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彩电企业推迟赴台采购

2012-08-22 12:25:42 字体放大:  

【编者按】威廉希尔app 为大家提供了内地彩电企业推迟赴台采购,仅供考生参考!

原定6月初赴台采购面板的9家内地彩电厂商的采购负责人推迟了赴台的行程。“遇到了一些麻烦,最快也要7月初才能启程了。”昨日,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郝亚斌告诉记者。“今年彩电企业赴台采购有可能成为最后一次集中采购。”奥维咨询零售研究中心副总监赵茂军表示,今年液晶面板市场没有出现大家担心的“面板荒”,因此原本有意采购的内地彩电厂商对此行的兴趣大打折扣。

彩电产业战略转型

去年,内地采购团原计划采购22亿美元的LCD相关组件,最终采购总额达44亿美元。

液晶面板、LED芯片一直是彩电最大的两项成本支出,占到整机成本的一半以上。此前液晶面板一直被三星、LG、夏普、奇美等10家外资企业把控。据了解,作为下游企业的国内彩电厂商,有时为抢购面板甚至不惜自己抬高价格。“苹果等美国大客户尚需承受高额面板,中国企业的拿货价格要比苹果等高出 10%以上。”

今年5月18日,发改委网站挂出《关于2010年继续组织实施彩电产业战略转型产业化专项的通知》,以促进彩电产业结构调整,完善上游配套产业链。

去年国务院的公布电子信息产业振兴规划,让各地高世代液晶面板项目纷纷出炉。这次振兴规划中提出要扶持的是平板显示关键配套材料研发及产业化,如液晶面板配套的彩色滤光片、偏光片、液晶材料、驱动IC、背光源等,等离子面板配套的玻璃基板、感光电极浆料、荧光粉等,以及OLED面板配套的玻璃基板、高纯有机材料、湿化学品等。

国内厂商进军上游

与三星、LG、夏普等外资彩电品牌企业一贯坚持全产业链思路不同,国内家电企业近两年才开始向上游部子,力争摆脱“彩电组装企业”的局限。

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表示,目前国内家电产品所用的LED元器件受制于台湾厂商,因此国内企业的价格调控能力很弱,所以企业布局上游产业链是必然选择。但因为建立上游基地耗资巨大,所以企业行动仍相当谨慎。

从2008年开始,TCL、创维、长虹、康佳、清华同方等国内企业纷纷进军上游,建立自己的液晶模组生产线。

对于液晶模组上游的液晶面板产业,据了解,目前国内彩电厂商中,只有TCL拥有液晶面板生产线。

陆刃波表示,如果说彩电企业大举进军上游产业是无奈之举,那么彩电企业必须加快这一过程,随着液晶快速普及以及OLED的蓬勃兴起,液晶面板最佳投资时间稍纵即逝。

“现在感觉已经有点晚了。最近两年,液晶电视市场起得比较快。特别是去年,市场意料之外的好。这种高端产业,行业景气度很可能一两年就过去了。”中华液晶网高级分析师张新岗此前曾对媒体表示。

高世代项目审批收紧

同时,各地的投资热情也不再被“纵容”。今年初,工信部和发改委联合下发《2010-2012年平板产业发展规划》,将国内高世代(六代及以上)液晶面板生产审批权从地方收回,开工项目必须获得发改委和工信部审批。

目前,中国大陆的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中,至今已有北京京东方、昆山龙飞光电和TCL着力打造的深圳华星光电这三条8.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被正式批准,其他正在等待获批的高世代项目多达5个:合肥京东方液晶面板线、南京夏普液晶面板线、苏州三星液晶面板线、广州LG液晶面板线以及成都富士康液晶面板线。

IDG数据显示,液晶面板的供求关系在2009年春季至2010年中期的1年多时间里,一直处于“供不应求”及“供需平衡”的状态。但专家预计,到2012年中国本土及外资企业的大量生产线“开始量产”时,整个液晶面板产业将“陷入供给过剩局面”。

奥维咨询零售研究中心副总监赵茂军称,国内目前还没有制造液晶面板的技术,主要还是引进台湾技术,一旦技术引领者带动行业技术升级,国内液晶面板企业可能又要陷入被动。“但即便如此,企业进军上游也是必然选择。现在不投,将来会更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