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希尔app 教师频道编辑为参教师资格考试的考生搜集整理了:两年考研路,与法硕战友共勉等信息,祝愿广大考生取得满意的成绩。
我本人经过二战法硕,结果误打误撞调剂STL成功,把其中的酸甜苦辣和经验教训拿出来和09的战友们一起分享,千万别走我走过的弯路怪路。
先来看看我第一年的复习经历,实在惨不忍睹!我本科在北京一所不知名的普通二本搞笑,学习信息系统和信息管理专业,本来是打算考本专业的,从2月到5月底一直在看数学,有一天在图书馆看高数下册,加上天气闷热,实在没心情看了,就拿出**送的一些专业介绍资料看。法律硕士一栏立刻吸引了我的注意——不考数学!相信有很多战友都和我有同感,从信管跳到法硕,在5月份抉择确实有些困难,开始复习一个新的专业的确有些晚了,经过一番考虑决定挑战一下自己,放弃了原来的打算。那几天成天在信管和法硕之间徘徊,脑子都懵了,决定考法硕后竟然忘记了上网先查查关于法硕的资料,只觉得时间紧迫要赶紧看书了,记得宣传材料上说法硕专业课里有民法,就在图书馆借了本华政的民法教材,大约过了一个月,稀里糊涂的看了一遍,确一点印象也没有。还好在这时同学介绍了一位考上清华法硕的学长,在他的介绍下第一次知道了还有指南这本书!现在看来相当不可思议!
从6月开始才改邪归正了,用指南进行复习,刑民只能说留下了一些模糊的印象,最有意思的是法理,看了两遍以后感觉一点印象都没有……8月上了万国的暑期班,在班上知道了分析这本书,其实第一年的复习应该从8月算起,之前都是瞎忙活了。10月中旬开始做习题,差点吓哭自己,感觉之前的书都白看了,正确率只有40%左右,后来买了老大的加强版(那时还没有1000题和10套题),结合自己的笔记,也算是有了一个歪歪扭扭的知识框架。在公共课方面因为复习因为专业的缘故,投入的时间少,和后来的成绩都是成正比的。进入12月开始背诵以后,因为看到很多战友都说综合课偏难怪,重心往综合上靠了,结果本来就不怎么地的基础课更是无暇照顾,最长的时间竟然有1周没有看刑民!结果可想而知,政治59,英语61,基础94,综合116,330,第一年报人大,差10分。很多认识的人都说我可惜,再努把力就上去了,其实以第一年的复习状况和方法这应该已然是极限了。
这一年的复习经历可以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反面教材,再一个个错误中酝酿最后的苦果。初期接触指南后发觉自己信息过少,于是乎再网上查找往年的报考资料,到后来关注报考人数,没少浪费复习时间;指南和分析都接触得太晚,反而在一本民法本科教材上消耗了一个月的时间;上暑期班前准备远远不够,听得云里雾里,第二年再上串讲班时想想上年的听课经历自己都觉得惭愧;看书效率不高是一大顽症,因为第一次接触法学的内容再加上一些专有名词,每门课看懂的东西并不多,因而看书的过程中不够耐心,后期自己明白的多一些了,效率才慢慢上去;习题做得太晚,经过两年的复习,我很赞同早点做题,看书复习和做题配套着进行,都是第一年血得教训!后期复习缺乏计划性,因为在专业上用的时间多,公共课一直没有补上来,加之处在一个松散的考研复习环境中,竟然没有因为这个紧张起来,冲刺阶段的时间分配更是不合理,综合明显用了过多的时间。总之,希望各位战友能从我身上吸取一些教训,调整自己的复习。
第二年的复习相对来说就轻松一些了,五月写完论文就开始半工半读的二战复习,这个状态一直持续到10月,之后开始全职复习。前期主抓刑民和英语,刑法看指南的分则和分析的总则,民法主要看分析,兼顾参考指南(主要是一些分析不够详细的地方),两本参考书区别之处一律从分析。英语看真题和220,参考书的选择可能各有所异,我们也很难说一本书比另一本书好或坏多少,关键是你做了多少,掌握了多少,我见过同校战友有的参考书都快考研了还像新买的,试问当初花很大力气去咨询该买哪本书有什么用呢?我倒觉得这些英语参考书的文章大多取自英美主流报刊,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语言的机会,只是各个书的编者出题上有些差异,不必过分考究了。这一年看书比较早,在指南和分析出了新版之后,大幅修改了去年做得笔记,配套练习上市之后,就开始做了。10月买了老大的三本教材,1000题做完的早,10套题是12月中下旬开始做得,当时的考虑是可以比较真实的检验一下自己的水平,现在看来10套题做完了,检验是为了查缺补漏,再临近考试的时间这么做有些仓促。 第二年也并不是一帆风顺,11月有段时间阅读总错10个以上,急得都哭了心想这回完了,狠下心放了半天假,大餐一顿看了几部电影,慢慢把英语的信心找回来,但是写作给后来的成绩拉了分;政治大题准备不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那道题写成了另外一道题的答案;专业课的细节处理的不够好,后来还看了一些司考的书,刑民的几十几讲两本,现在看来非常冒险和愚蠢,时间多也不是这么用的,要看这些书也得趁早,后期一定得立足分析真题和做过的习题(不用新做了)。二战375,报北大,属于非常背的几名战友之一,和本部分数线差一分,而且还是在误认为分数线是365分后的24小时就接到了分数线是376的消息,大喜大悲啊......顺便说一句,当时论坛很多战友攻击然成疯学长放假消息骗大家,本来要发帖回击的后来忙复试给耽误了,今天一并补上,然学长已经是北大法硕了,实在找不出理由放假消息涮大家,质疑的心情可以理解,言语攻击的确是有失风范了!
对于STL也早有了解,当时是因为学费的原因选择了本部,在知道分数线变更的消息后,经过考虑和查找信息,渐渐喜欢上了新生的STL,也想当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之一。准备复试的时间不到一周,先用了两天练习常用对话什么的,找找语音语调,两年的复习英语口语耽误大了,这两天每天口语的联系时间有10个小时左右。然后就开始模拟考官的问题,自问自答,我本科学计算机多一些,在知识产权领域准备多一些,像同学借我作业改个变量名就成他的作业交上去太长见了,微软的差别定价也让我愤慨,应该说在面试中表达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特别是提到Vista在美国卖200$在中国却要2800元,强烈表示了不满,但同时也承认盗版是非法这条底线,我提出知识产权法不应该一味保护生产者的利益,这个观点应该是得到了面试老师的认可。整个面试的过程比较轻松,虽然准备了很多,但用上得不多,但没有先前地准备是不可能说出面试时的内容,准备的过程更是一个唤醒记忆的前奏。面试的心态很重要,我是后来知道调剂生中也淘汰了不少,之前觉得反正人没招够,应该是不会淘汰多少吧,整个面试过程没有背什么心里包袱,不想考研时每天失眠,估计当时先知道高淘汰率消息,结果就不妙了。所以说,各位战友无论面对什么样的难关,信心一定要足,哪怕是面对一个没有准备的问题也要有勇气说NO,在慢慢分析你的理由。
通过两年的复习,感觉法硕考试的要在"背"上下功夫,但有不能指望背分高分,在刑民中一些容易混淆的地方多考虑一下法条为什么这样规定,毕竟法律是从生活中总结出来的,有生命力的东西不可能靠死记硬背学好。
一点经验之谈,和各位战友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