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S营销成功案例:麦当劳见面吧

2012-09-14 10:13:21 字体放大:  

每个用户每次成功发出的邀请记作一次抽奖机会。用户可以反复发送邀请,发送邀请的次数不限。但是不能重复邀请相同好友,这就势必要求用户向自己的朋友发出多个相聚麦当劳的邀请。

麦当劳用手机优惠券和5000元大奖引诱用户群体积极地投入活动中来。

俗话讲,无利不起早,有利盼鸡啼。任何活动,要想得到更多的关注,就必须引入足够的利益,让参与者有所收获。

此外,现金见面礼的中奖通知在每个抽奖周期结束后的一周内以校内站内信的方式发出。利用这种方式保证了用户能够经常登陆校内网。这种活动本身也为校内网这个平台增强了活力。于是,在抽奖的诱惑下,给朋友发邀请成了校内用户的热门活动。

此外,麦当劳运用这种贿赂策略,巧妙获得用户的联系方式。活动期间,麦当劳每天要送出20000份麦当劳手机优惠券,凡是成功发出邀请的校内用户可以在手机优惠券页面提交手机号码以短信形式获得手机优惠券,每人每天最多可以下载三份,先到先得。

你看麦当劳获得用户的联系方式如此简单,有了用户的手机号码,就可以直接发送更多促销信息和优惠券,直接绑定顾客。

假如麦当劳有1万名用户的手机号,可能给一万名顾客发送一个电子优惠券,这比去电视媒体发放广告的营销效果要更直接、更有效。

还有一点值得肯定,麦当劳可以利用一次活动引发更多的参与和互动,同时也巧妙获得客户的正面评价。而所有成功发送的邀请和所涉及的邀请方和被邀请方的校内用户名,及其文字,主办方将对其享有自由存储,刊载及在相关推广活动中使用的权利。

可以说,在利益的驱动下,麦当劳引发了大规模邀约运动,激发了消费者的营销潜力。

麦当劳:打造线下见面平台

好的营销传播活动讲究一个覆盖率,要使得传播范围形成纵深化。这就需要整合更多的营销伙伴,扩宽传播的广度,提升传播的深度,将一个主题活动做深做透。

伴随着“见面吧”活动,麦当劳还联合大旗网,在北京、天津、沈阳、大连四地推出“抱团吃早餐”活动。活动口号是“抱团吃早餐,欢乐齐分享”。

活动的宣传语非常有趣:“还宅呢?还在独自吃早餐吗?或是随便买个包子就打发了?你有多久没有和好朋友见面聊天了?机会来了,现在登陆大旗网,参加麦当劳‘抱团吃早餐’活动,就有机会享用一个月麦当劳的免费早餐。”

结果,活动一经推出,就受到了网友的积极响应,获得了很高的关注度。上线1个多小时,团长人数已超过100名。无数M友皆由网络社区、论坛、博客以及即时通讯等手段开展自发传播。免费吃麦当劳早餐也成了时下热门话题。

从抱团吃早餐受欢迎的程度可以判断,现代年轻人具有渴望与朋友沟通分享、娱乐交友的强烈需求。而麦当劳将自己打扮成线下最贴切的平台,通过与线上网站的合作,即完成了传播,又提升了客户基数。

“抱团吃早餐”在“见面吧”期间推出,其目的与“见面吧”一致,鼓励更多人将麦当劳作为线下相聚的最佳平台。

从麦当劳此次营销活动,我们可以看出,当麦当劳将自己转变成校内人人网和大旗网等网络平台的赞助商,为其用户提供一定的利益,那么,这些网络平台反过来又成为麦当劳最大的鱼塘和口碑载体。二者互补有无,借力共赢。上演一通传统企业与新型网络媒体整合营销的佳话。

可见,当我们的企业陷入营销困境,不知道如何突破时,不妨学习麦当劳的精确打靶,向目标客户群体聚集区开炮。从目标客户群体的状态出发,契合他们的需求,创造一种可以流行的潮流和风尚,并有效地将自己的产品和服务融入其中,完成一种润物细无声的营销效果。

当“去麦当劳见面吧 ”成为大学生们之间网络问候语,当高校网友聚会渐成新时尚,作为活动的始作俑者,麦当劳成功地转变成线下SNS的枢纽,成为线上用户真实交流的线下平台。

传统餐饮业借由新型2.0网站开展的互动营销给我们带来新的启示:营销应该以“多变”应万变。“多变”是对消费者的把握,这种把握不局限在自己的业务领域,应该完成一种更深刻的洞察,然后寻找合作伙伴,共同把价值和促销信息传递给目标客户,用彼此的产品和服务满足用户的多元需求,带去最大化价值。这样做不仅能够获得更多的顾客选择,也升华了自己在用户心中的品牌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