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威廉希尔app 为您推荐的关于2013年一级建造师辅导资料:项目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和运行的内容,希望在您备战一级建造师时给予您帮助!
1Z204022 项目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和运行
为了有效地进行系统、全面的质量控制,必须由项目实施的总负责单位,负责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实施质量目标的控制。
一、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体系的性质、特点和构成
(一)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体系的性质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体系既不是业主方也不是施工方的质量管理体系或质量保证体系,而是建设工程项目目标控制的一个工作系统,具有下列性质:
1.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体系是以工程项目为对象,由工程项目实施的总组织者负责建立的面向项目对象开展质量控制的工作体系;
2.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体系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组织的一个目标控制体系,它与项目投资控制、进度控制、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等目标控制体系,共同依托于同一项目管理的组织机构;
3.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体系根据工程项目管理的实际需要而建立,随着建设工程项目的完成和项目管理组织的解体而消失,因此,是一个一次性的质量控制工作体系,不同于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
(二)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体系的特点
与建筑企业或其他组织机构按照GB/Tl9000--2008族标准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相比较,不同如下:
1.建立的目的不同
2.服务的范围不同
3.控制的目标不同
4.作用的时效不同
5.评价的方式不同
举例:2010年第38题
关于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三版教材发生了变更)
A、项目质量控制系统建立的目的是为了建筑业企业的质量管理
B、项目质量控制系统的目标就是某一建筑业企业的质量管理的目标
C、项目质量控制系统仅服务于某一个承包企业或组织机构
D、项目质量控制系统是一次性的质量工作系统
(三)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体系的结构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体系,一般形成多层次、多单元的结构形态,这是由其实施任务的委托方式和合同结构所决定的。
1.多层次结构
多层次结构是对应于建设工程项目工程系统纵向垂直分解的单项、单位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体系。在大中型工程项目尤其是群体工程项目中,第一层次的质量控制体系应由建设单位的工程项目管理机构负责建立;在委托代建、委托项目管理或实行交钥匙式工程总承包的情况下,应由相应的代建方项目管理机构、受托项目管理机构或工程总承包企业项目管理机构负责建立。第二层次的质量控制体系,通常是指分别由建设工程项目的设计总负责单位、施工总承包单位等建立的相应管理范围内的质量控制体系。第三层次及其以下,是承担工程设计、施工安装、材料设备供应等各承包单位的现场质量自控体系,或称各自的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系统纵向层次机构的合理性是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目标、控制责任和措施分解落实的重要保证。
2.多单元结构
多单元结构是指在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总体系下,第二层次的质量控制体系及其以下的质量自控或保证体系可能有多个。这是项目质量目标、责任和措施分解的必然结果。
二、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过程,实际上就是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总目标的确定和分解过程,也是建设工程项目各参与方之间质量管理关系和控制责任的确立过程。
(一)建立的原则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遵循以下原则:
1.分层次规划原则
分层次规划,是指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总组织者(建设单位或代建制项目管理企业)和承担项目实施任务的各参与单位,分别进行不同层次和范围的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体系规划。
2.目标分解原则
将工程项目的建设标准和质量总体目标分解到各个责任主体,明示于合同条件。
3.质量责任制原则
应按照《建筑法》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界定各方的质量责任范围和控制要求。
4.系统有效性原则
应从实际出发,建立项目各参与方共同遵循的质量管理制度和控制措施,并形成有效的运行机制。
(二)建立的程序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过程,一般可按以下环节依次展开工作。
1.确立系统质量控制网络
首先明确系统各层面的建设工程质量控制负责人。一般应包括承担项目实施任务的项目经理(或工程负责人)、总工程师,项目监理机构的总监理工程师、专业监理工程师等,以形成明确的项目质量控制责任者的关系网络架构。
2.制定质量控制制度
包括质量控制例会制度、协调制度、报告审批制度、质量验收制度和质量信息管理制度等。形成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体系的管理文件或手册,作为承担建设工程项目实施任务各方主体共同遵循的管理依据。
3.分析质量控制界面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体系的质量责任界面,包括静态界面和动态界面。一般说静态界面根据法律法规、合同条件、组织内部职能分工来确定。动态界面主要是指项目实施过程中设计单位之间、施工单位之间、设计与施工单位之间的衔接配合关系及其责任赳分,必须通过分析研究,确定管理原则与协调方式。
举例:2010年第37题
建立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时,确定质量责任静态纠偏的依据是法律法规、合同条件和( )。
A、设计与施工单位间的责任划分 B、质量管理的资源配置
C、 组织内部职能分工 D、质量控制的
4.编制质量控制计划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总组织者,负责主持编制建设工程项目总质量计划。
(三)建立质量控制体系的责任主体
一般情况下,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体系应由建设单位或工程项目总承包企业的工程项目管理机构负责建立;在分阶段依次对勘察、设计、施工、安装等任务进行分别招标发包的情况下,该体系通常应由建设单位或其委托的工程项目管理企业负责建立,并由各承包企业根据项目质量控制体系的要求,建立隶属于总的项目质量控制体系的设计项目、施工项目、采购供应项目等分质量保证体系(可称相应的质量控制子系统),以具体实施其质量责任范围内的质量管理和目标控制。
三、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体系的运行
(一)运行环境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体系的运行环境,主要是指以下几方面为系统运行提供支持的管理关系、组织制度和资源配置的条件:
1.建设工程的合同结构
2.质量管理的资源配置
3.质量管理的组织制度
(二)运行机制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体系的运行机制,是由一系列质量管理制度安排所形成的内在能力。运行机制是质量控制体系的生命,要为系统的运行注入动力机制、约束机制、反馈机制和持续改进机制。
1.动力机制
动力机制是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体系运行的核心机制,它来源于公正、公开、公平的竞争机制和利益机制的制度设计或安排。这是因为建设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是由多主体参与的价值增值链,只有保持合理的供方及分供方等各方关系,才能形成合力,是建设工程项目成功的重要保证。
2.约束机制
约束机制取决于各主体内部的自我约束能力和外部的监控效力,构成了质量控制过程的制衡关系。
3.反馈机制
运行状态和结果的信息反馈,是对质量控制系统的能力和运行效果进行评价,并为及时作出处置提供决策依据。
4.持续改进机制
在建设工程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范围和不同的主体之间,应用PDCA循环原理展开质量控制,同时注重抓好控制点的设置,加强重点控制和例外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