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知识点八

2014-08-27 10:32:50 字体放大:  

掌握地下水水质现状的评价内容

⑴根据现状监测结果进行最大值、最小值、均值、标准差、检出率和超标率的分析。⑵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应采用标准指数法进行评价。标准指数>1,表明该水质参数已超过了规定的水质标准,指数值越大,超标越严重。标准指数计算公式分为以下两种情况:①对评价标准为定值的水质因子,其标准指数法公式为:Pi=Ci/CSi 式中:Pi—第i 个水质因子的标准指数,无量纲;Ci—第i 个水质因子的监测质量浓度值,mg/L;CSi—第i 个水质因子的标准质量浓度值,mg/L。②对于评价标准为区间值的水质参数其标准指数式为:

PpH=(7.0-pHi)/(7.0-pHsd) pHi≤7时;PpH=(pHi-7.0)/(pHsu-7.0) pHi>7时

地下水EI预测

掌握地下水EI预测的原则与范围

⑴预测原则:

①CP地下水EI预测应遵循HJ2.1 中确定的原则进行。考虑到地下水环境污染的隐蔽性和难恢复性,还应遵循环境安全性原则,预测应为评价各方案的环境安全和EP措施的合理性提供依据。

②预测的范围、时段、内容和方法均应根据评价工作等级、工程特征与环境特征,结合当地环境功能和环保要求确定,应以拟建项目对地下水水质、水位、水量动态变化的影响及由此而产生的主要环境水文地质问题为重点。

③Ⅰ类CP,对可研和评价中提出的不同选址(选线)方案、或多个排污方案等所引起的地下水环境质量变化应分别进行预测,同时给出污染物正常排放和事故排放两种工况的预测结果。

④Ⅱ类CP,应遵循保护地下水资源与环境的原则,对可研中提出的不同选址方案、或不同开采方案等所引起的水位变化及其影响范围应分别进行预测。

⑤Ⅲ类CP,应同时满足③和④的要求。

⑵预测范围:地下水EI预测的范围可与现状调查范围相同,但应包括保护目标和EI的敏感区域,必要时扩展至完整的水文地质单元,以及可能与CP所在的水文地质单元存在直接补排关系的区域。预测重点应包括:①已有、拟建和规划的地下水供水水源区。

②主要污水排放口和固体废物堆放处的地下水下游区域。

③地下水EI的敏感区域(如重要湿地、与地下水相关的自然保护区和地质遗迹等)。

④可能出现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的主要区域。

⑤其他需要重点保护的区域。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依据我国地下水水质现状、人体健康基准值及地下水质量保护目标,并参照了生活饮用水,工业、农业用水水质最低要求,将地下水质量总共划分为( C )。

A 三类 B 四类 C 五类 D 六类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依据我国地下水水质现状、人体健康基准值及地下水质量保护目标,并参照了生活饮用水、工业、农业用水水质最低要求,将地下水质量总共划分为五类,其中( C )地下水以人体健康基准值为依据,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及工、农业用水。

A Ⅰ类 B Ⅱ类 C Ⅲ类 D Ⅳ类

<--环境影响评估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