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环境影响评价师《技术方法》要点提炼(十一)

2014-04-24 16:10:43 字体放大:  

威廉希尔app 为您整理了2014年环境影响评价师《技术方法》要点提炼,希望能给您的备考带来帮助!

微波消解试样的原理

称取0.2克-1.0克的试样置于消解罐中,加入约2mI的水,加人适量的酸。通常是选用HNO3、HCI、HF、H2O2等,把罐盖好,放入炉中。当微波通过试样时,极性分子随微波频率快速变换取向,2450MHz的微波,分子每秒钟变换方向2.45×109次,分子来回转动,与周围分子相互碰撞摩擦,分子的总能量增加,使试样温度急剧上升。同时,试液中的带电粒子(离子、水合离子等)在交变的电磁场中,受电场力的作用而来回迁移运动,也会与临近分子撞击,使得试样温度升高。这种加热方式与传统的电炉加热方式绝然不同。

(1)体加热。电炉加热时,是通过热辐射、对流与热传导传送能量,热是由外向内通过器壁传给试样,通过热传导的方式加热试祥。微波加热是一种直接的体加热的方式,微波可以穿入试液的内部,在试样的不同深度,微波所到之处同时产生热效应,这不仅使加热更快速,而且更均匀。大大缩短了加热的时间,比传统的加热方式既快速又效率高。如:氧化物或硫化物在微波(2450MHz、800W)作用下,在1min内就能被加热到摄氏几百度。又如二氧化锰1.5克在 650W微波加热1min可升温到920K,可见升温的速率非常之快。传统的加热方式(热辐射、传导与对流)中热能的利用部分低,许多热量都发散给周围环境中,而微波加热直接作用到物质内部,因而提高了能量利用率。

(2)过热现象。微波加热还会出现过热现象(即比沸点温度还高)电炉加热时,热是由外向内通过器壁传导给试样,在器壁表面上很容易形成气泡,因此就不容易出现过热现象,温度保持在沸点上,因为气化要吸收大量的热。而在微波场中,其 “供热”方式完全不同,能量在体系内部直接转化。由于体系内部缺少形成气“泡”的“核心”,因而,对一些低沸点的试剂,在密闭容器中,就很容易出现过热,可见,密闭溶样罐中的试剂能提供更高的温度,有利于试样的消化。

(3)搅拌。由于试剂与试样的极性分子都在2450MHz电磁场中快速的随变化的电磁场变换取向,分子间互相碰撞摩擦,相当于试剂与试样的表面都在不断更新,试样表面不断接触新的试剂,促使试剂与试样的化学反应加速进行。交变的电磁场相当于高速搅拌器,每秒钟搅拌2.45×109次,提高了化学反应的速率,使得消化速度加快。由此综合,微波加热快、均匀、过热、不断产生新的接触表面。有时还能降低反应活化能,改变反应动力学状况,使得微波消解能力增强,能消解许多传统方法难以消解的样品。

用海水做树脂再生还原剂和溶剂

1.锅炉水软化中,用海水作为离子交换树脂再生还原剂,工业低压锅炉的给水处理中,多采用阳离子交换法也就是钠离子交换法,当原水经过钠型离子交换树脂层时,水中的钙、镁离子和树脂中钠离子进行交换,从而达到水质软化的目的。

在钠离子交换过程中,当软水的硬度超过规定标准时,即表明交换树脂已失去交换能力,需用食盐溶液对交换树脂进行再生还原,使其恢复交换能力。工厂企业的低压锅炉软水处理工艺中,传统的方法是采用自来水配制5-8%浓度的食盐溶液,对树脂进行再生还原。为了节水,沿海城市采用海水作为还原剂取得了成熟的经验。

2.海水化盐制碱工业的主要原料之一是原盐(氯化钠)在制碱工艺中将固体食盐用海水溶解成为饱和盐水。每生产一吨纯碱需要饱和盐水5m3、从而可从海水中回收氯化钠120-150kg,仅此一项,青岛碱厂年节省食盐2.4-2.7万t,同时节约了大量淡水。天津碱厂每小时化盐用海水190m3,年节盐175万t。

地下水环境监测措施

建设单位要建立和完善水环境监测制度,对厂区及周边地下水进行监测。监测点布置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以建设厂区为重点,兼顾外围:厂区内可能的污染设施如有毒原料储罐、污水储存池、固废堆放场地附近均需设置监测点。

②以下游监测为重点,兼顾上游和侧面。

③对地下水进行分层监测,重点放在易受污染的浅层潜水和作为饮用水源的含水层,兼顾其他含水层。

④地下水监测每年至少两次,分丰水期和枯水期进行,重点区域和出现异常情况下应增加监测频率。

⑤水质监测项目可参照《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和《地下水质量标准》,可结合地区情况适当增加和减少监测项目。监测项目必须包括建设项目的特征污染因子,例如,对炼油厂的监测项目必须包括石油烃、苯、二甲苯等特征污染物。

水污染防治的工程措施

要进行地下水长期监测。一旦发现地下水污染,就应及时采取措施,查清污染来源与途径,采用帷幕灌浆、截流、抽水等措施,排出被污染的地下水或对污染地下水进行修复,防止其继续扩展。具体措施如下:

1.地下水分层开采

开采多层地下水时,各含水层水质差异较大的,应当分层开采;在地下水已受污染地区,禁止已污染含水层和未被污染的含水层的混合开采;进行勘探等活动时,须采取防护性措施,防止串层,造成地下水污染。

2.防渗措施

工程防渗是为了防止建设项目产生的废水、污水和固废淋滤液渗入地下水而必须采取的防范措施。防渗采用的材料包括黏土、沥青、水泥砼、聚乙烯膜等。HDPE防渗膜、LDPE柔性防水膜、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应用于生活垃圾填埋场、工业垃圾填埋场、危险废弃物填埋场、废弃物填埋、固体废弃物填埋、尾矿填埋、废渣场填埋、尾矿山防渗等固废、危废填埋项目。

不同的工程项目,具有不同的工程防渗要求。例如,对于城镇垃圾填埋,我国颁布了《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防渗系统工程技术规范》(CJJ 113-2007),对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防渗材料、工程结构和施工提出了具体的规定。不仅要求填埋场要设有黏土、沥青、高效防渗膜、水泥等多层防渗措施,还规定必须设有地下水和淋滤液的收集导排系统和渗滤液处理设施。渗滤液收集导排系统主要由设置在底部防渗层上的排水层、集水盲沟和竖向石笼组成,各垃圾层的渗滤液进入附近的石笼或流到底部坡面上,再经石笼或坡面流入主盲沟,随后经渗滤液收集主管进入集液井,最后进入渗滤液处理单元。

3.污染物的清除与阻隔措施

对于地表泄漏的污染物,一般采用地面挖去的清除措施。例如,原油和成品油泄漏地表后,应尽快将地表污染的土层挖去,运往规定地域处理。对于已经进入地下水的污染物,可采取抽水方式抽出污染物,然后再处理。也可采取地下帷幕灌浆等物理屏蔽方式阻隔地下水污染物。对于可以修复的地下水污染,可采用地下反应墙进行修复。具体如下:

(1)屏蔽法。

屏蔽法是建立各种物理屏蔽,将受污染的地下水体圈闭起来,以防止污染物进一步扩散蔓延。常用的是灰浆帷幕法,即用压力将灰浆灌注,在受污染的水体周围形成一道帷幕,从而将受污染的水圈闭起来。

其他物理屏蔽法还有泥浆阻水墙、板桩阻水墙、块状置换、膜合成材料帷幕屏蔽法等。原理与灰浆帷幕法相似。

物理屏蔽法只有在处理小范围的污染时才可考虑作为一种永久性封闭方法。多数情况下只是在地下水污染治理的初期,被作为一种临时性的控制方法。

(2)抽出处理法。

抽出处理法是治理地下水石油类污染的常规方法。该方法是根据污染物密度小而浮于地下水面附近的特点,抽取含水层中地下水面附近的地下水,从而把水中的污染物带回地表,然后用地表污水处理技术净化抽取出的水。

为了防止大量抽水导致的地面沉降,或海水、咸水入侵,还得把处理后的水注入地下水中。此方法应用初期取得了良好成效,后来随着地下水中有机污染物种类的增多,这种方法的弱点曰益显现出来。因为它虽能去除有机污染物中的轻非水相液体,却对重非水相液体的治理效果甚微。此外,地下水系统的复杂性和污染物在地下的复杂行为常常干扰此方法的有效性。

(3)地下反应墙。

这是近几年才兴起的新技术。反应墙是人工构筑的一座具有还原性的墙。在地下水治理中,沿垂直地下水流向设置一堵反应墙,当地下水流通过反应墙时,反应墙与污染水流中的有机污染物发生反应而达到降解有机物的目的。在现场应用时,可采用墙体下游抽水或注水的方法来控制地下水通过墙体的流速,从而使地下水中的有机污染物通过墙体时与墙体充分反应,以达到彻底治理地下水的目的。

<--环境影响评估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