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腾讯的被动,是由以下几个方面造成的:
第一,弹窗之战,“围剿”对手却适得其反
10月27日晚间,腾讯通过弹窗的方式,联合百度等网站发表声明,指责360不正当竞争,并号召同业不与360发生任何形式的商业往来,360随之通过弹窗形式反击,掀起两家弹窗大战。
腾讯以网站联合形式发布声明,原本是希望增加自身博弈的筹码,加大对公众的影响力度,将360彻底置于行业共同声讨的公敌地步。只是腾讯的举动无意间给网民们以自居行业权威正统、名门正派的感觉,在互联网反权威而崇尚个性、反正统而价值多元的环境下,联合声明被许多用户解读为“六大派围攻光明顶”,无法引起有效共鸣,收效甚微,反而在随后被360“以已指导还施彼身”,360通过弹窗形式,利用百度等网站曾有的负面事件对腾讯的网站联盟犀利回击,更顺势针对QQ软件推出“扣扣保镖”,而腾讯却在这场先发制人的争斗中逐渐被动,不仅没有达到唤起用户支持,打压360的初衷,反而因为将用户桌面当作商战战场而引起部分媒体和用户不满,适得其反。
第二,挥舞道德与法律大旗,僭行公权引人诟病
此前,腾讯已经发起对360的诉讼,利用法律武器维护企业权益合情合理。但是在随后与360的公关大战中,腾讯不断挥舞道德与法律大旗,指责对手不正当竞争,指责对手践踏法律与行业公德,这种在真相未明情况下先行定性的做法,也招致不少人诟病。
毕竟,企业之间的是非曲直最终应当交由政府监管部门和司法机关裁决,而非企业自说自话。孰是孰非,公众自会辨别;罪与非罪,法律自有公论;腾讯在法律判决未出的情况下自行认定对手违法,自然引来僭越社会公权和司法公权的非议。