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希尔app 教师频道编辑为参教师资格考试的考生搜集整理了:2003年法律硕士备考,我的鸡肋等信息,祝愿广大考生取得满意的成绩。
决定考研是很早很早的事情,大约是大二。我在一所师范院校里学经济学。其实我没有一丁点学经济学的细胞。但是,我有着成功的欲望。说实在的,我不愿意就这样平庸下去。我想,考研罢,不为什么,只是为了证明自己的优秀。
当初选择法硕可能是情非得已。我真正的爱好, 不在法律,而在中文。选择法律,就象我当初选择经济学一样,是一种很功利的选择。但我想,这次的选择应该是没错的,我坚定地认为,法律是我的最爱。
可以说在2002年6月之前我都复习得很认真。6月份之后,我在某政府机关实习了4个月。机关生活的无聊,让我意志消沉。我感觉到被我视为生命的法律在很多人眼中是如此的一钱不值,在实习的时候,我学会了如何圆滑,如何应付官场的各种不真诚。我对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动摇了。我想,在一个法治尚不是很健全的社会里,学习法律是要付出一定的代价的,这种代价是你以生命和尊严来捍卫着的信念和理想,是不容易被社会认可的,而且可能会背上“书呆子”、“脑壳不开窍”的骂名。
他们说法硕在各法学院都很受歧视,被当作二等公民,就业形势也很难。也难怪,内行的人会觉得你学得不精了,而宁肯要法学硕士,而外行的呢,也许压根儿不知道法律硕士的存在。对法硕的抱怨不仅来自一般的公众,而且来自已经在名牌法学院读法硕的师兄姐们。这到底让我彷徨了。
实习结束之后,我决定今年不再考研,明年再考,明年我将选择中文。为工作奔波了很久,因为,在这所很著名的师范院校里,非师范专业的就业状况是很难的。在拒绝了多家单位的邀请后,终于没有敌过北方某高校的邀请,我签约了。
后来我发觉我的签约是一个错误。以“理性”标榜的我,在这件事情上却处理得很意气用事。我感动于该单位的诚意,却忽视了很多在就业时本应考虑的东西。用现实的话来说,是我把自己贱卖了。而且,在我把协议书寄到该单位之后,该单位的态度前后判若两人。想到要在这样的单位中度过5年甚至8年,也许是一辈子,我不寒而栗。在心灵深处,出生于四川的我,更钟情与山明水媚的南方,对北方,我仍然不感相信那是我最终的归宿。而此时,四川的一所211高校和广西的一所省属重点院校都开出了相当优厚的条件,邀我加盟。
我说:“我不愿意违背我的原则,既然我已经签了约,我就得对我的承诺负责。但是,我和签约的高校曾约定,一旦我考研成功,合同自动解除。我可以争取考研场上的胜利,来对自己的过失做一次弥补。如果我考研成功,那么,一切都还有可商量的余地,如果没有,那么,我将信守我的诺言,去我签约的单位。”
其中一个单位说,好吧,我等你。
于是,我重新拾起了已经至少3个月没有看的书本,开始了最后的一搏。没有考研的朋友,或者即使是考研的朋友,或许都无法体会我当时的伤痛和惨烈,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悲壮。
那天,是公元2002年12月22日,离考研有且仅有26天时间。
尽管如此,我复习起来也不是特别困难。因为对于基本的内容,我是有一个宏观的把握的,我现在所做的,只是一种查漏补缺,然后再做赵秉志教授所遍的那本习题。(对于考法硕的同学,不管是今年的还是明年的,这本书都绝对是权威,尤其是它在答案后面所附的讲解,相当好。而我另外花了100元买的某著名出版社出的一套习题,却是漏洞百出,很让我不解,不过,我想大约是买到盗版了。)我对客观题有很好的把握,不管是基础课,还是综合课,都可以保持在65分左右。而主观题的准备是相当不充分的。在里考研最后的七天里,我被逼出了一个办法,被赵秉志那本习题上的主观题。现在想来,当时的决策是相当正确的,但很有一种孤注一掷的感觉。
最后7天我的光辉形象是这样的:整天蓬头垢面,拿一本书,站在教学楼最高层,象疯子一样地大声阅读、背诵。天气很冷,虽然这里并没有下雪,但是寒风刺骨,直往脖子里钻,到了最后两天,声音也被弄得完全沙哑。所性的是,这七天从未下雨,我也没有感冒。
最后一天背了黑博士的政治押题。脑中全是三个代表和十六大。
我是一个爱睡懒觉和习惯睡午觉的人,考验复习期间,我最大的成功也许就是完全改掉了这两个习惯。
上考场的时候,我的压力相当中,因为这是我人生中的一个转折,或许一道题的好坏就会影响我的一生,谁知道呢?
政治不如我想象中的难,但是我所猜的题,一道也没来。英语听力出了一点毛病,做阅读理解的时候很心不在焉,不过及格是没多大问题的,两门专业课,我的天!我当初买那本习题的时候还觉得它的价格太高了,现在我想,这本书不仅值30块,300块也值!除了案例分析不是原题外,其他主观题都有很大的相似性。
考完之后我大大松了一口气,连睡了一天,今天起床很晚,中午又睡了两个小时的午觉,看来,没有了考研,我的生活规律又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