 社区综合减灾设施、装备基本具备,社区避难场所布局合理,基本满足应急避险需要,灾害损毁民房恢复重建普遍达到规定的设防标准;自然灾害发生8小时之内,保证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初步救助;全市范围内争创20个国家级和100个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更多内容进入:

2012年建筑类在线模拟考试

 

<--注册城市规划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