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3】
1.背景材料:
某市外环路全长51.4km,其中,北外环路总长10.56km,规划路面宽度为50m,路基平均填土高度13m。该路段因沿黄河大堤,地下水位高(现有黄河河床标高比路面设计高程高出2~3m),而且处于雨期积水地区,土质大部分为黄河粉砂土,少量粉质黏土,全线均为软弱路基地段(地基承载力平均10~80kPa)。因此,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共同研究,依据当地材料状况、施工条件与工期要求,采用以下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
(1)土工织物铺垫。Kl+780~Kl+980,长200m路段地下水位高,土质差,苇根很多而深,采用带眼双面胶无纺布(150~200g/m2,抗拉强度为2050kN/m)铺垫。
(2)K6+200~K6+350,长l50m,位于黄河沉砂池上,粉砂土质、含水量大,地下水位高,采用孔深l~1.2m,间距60cm,梅花形摆排的灰砂桩挤密。灰砂桩施工时工艺程序如下:平地→φ12铁杆掏孔一加料(生石灰块+水泥+大粒黄砂)一捣实。
2.问题:
(1)土工织物一般应该铺垫在什么位置?有什么具体作用?
(2)灰砂桩施工时工艺程序是否完备?如果不完备请写出完备的工艺程序。
【案例4】
1.背景材料:
某山岭区一级公路在进行道路土方路堤填筑时,由于横断面现状地形与设计图偏差较大,且填料较松散,为保证路堤边坡稳定,施工方提出在此处增设一段重力式挡土墙。设计方现场勘察后认为适于此地的挡墙应为加筋土挡墙,其主要原因是地基承载力不够。
2.问题:
(1)简要叙述重力式挡墙的类型及特点。
(2)设置加筋土挡墙的理由是否合理?简述其施工工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