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营销--假洋鬼子现形记

2012-09-14 17:25:27 字体放大:  

人们就很难想象,何以非要花重金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假洋鬼子”呢?为什么不老老实实的以真面目示人呢? 这种现象,抛去历史、文化、种族等等原因不说,其一、残酷的凸显了服装界营销思维创新意识的匮乏或缺失,因而深陷“三洋主义”的泥沼,如何突破这种“三洋主义”的桎梏,将是所有服装界人都需思考并作出实际的行动。其二、主流百货严重的“排中媚外”的做法,对于欧美等国外品牌是敞开大门的欢迎,对于国内品牌则是树立非常高的进入门槛,不搞一个“假洋鬼子”的身份很难进入这些百货。其三、从品牌发展上面,以为搞一个“假洋鬼子”的身份就能毕其功于一役。其四、缺乏监管,甚至没有监管。其五、虽然互联网的普及使得国人的眼界有所扩大,但在品牌消费方面还需接受教育。

CCTV的报道,对普通消费者而言是上了一堂意义非常深刻的服装品牌基础知识扫盲班,也促使他们的消费行为得以根本性的改变----擦亮了他们的眼睛,有钱不能被忽悠啊!这也将对服装界的策划、营销将起到警示的作用,“三洋主义”已经气数已尽。可以说这是服装界的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对于国内服装界短期而言估计会是致命的打击,但从长远而言,此次事件将是国内服装界创立真正的民族品牌的契机。

那么作为服装界如何借此而涅槃新生呢?

第一、立足于我们丰富的传统文化,挖掘出富有中国文化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时尚符号,并且真正以学习借鉴的开放姿态融合欧美在时尚领域的先进创新模式,创造出真正能够代表中国精神内涵的民族服饰品牌;第二,在品牌创立方面给予多方面的扶持政策,也就是说国家对于民族服饰品牌的“品牌孵化”要从税收、渠道、推广等等方面都要有相应的扶持配套政策;特别是进入国内一线主流百货体系方面,彻底改变目前这种“排中媚外”的做法,给予真正的民族服饰品牌以国民待遇,使得国内品牌与国际品牌有着同等的竞争平台;第三,在监管方面,要加大监管查处力度,从源头杜绝这种“假洋鬼子”的生存土壤,加大曝光力度,让“假洋鬼子”无藏身之处,甚至在立法方面就要做到如何防止这种“假洋鬼子”,而不是非要等到这种“假洋鬼子”出现了才来打击;第四,业界本身的自律要加强,在品牌的策划、运作、宣传等等方面要真正做到创新而不是一味的走“假洋鬼子”这样剑走偏锋、或抄袭或盗用,要真正赋予自己的品牌以独特的竞争力;

根据CCTV后续报道的跟进,其他主流网站、传统媒体的加入,已然在国内刮起了围剿“假洋鬼子”的“除鬼”浪潮,在这种态势之下,零售渠道、消费者协会、工商及其他有关部门再也不能也不会坐视不管了,因此,面临品牌公关危机将不仅仅是卡尔丹顿一家了,而如何度过这次危机,对于这些品牌而言将比他们创立品牌之时更为艰难---这更加考验一个品牌的智慧和生存能力,当然,如果以此为契机,诚实而诚恳的进行改进,向媒体和公众作出道歉,我相信,CCTV的本意不是要赶尽杀绝。

卡尔丹顿公司一位高管在2011年03月19日对该事件作出回复:“企业学习先进国家文化应当给予鼓励而非诽谤”,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这基本还是“思想上是跪着的”,至于是不是诽谤,看了媒体报道的公众,每个人都会作出自己的判断,而此时,作为当事者发出这样的言论就显得有些弱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